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起濤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臨床分期 0期:髖關節無癥狀,X線片亦無異常,但因對側已出現癥狀并確診,而雙側受侵者又達85%以上,幫將此期稱靜默髖(silenthip),實際此時作同位素掃描,測骨內壓或髓芯活檢,已證明有改變,此時正是減壓治療的良好時機. I期:髖關節處有疼痛,可因外傷或勞累后發生,呈進行性,夜間重,內旋,外展略受限.X線片可見部分區域稀疏,測壓,活檢皆表現陽性.此期減壓治療效果較好. II期:臨床癥狀繼續加重,X線片表現為骨密度增高及囊樣變,軟骨下骨出現弧形透光帶,稱新月狀征(Crescentsign),但股骨頭外形仍正常. III期:病髖疼痛妨礙行動,各方活動已明顯受限,X線片股骨頭邊緣因塌陷而有重疊,或已失去圓形,硬化區明顯.診斷雖易定,處理卻已困難. IV期:病程已至晚期,股骨頭變形,關節間隙狹窄,髖臼硬化,出現明顯的骨關節炎病征.4)從X線片上可以將骨關節炎分為4期: 1)第一期:只有關節邊緣骨質增生,關節間隙并不狹窄,說明關節軟骨的厚度沒有改變; 2)第二期:除有關節邊緣骨質增生外,還有關節間隙變窄,說明由于磨損,關節軟骨正在逐漸變薄; 3)第三期:除有上述變化外,還有軟骨下囊性變,說明軟骨下骨板亦因疾病的進展而累及.軟骨下囊性變可有程度上差別; 4)第四期:關節已經毀壞,出現屈曲攣縮,X形腿或O形腿,并有不同程度的骨缺損.劃分疾病的早中晚期,可參照X線片上的表現.可以認為第一期屬于早期病變,第二期與第三期的早期尚處于病變的中期,而第三期的后期與第四期處于病變的晚期.*注:應該指出,X線分期往往輕于手術時發現,說明疾病的實際情況要比X線表現重些
2016-01-15 06:34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您好:骨關節炎為符合下列特征的一組疾病:(1)關節軟骨完整性破壞;(2)軟骨下骨板的病變;(3)關節邊緣骨質增生;④有癥狀和體征.疾病的早期病變集中于軟骨,軟骨的厚度發生了變化,表面光滑度喪失呈毛刷狀,或軟骨面出現剝脫與潰瘍.隨著疾病的發展,軟骨脫落使軟骨下骨板裸露,還可以在軟骨骨板下出現大小不等的囊性變,這些囊性變還可以穿破骨板破向關節腔內,使關節軟骨面更殘缺不全,此時病變已從軟骨擴展至骨組織,提示疾病進一步惡化.一旦得了骨關節炎,首先,對該病應該有充分的認識.若沒有關節疼痛,麻木等癥狀,則不需要特殊的治療,但平時要注意勞逸結合,適當參加體育鍛煉,改善神經,肌肉,骨關節的新陳代謝,延緩其衰老進展的速度,并防止僵硬不靈活.出現臨床癥狀的病人則要避免或減輕病變局部的疲勞及進行適當的治療.不能簡單地認為骨關節炎僅是年老退化,或過度使用關節的結果,因而是不可改變的,無能為力的,或只有休息不能活動才能保護關節.理療可選用熱療,水療,蠟療,超聲波,醋離子導入等,對緩解疼痛和伴發的肌肉痙攣,維持及恢復關節功能有一定幫助.若在每次關節運動前進行15-20分鐘的熱療,則有助于緩解關節疼痛和減輕僵硬.值得注意的是,在熱療前應讓病人洗凈皮膚,并避免躺在熱源上,以免灼傷;對已做過關節置換術和配有金屬元件的關節禁用導電透熱和超聲療法,以免引起深部灼傷.對頸椎病,尤其是神經根疼痛者可使用頸牽引.當然,針灸,按摩等也有一定作用.祝您早日康復!
2016-01-15 02:06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許宗彥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骨關節炎;全稱風濕骨病,就是身體的足個部位出現一種無菌性的炎癥,醫學上稱為風濕骨病,您好;骨關節疾病分為;5個階段;1出現輕微疼痛,肌肉腫脹,2,勁肩腰腿等關節出現紅熱,脹痛,3,彎腰,行走困難4,患病關節肥大變形5,骨髓病毒難以拔出,導致癱瘓,建議;去醫院檢查一下發展到什么程度,采取吃中藥治療.
