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志全 主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平安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這是可以觀察癥狀在醫生指導下用中藥來進行調理,緩解癥狀,飲食應節制,食物宜無刺激性,含低纖維質,易于消化,具有足夠營養的飲食;少食多餐有利于身體健康。
2016-01-17 08:32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邢學法 主治醫師
冠縣辛集中心衛生院
一級
外科
-
1.外科治療 (1)預防性卵巢切除術:部分作者認為,預防性切除卵巢是降低發生卵巢癌的重要手段,建議在生育后或最遲于35~40歲時進行,認為這樣做除可以預防卵巢癌外,還可預防乳腺癌的發生。一般行全子宮及雙附件切除術,在行其他婦科手術時也可選擇性切除卵巢。術后需長期服用女性激素替代治療。但也有研究表明,預防性卵巢切除術后,可發生原發性腹膜癌,其中腹膜漿液性乳頭狀癌發生于卵巢以外,但病理改變與卵巢癌相同。美國癌癥遺傳研究聯合會建議(1997),對BRCA1突變基因女性攜帶者,預防性卵巢切除手術是可行方法之一,但應注意預防性卵巢切除術后仍可發生癌癥,迄今所獲得的資料并未顯示預防性手術可顯著降低癌變的危險性。 (2)預防性乳房切除術:美國癌癥遺傳研究聯合會建議:對于攜帶BRCA1和BRCA2突變基因的患者,預防性乳房切除手術也是可行方法之一,但與預防性卵巢切除術一樣,也應注意術后仍可發生癌變,它是否降低乳腺癌的危險性尚未肯定。 2.口服避孕藥口服避孕藥也是預防卵巢癌的一種策略。有研究顯示,口服避孕藥可輕度增加患乳腺癌的危險性,但另有幾組研究表明:口服避孕藥可降低攜帶BRCA1或BRCA2突變基因婦女患卵巢癌的危險,隨著服藥時間的延長,患卵巢癌的危險性下降幅度更為顯著。 3.應用口服避孕藥口服避孕藥有降低有胚系BRCA1突變婦女發生卵巢癌風險的作用。卵巢癌的發生學說之一是“持續排卵”,因多次排卵,在卵巢表面引起創傷,在修復過程中,上皮細胞增生并發生異常,出現增生過度和(或)產生包涵體、包涵囊腫,成為形成卵巢癌的病理基礎。口服避孕藥能抑制排卵,減少卵巢表面創傷和上皮細胞增生,以及減少包涵囊腫形成,從而降低卵巢癌的風險。長期服用口服避孕藥可降低卵巢癌危險性的60%,故推測對BRCA1攜帶者給予口服避孕藥也可減少卵巢癌的發生。 4.妊娠妊娠期間的內分泌狀態對卵巢能起保護作用,不孕婦女缺乏這種保護,因而患卵巢癌的風險增加。但也并非一次妊娠即起作用,而多次妊娠又與計劃生育有矛盾,故對
2016-01-17 07:04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賀濤 主治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你好,根據你所說的情況的話很有可能是由于情志不暢引起來的情況我建議你可以喝點舒肝丸或者喝點柴胡,芍藥,川芎,紙殼,陳皮,甘草,香附,或者喝點中藥青皮,木香,郁金,川芎,當歸,芍藥,等藥物,另外注意不要吃辛辣油膩生冷的食物,清淡飲食,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到你,謝謝
2016-01-16 13:48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治療 1.外科治療 (1)預防性卵巢切除術:部分作者認為,預防性切除卵巢是降低發生卵巢癌的重要手段,建議在生育后或最遲于35~40歲時進行,認為這樣做除可以預防卵巢癌外,還可預防乳腺癌的發生。一般行全子宮及雙附件切除術,在行其他婦科手術時也可選擇性切除卵巢。術后需長期服用女性激素替代治療。但也有研究表明,預防性卵巢切除術后,可發生原發性腹膜癌,其中腹膜漿液性乳頭狀癌發生于卵巢以外,但病理改變與卵巢癌相同。美國癌癥遺傳研究聯合會建議(1997),對BRCA1突變基因女性攜帶者,預防性卵巢切除手術是可行方法之一,但應注意預防性卵巢切除術后仍可發生癌癥,迄今所獲得的資料并未顯示預防性手術可顯著降低癌變的危險性。 (2)預防性乳房切除術:美國癌癥遺傳研究聯合會建議:對于攜帶BRCA1和BRCA2突變基因的患者,預防性乳房切除手術也是可行方法之一,但與預防性卵巢切除術一樣,也應注意術后仍可發生癌變,它是否降低乳腺癌的危險性尚未肯定。 2.口服避孕藥口服避孕藥也是預防卵巢癌的一種策略。有研究顯示,口服避孕藥可輕度增加患乳腺癌的危險性,但另有幾組研究表明:口服避孕藥可降低攜帶BRCA1或BRCA2突變基因婦女患卵巢癌的危險,隨著服藥時間的延長,患卵巢癌的危險性下降幅度更為顯著。 3.應用口服避孕藥口服避孕藥有降低有胚系BRCA1突變婦女發生卵巢癌風險的作用。卵巢癌的發生學說之一是“持續排卵”,因多次排卵,在卵巢表面引起創傷,在修復過程中,上皮細胞增生并發生異常,出現增生過度和(或)產生包涵體、包涵囊腫,成為形成卵巢癌的病理基礎。口服避孕藥能抑制排卵,減少卵巢表面創傷和上皮細胞增生,以及減少包涵囊腫形成,從而降低卵巢癌的風險。長期服用口服避孕藥可降低卵巢癌危險性的60%,故推測對BRCA1攜帶者給予口服避孕藥也可減少卵巢癌的發生。 4.妊娠妊娠期間的內分泌狀態對卵巢能起保護作用,不孕婦女缺乏這種保護,因而患卵巢癌的風險增加。但也并非一次妊娠即起作用,而多次妊娠又與計劃生育有矛盾,故對BRCA1基因突變者也并非良策。 5.其他抑制排卵方法雖有人提出設想,但也并非可靠。
2016-01-16 11:37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