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這是回避型人格障礙嗎?我還能改變嗎?
問題描述:我聽有的心理醫生說人格障礙沒法改變了,我有些怕,真的不可能改變了嗎?因為我自己覺得自己跟回避型人格障礙很相像,且看我分析,以下括號外的是回避型人格障礙癥狀,括號內的是我的癥狀!1.很容易因他人的批評或不贊同而受到傷害.(我把很多人對我的批評很當真,只要別人一說我怎么怎么,我就認為自己存在這些錯誤.性格懦弱的我,在大學的時候受到老師的態度不大的幾句責怪,我居然回寢室悶悶的流淚...)2.除了至親之外,沒有好朋友或知心人(或僅有一個).(我跟我爸媽有時候都很難說到一塊去,我從小就對交際感到恐懼,不善交際,不如別人活潑,所以始終是群體中孤立的一個人,現在我的交際是寸步難行的,現在我怕走出門,總覺得有些壓力,怕看路人的眼睛和臉,不敢正視,從來都是這樣,不交心的普通朋友沒幾個,交心的朋友根本沒有)3.除非確信受歡迎,一般總是不愿卷入他人事務之中.(這個癥狀沒怎么看懂)4.行為退縮,對需要人際交往的社會活動或工作總是盡量逃避.(我特怕人多的地方,也怕人際交往,人越多我就越緊張,這兩次的同學聚會我又推脫掉了,我跟那些人的關系在上學時就不怎么好,這次去了就等于跟一幫子不怎么熟悉的人聚會,我會有些恐慌,緊張,所以我就選擇沒去,窩在家)5.心理自卑,在社交場合總是緘默無語,怕惹人笑話,伯回答不出問題.(我不是一般的怕,面對陌生人的時候,比如說我爸爸同事,同學的父親等等,任何老師,我都很怕自己說錯話得罪他們,我總覺得自己會說錯話,看別人的表情不對,怕別人對我的表情造成誤會,所以有時候盡量臉上擠出笑容直到臉肌肉僵痛,到老師那辦事,我都要在這之前反復的斟酌跟老師說話的句式,該用多大的力度和聲音說話不至于造成他們反感,可話一說出來,蚊子叫一樣,姿態語氣倒顯得有些做作了)6.敏感羞澀,害怕在別人面前露出窘態.(我從小就不愛運動,我覺得體育運動中的一些動作很丑,我覺得那就是一種窘態,我覺得自己不應該有這樣的肢體動作,可是我看到別人做那些體育動作做的很自然很好)7.在做那些普通的但不在自己常規之中的事時,總是夸大潛在的困難,危險或可能的冒險.(這點主要針對人際,覺得學校的人際我就顯得很退縮,現在要進入社會,會很恐懼,大多數人都知道社會人際那個復雜比學校要厲害的多,所以我就更加恐懼,我現在覺得去一場人才招聘會現場,去咨詢一個職位都覺得很畏懼,怕跟那些人打交道,問職位情況什么的..)我會不會真的是有回避型人格障礙,我還時常焦慮,可以說我是在焦慮中長大,什么都怕~現在好像還有點抑郁,看到自己的交際不行,今后可能不能勝任社會職位,怕不能搞好社會人際,再加上孤獨纏身,再加上自己看到自己一些不大可能改變的缺點和缺陷,再加上我想到自己以后可能碰到的種種人生不順,這些讓我想到結束生命才是最好的辦法,可是對于媽媽,我又怕她難過~我該怎么辦?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心理分析:你好,先更正一點,人格障礙的形成時期很長,大多和個人童年的或幼年的一些經歷有關,舉例來說孩子在6-8個月的時候會出現母嬰依戀,如果這時候出現母子分離就容易導致一些心理問題,比如缺乏安全感。但是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會出現,簡單的一件事很難形成人格上的障礙,可以說人格障礙萌發于幼年,在漫長的成長過程中逐漸發生發展最后導致一種比較嚴重的心理問題。心理指導:我看你的年齡還比較小,人格障礙是比較難矯正,是因為人的一些認知或者心理傾向性一旦形成比較難改,不過不是不可以改。建議:你現在的問題是存在一些焦慮和抑郁的情緒問題,建議先找心理咨詢師進行情緒疏導。2,人格的調整非一夕一朝之功,可以多看一些相關書籍,找專業心理咨詢人士制定矯正方案。
2016-01-17 19:37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浩慶 醫師
肇慶市大旺開發區醫院
一級
全科
-
您好,您這種情況不是人格障礙,是您太自以為是,總認為自己是對的而且還要得到別人的認可,其實這種情況都可以改變,主要是您要改變您自己的處理心態,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觀點,你只代表你自己代表不了任何人,慢慢從心理勸自己,時間長了就會改變了。
2016-01-17 13:19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慶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心理分析:人格是而且永遠是不完美的存在,人格問題在每個人都是存在的。教科書上描述的人格障礙是指極端典型的情況。心理指導:首先,不可否認,你所描述的現象,很多確實是回避型人格障礙的癥狀表現,但也不排除你存在認知上的偏向,過分關注自己的問題和缺點,而忽視了自己的缺點和潛能啊。另外,人格的因素,除非極端,在一定范圍內,總有自己的優勢和缺點,對于可以改變的不足,應該盡量有所改變,要付諸于行動,這也是生活的意義所在。對于沒法改變的,應該悅納和包容,不要苛求自己和生活。同時,更重要的是,要發揮自己性格中的優勢。
2016-01-17 06:33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增沛 主治醫師
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五官科
-
您好!想問一下你想與人來往,又怕被拒絕,嫌棄;想得到別人的關心與體貼,又因害羞而不敢親近嗎?先放輕松即使是人格障礙也不用緊張因為它尚不屬于病態.
2016-01-16 22:16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