2016-01-15 01:48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申蘭闊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膝關節骨性關節炎在臨床上分為四期:1.關節炎的發生前期,關節在活動后稍有不適,活動增加后伴有關節的疼痛及腫脹,在X線及CT檢查上看不到明顯軟骨損害跡象.2.關節炎改變的早期,活動多后有明顯的疼痛,休息后減輕,X線觀察,改變較少,只有CT可見軟骨輕度損害,同位素檢查,被損關節可見凝聚現象.3.骨性關節炎的進展期,骨軟骨進一步損害,造成關節畸形,功能部分喪失,X線可見關節間隙變窄,關節周圍骨的囊性變,有時有游離體出現.4.骨關節炎的晚期,骨的增生,軟骨的剝脫以及導致功能完全喪失,關節畸形明顯,X線示關節間隙變窄,增生嚴重,關節變得粗大,甚至造成骨的塌陷早期治療:減少活動,服用一些消炎鎮痛藥,配合物理治療和體療.中期治療:1,膝關節腔穿刺注射.2,膝關節鏡.晚期治療:1,截骨術.2,人工膝關節表面置換.祝您早日康復!以上是對“骨關節炎的分期”這個問題的建議,希望對您有幫助,祝您健康!
2016-01-15 00:02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增沛 主治醫師
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五官科
-
骨關節炎是一種可動關節的非炎癥性病變,它的特點是關節軟骨退化和關節表面及邊緣新骨形成.這種病變又稱退行性關節病.骨關節炎又稱肥大性骨關節炎,退行性關節炎,變性性關節炎,增生性骨關節炎或骨關節病,均指一種病.該病是常見一種關節病變,其患病率隨著年齡而增加,女性比男性多發.骨關節炎以手的遠端和近端指關節節,膝,肘和肩關節以及脊柱關節容易受累,而腕踝關節較少發病.骨關節炎的主要病理改變為軟骨退行性變性和消失,以及關節邊緣韌帶附著處和軟骨下骨質反應性增生形成骨贅,并由引起關節疼痛,僵直,畸形和關節障礙.骨關節炎可以從20歲開始發病,但大多數無癥狀,一般不易發現.骨關節節炎患病率隨著年齡增長而增加,女性比男性多見,國外調查指出,有明顯骨關節炎X線證據者,在45-64歲年齡組中,男性占25%,女性占30%;而在65歲以上年齡組中,男性上升為58%,女性上升為65%.通過臨床調查也證實,骨關節炎的發生率在59-69歲之間占29%,而在75歲或以上的占70%.據估計到本世紀末,我國進入老齡人口將達1億.如借用國外調查提出骨關節炎發病率粗算,我國僅在老年人中的骨關節炎患者就可達5千萬左右.骨關節炎在臨床上,可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二類.原發性骨關節炎,目前所有的檢查方法查不出病因的骨關節炎,通常所指的骨關節炎屬于這一類;繼發性骨關節炎是指在它各種病因疾病的基礎上,誘發的病變,如創傷,類風濕關節炎,神經及內分泌疾病等.這一類骨關節炎的病變比較局限,不伴發赫伯登結節.骨關節炎,風濕性關節炎,骨質疏松等引起的慢性骨科疼痛多無明顯損傷,且持續時間較長,一般為3個月以上.和其他疼痛不同的是,慢性骨科疼痛常常反復發作,程度時輕時重,因而用來鎮痛的藥物需要具備良好的安全性.通常我們會選擇非甾體類抗炎藥,阿片類藥,抗抑郁藥,激素及一些植物制劑等.非甾體類藥物(NSAIDs)是目前臨床上最常用的,包括布洛芬(芬必得),雙氯芬酸(扶他林),美洛昔康(莫比可),奈丁美酮(瑞力芬)等.它們療效確切,但副作用也比較明顯,比如消化道不良反應,腎功能損害等.新近研制的特異性環氧酶-2抑制劑(西樂葆等)與前面幾種藥相比更為安全,但老年人及心血管病患者都應謹慎使用.此外,人們常用的乙酰氨基酚(撲熱息痛),僅有解熱鎮痛作用,幾無抗炎作用,腎毒性低,胃腸道不良反應小,也是急慢性疼痛治療的重要藥物.還有一些前期研究顯示,治療此類病癥的藥物將會有鎮痛作用更強,副作用更少的新亞型出現,目前人們正在拭目以待.需要指出的是,服用此類藥物應根據個人情況選擇,同時熟悉它們的商品名和主要成分,不要同時服用兩種或兩種以上此類藥物.
2016-01-14 15:21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