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起濤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血友病是基因遺傳性疾病,一般女性攜帶,男性發病,目前缺乏根治措施。你好,血友病目前是沒有辦法治愈的,你可以去醫院進行凝血因子檢查,看是哪種凝血因子缺乏,并定時的進行補充,這樣能夠緩解癥狀。
2016-01-17 19:18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孔書雪 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依據血友病在臨床上以出血為主要癥狀,應屬于中醫的"血證"范圍之內。古人早在《內經》中對血的生理和病理就有較深刻的認識。在《靈樞·決氣篇》中指出;"中焦受氣取汁,變化而赤,是謂血"。對血證的病因病機也有許多論述。在《濟生方·吐衄》中認為血證"所致之由,因大虛損或飲酒過度,或強食過飽,或飲啖辛熱,或憂思恚怒"。對于血證的病機,則認為多由于熱所致,《素問玄機原病式·熱類》認為失血主要由熱盛所致。《諸病源候論·九竅四肢出血候》載:"凡榮衛大虛,臟腑傷損,血脈空竭,因而恚怒失節,驚忿過度,暴氣逆溢,致腠理開張,血脈流散也,故九竅出血。"《景岳全書·血證》對血證作了較為系統的歸納,將出血的病機概括為"火盛"和"氣傷"兩個方面,指出:"血本陰精,不宜動也,而動則為病。血主營氣,不宜損也,而損則為病。蓋動者多由于火,火盛則逼血妄行;損者多由于氣,氣傷則血無以存"。在治療上,《先醒齋醫學廣筆記·吐血》中提到了治療吐血3法,即’它行血不宜止血",行血使血循經,不致瘀蓄;"宜補肝不宜伐肝",伐肝會損肝之體,使肝愈虛而血不藏;"宜降氣不宜降火",氣有余便是火;故降氣即所以降火。《血證論》是論述血證的專著,該書提出的止血、消瘀、寧血、補血的治血4法,是治療血證的大綱。 臨床表現 (一)血熱熾感 主癥:起病急,可因外傷、拔牙、小手術等原因導致出血不止,色鮮紅,常以關節腫痛,行走困難為主,伴口干口渴,發熱,溲黃便秘,煩躁易怒,夜寐不安。舌紅苔黃,脈弦數。 (二)腎精不足 主癥:出血量較多色鮮紅,可伴有肌衄、齒衄、鼻衄以及關節腫痛,腰膝酸軟,耳鳴,頭暈,口干咽燥,手足心熱,潮熱盜汗,舌紅少苔,脈沉細數。 (三)氣血虧虛 主癥:病程長,反復出血,血色淡,面色蒼白,頭暈乏力,神疲倦怠,氣短,心悸,納差,舌質淡,脈細弱。 (四)瘀血阻絡 主癥:碰撞或用力、負重過度后,局部初起紅腫疼痛,活動障礙,繼而紫暗腫脹。日久會導致肢體的癱瘓,手足不溫,舌質紫暗,脈細澀。 診 斷 1、發病特點:患者一般多在外傷后、拔牙或者其他小型手術或者藥物注射后,出現血流不止,也可以為自發性出血。其出血部位常在關節、皮膚、肌肉深部,同時伴有疼痛,感受以及活動障礙。血熱熾盛型患者屬于急性出血期,出血吸收后功能可以恢復正常。而其他證型的患者,其病程較長,并已反復發作,因而逐漸導致關節的腫大、僵硬、變形,或者出現肌肉萎縮。腦出血(中風)雖然少見,但卻是致死的重要原因。 2:證候特點 (1)多為男性患者,女性極少見,有或無家族史。 (2)出血:以皮膚、肌肉深部出血為常見癥狀。可發生在身體的任何部位,關節腔若有出血現象,可造成關節活動障礙。血熱熾盛型更發病急,癥見出血量多,但經積極正確地治療后,出血可完全吸收,功能恢復正常。但其他類型因反復出血,纏綿不愈,逐漸導致關節的腫大、僵硬、變形,最終喪失其功能。 (3)除上述出血現象外,還可有鼻衄、齒衄等出血現象,但嘔血、便血、咳血少見。 (4)中風(腦出血)是致死的原因。 注意事項: (l)匆過勞。 (2)飲食有節,如暴飲暴食,勿食辛辣刺激之品及硬質食物。 (3)避風寒。 (4)給予患者精神安慰,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 預 防 (1)避免對患者進行靜脈注射及肌內注射。 (2)因本病屬一種遺傳性疾病,故要使患者本人及家屬懂得優生優育的道理。若產前羊膜穿刺確診為血友病,應終止妊娠,以減少血友病的出生率。 (3)調情志:因精神刺激可誘發出血。 (4)一旦由外傷或其他原因引起出血,要及時處置,這樣引起的并發癥、后遺癥都較輕。 (5)若需手術,必須在手術前按血漿Ⅷ:C水平及手術大小、部位把Ⅷ因子提到替代治療效果。 (6)禁服使血小板聚集受抑制的藥物,如阿司匹林、保泰松、潘生丁和前列腺素E等
2016-01-17 16:22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黃飛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婦產科
-
血友病是一種遺傳性疾病,容易導致出血臨床上的治療主要是補充外源性的凝血因子,改善癥狀,生活中需要特別注意防止發生出血。
2016-01-17 15:10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