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瀉葉的功效與作用
咨詢下番瀉葉的功效與作用?番瀉葉的功效與作用要怎么辦好呢?用番瀉葉泡水喝,明顯好了很多,但是喝多了又害怕,所以,請問,番瀉葉有什么副作用嗎?經期可以使用嗎?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成成 主治醫師
江西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
三級甲等
肛腸外科
-
番瀉葉具有通便利水,泄熱導致的功效。在臨床中多用于治療熱結積滯,便秘腹痛,水腫脹滿等疾病。常配伍陳皮,枳實,增強消積導致的功能。臨床中經常用番瀉葉泡水喝,為患者清腸道。同時,番瀉液的藥力是比較大的,因此建議在例假的時候暫時不要服用。祝您生活愉快!
2019-03-14 08:53
-
-
回答6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孔書雪 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番瀉葉是最常用的通便藥,具有用法簡單,效果可靠,毒性小等優點番瀉葉為豆科植物狹葉番瀉或尖葉番瀉的小葉,性味甘,苦,寒,有小毒,歸肝,脾,胃及大腸經,可瀉積熱,通大便,清熱解毒利膽,治熱結便秘,積滯腹脹.現代藥物化學表明,狹葉番瀉含番瀉甙C,即大黃酸—蘆薈大黃素—二蒽酮—8,8’’—二葡萄糖甙等.番瀉葉具有以下藥理作用.(1)瀉下作用番瀉葉浸劑中含有蒽醌衍生物,其瀉下作用及刺激性較含蒽醌類之其他瀉藥更強,故瀉下時可伴有腹痛.番瀉葉的作用強而作用廣泛,有人認為用于急性便秘比慢性者更合適.(2)抗菌抑菌作用番瀉葉水浸劑(1∶4)在試管內對奧杜盎氏小芽孢癬菌和星形雙卡氏菌等皮膚真菌有抑制作用.倒卵葉番瀉葉的醇提取物對多種細菌,如葡萄球菌,白喉桿菌,傷寒桿菌,副傷寒桿菌及大腸桿菌有抑制作用,其水提取物僅對傷寒桿菌有效.(3)止血作用番瀉葉粉口服可增加血小板和纖維蛋白原,縮短凝血時間,復鈣時間,凝血活酶時間與血塊收縮時間,有助于止血.(4)肌肉松弛作用番瀉葉有箭毒樣作用,能在運動神經末梢和骨骼肌接頭處阻斷乙酰膽堿,從而使肌肉松弛.(5)其他作用耳葉番瀉葉的種子有降低犬空腹血糖的作用,全草中還含有強心甙,具有強心作用.瀉葉味苦性寒,質粘而潤滑,故能入大腸瀉積熱而潤腸燥,具有促進消化作用,適用于熱結食積便秘之癥,又能行水消脹.
2016-01-17 09:41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師
淮北口腔醫院
其他
內科
-
你說的番瀉葉是瀉下的藥物,使用注意用量番瀉葉的功效與作用甘,苦,寒,歸大腸經.瀉下導滯:主治熱結便秘,習慣性便秘,多單用泡服.此外,本品兼可行水治水腫腹脹.用量用法緩下1.5-3g,攻下5-10g.開水泡服,入湯劑后下.使用注意劑量不宜過大,否則引起惡心嘔吐,腹痛等副作用.孕婦,哺乳期及月經過多者忌用
2016-01-17 07:22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建國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功能主治:瀉熱行滯,通便,利水.用于熱結積滯,便秘腹痛,水腫脹滿.性味歸經:甘,苦,寒.歸大腸經.用法用量:2~6g,入煎劑宜后下,或開水泡服.注意:孕婦慎用.備注:(1)服量不宜過大,過量則有惡心,嘔吐,腹痛等副作用,一般配木香,藿香等行氣和中藥品同用,可減少此弊.番瀉葉1.治療急性胰腺炎,膽囊炎,膽石癥及消化道出血:一般每次服番瀉葉膠囊4粒(每粒含生藥2.5g)每天3次,24小時內未大便者加服1次.(《中醫雜志》1986;(11):56)2.用于便秘:一般每日用干番瀉葉3~6g,重癥可加至10g,開水浸泡后服用.(《中藥通報》1987;(7):51)3.用于促進術后腸功能早期恢復:以番瀉葉4g開水泡服.(《中國鄉村醫生》1988;(1):35)4.于肛腸病術前應用以代替清潔灌腸:于術前1天下午禁食,下午3時以番瀉葉10g開水泡服.
