女患者患分裂情感障礙,中醫能根治嗎?
患者性別:女患者年齡:38問題描述:2009年確診為分裂情感障礙,現服用奮乃靜,碳酸鋰,博樂新,感覺可以.只是想要生育,怕有影響.問中醫能根治嗎?我懂些中醫,問你會用什么藥方,真的有效果嗎?我很懷疑中醫治療精神病,因為沒聽說有治愈的例子,你能用人格擔保可以徹底治愈嗎?需要多長時間?多少錢?反彈嗎?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雪麗 副主任醫師
廣東省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心理科
-
分裂情感障礙是一種較為復雜的精神疾病,中醫治療有一定作用,但不能保證根治。其發病與多種因素相關,如遺傳、神經遞質失衡、心理社會因素等。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治療、心理治療等。中醫治療需辨證論治,綜合調理。 1. 疾病原理:分裂情感障礙的發病機制尚不完全明確。遺傳因素可能增加患病風險,神經遞質如多巴胺、5-羥色胺等的失衡也可能參與其中。心理社會因素如長期的壓力、重大生活事件等也可能誘發或加重病情。 2. 中醫治療:中醫通過調理身體的整體平衡來改善癥狀。可能會使用中藥方劑,如逍遙散、歸脾湯等,以及針灸、推拿等方法。但中醫治療效果因人而異,不能替代現代醫學的藥物治療。 3. 藥物治療:常用的藥物有奧氮平、利培酮、喹硫平等,有助于控制癥狀。 4. 心理治療:認知行為療法、支持性心理治療等,能幫助患者調整心態,提高應對能力。 5. 綜合治療:通常需要多種治療方法相結合,患者自身也要積極配合,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心態。 分裂情感障礙的治療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患者應在醫生的指導下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案。中醫可以作為輔助治療手段,但不能單純依靠中醫根治。建議患者到正規醫院就診,制定個性化的治療方案。
2025-03-19 14:19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建國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沒聽說誰單用中藥就治好精神病病的,上當的倒聽說不少.
2016-01-19 00:23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慶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精神分裂癥不易治愈且容易復發的主要原因是沒有去除心理因素,藥物只是控制了某些疾病的癥狀,當遇到社會心理因素的刺激時又可能復發,因此建議你最好采用“中藥配合心理治療”可以達到很好的治療效果,中藥可以起到調理情緒,醒腦開竅,疏肝滌痰,調理氣血,調整機體的臟腑功能及平衡陰陽的作用.俗語說“心病還需心藥醫”,只有從根本上治療精神病,才能取得滿意的治療效果,精神病反復發作的原因就是沒有治療心因,只有去除心因,才能達到根治.如果需要幫助可以與我聯系或進入我的科室,再詳細的告知病情,我們會給出詳細的合理的治療方案,祝早日康復!
2016-01-18 18:59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你好!就布依中草藥治療精神分裂癥其效果2002年已經國家有關部門進行了科學技術鑒定,以國內多家專科醫院的臨床實驗結果表明:布依中草藥與經典的抗精神病藥物相比,具有高效確切,抗精神癥狀譜廣(對陽性及陰性癥狀均有效),有效率高,服藥周期短,療效持久,復發率低,安全無毒的特點.是治療精神分裂癥理想的藥物.布依中草藥的治療精神分裂癥作用的研究,為其進一步的開發提供了科學的依據,也為布依中草藥報批國家新藥,走產業化大批量生產提供了必備的條件.布依中草藥確切的治療作用,布依藥物的神功奇效,貴州特別是黔南地區豐富的少數民族藥物資源,將為精神分裂癥治療,特別是中藥治療開創全新的局面.目前該藥由于還沒有進入市場,盡管已以科研成果在國家科技門注冊,但了解該藥的人不多,
2016-01-18 17:23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賀濤 主治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這個問題,你可以去中國精神健康(chinajs120)上面有免費的咨詢醫生,可以一對一咨詢的那種.你把這個問題詳細的跟再現醫生說說,讓醫生給你個判斷或方法方案什么的,這樣有針對性的即時對話交流就比看些冗長枯燥的文字要有效的多,希望對你有用吧
2016-01-18 14:31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多重人格? 多重人格是一種嚴重的心理障礙,美國精神病大詞典對于多重人格的定義是:一個人具有兩個以上的,相對獨特的并相互分開的亞人格,是位多重人格。多重人格可以有雙重人格,三重,四重,最多的可以達到十幾重,甚至二十幾重人格,其中以雙重人格相對多見,通常其中一種占優勢,但兩種人格都不進入另一方的記憶,幾乎意識不到另一方的存在。從一種人格向另一種人格的轉變,開始時通常很突然,與創傷性事件密切相關;其后,一般僅在遇到巨大的或應激性事件、或接受放松、催眠或發泄等治療時,才發生轉換。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