2016-01-17 02:06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崔立靜 醫師
中原油田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光明醫院
一級
內科
-
[功能主治]瀉熱行滯,通便函,利水.用于熱結積滯,便秘腹痛,水腫脹滿2~6g,入煎劑宜后下,或開水泡服.開水沖泡加蓋10-15min,1次飲入.一般3-4h后即開始排便,連瀉數次.劑量不宜過大,否則引起惡心,嘔吐,腹痛等副作用.孕婦及糖尿病患者慎用,完全性腸梗阻患者禁用.
2016-01-16 16:35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華卿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狹葉番瀉呈長卵形或卵狀披針形,長1.5~5cm,寬0.4~2cm,全緣,葉端急尖,葉基稍不對稱.上表面黃綠色,下表面淺黃綠色,無毛或近無毛,葉脈稍隆起.革質.氣微弱而特異,味微苦,稍有粘性.尖葉番瀉呈披針形或長卵形,略卷曲,葉端短尖或微凸,葉基不對稱,兩面均有細短毛茸.番瀉樹屬于豆科植物,在廣東,云南,海南諸省有載培.番瀉葉有尖葉,狹葉之分,形似細小的柳葉.味苦,含二聚蒽酮類和黃酮類物質,肯有消積導滯的作用,適用于習慣便秘.新近,應用現代醫學臨訂檢驗方法,用番瀉葉治療急性胃,十二指腸出血,取得了較好療效.經340例應用,6天內完全止血者為320例,其中顯效286例,總有效率達94%.止血療效優于常規止血西藥,是“止血不留淤”的良藥.1.瀉下作用本品對小鼠,大鼠,家兔等多種動物及人均有顯著的瀉下作用,小鼠和兔于藥后2-4b致瀉,人口服后約6h引起瀉下.本品致瀉有效成分主要為番瀉甙A和B,尤其是番瀉甙A,番瀉甙C雖致瀉作用與A相近然含量很少.番瀉甙A20mg/kg即可引起小鼠瀉下.但倘于A中混入20%的C,則可使番瀉甙A的作用增強1.6倍.番瀉甙于小腸可以有部分吸收,后經血流或膽汁進入大腸,而主要則由小腸直接進入大腸,在腸內細菌作用下經水解,還原等變化成為大黃酸蒽酮或大黃酸蒽酮-8-葡萄糖甙.由于直接注入大黃酸蒽酮的瀉下作用不受影響,且可見腸內大黃酸蒽酮的生成量顯著減少,故認為大黃酸蒽酮才是番瀉甙引起瀉下的真正成分.另一方面,在翻轉小腸和結腸囊番瀉甙可阻止葡萄糖和Na的跨腸壁轉運,表明抑制腸道對葡萄糖,鈉和水的吸收,增加腸腔內容積繼而刺激腸壁反射性地使小腸和結腸蠕動增強,也可能是其致瀉機制之一,且小腸也是其瀉下成分的作用部位.2.止血作用對胃,十二指腸出血有效.用本品水浸液于胃鏡下噴灑于胃出血處,直視可見有即刻止血作用.番瀉葉總甙200mg/kg腹腔注射可明顯縮短小鼠出血時間.番瀉葉口服,可便血小板數及纖維蛋白原含量增加,凝血時間,凝血活酶時間,血漿復鈣時間和血塊收縮時間縮短.此外,本品對鹽酸和消炎痛所致大鼠胃粘膜損傷的保護作用也有利于對胃,十二指腸出血的防治.3.抗菌作用番瀉葉浸液對多種細菌有抑制作用,如大腸桿菌,變形桿菌,痢疾桿菌,甲型鏈球菌以及白色念珠和某些致病性皮膚真菌.4.其他作用對于實驗性腸梗陰大鼠,番瀉甙50mg/kg腹腔注射可使降低的腸粘膜組胺含量恢復至正常水平.此外,曾報告本品有箭毒樣作用,能阻斷神經-肌肉接頭沖動的傳遞,阻止乙酰膽堿與M受體的結合而使肌肉松弛.5.毒性番瀉葉總甙腹腔注射小鼠的LD50為1.414g/kg,折合生藥為36.3g/kg.臨床應用編輯本段回目錄番瀉葉1.治療急性胰腺炎,膽囊炎,膽石癥及消化道出血:一般每次服番瀉葉膠囊4粒(每粒含生藥2.5g)每天3次,24小時內未大便者加服1次.(《中醫雜志》1986;(11):56)2.用于便秘:一般每日用干番瀉葉3~6g,重癥可加至10g,開水浸泡后服用.(《中藥通報》1987;(7):51)3.用于促進術后腸功能早期恢復:以番瀉葉4g開水泡服.(《中國鄉村醫生》1988;(1):35)4.于肛腸病術前應用以代替清潔灌腸:于術前1天下午禁食,下午3時以番瀉葉10g開水泡服.
2016-01-16 13:14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