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慧深 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三級甲等
心血管兒科
-
手足口病傳染性較強,傳播途徑多樣,與抵抗力、年齡等有關,包括接觸傳播、潛伏期、易患人群等。藥物治療需謹慎,身體出現不適時,應首先尋求醫生的意見,避免盲目用藥。
2018-11-24 08:37
1.傳播途徑:直接接觸和間接接觸均能傳播,如接觸患兒分泌物、玩具等。
2.潛伏期:約3天,此期間也具傳染性。
3.抵抗力影響:抵抗力強患病率低,反之則高。
4.年齡因素:5歲以下孩子尤其易患病。
5.發病特點:起病急,多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癥狀。
總之,要注意預防手足口病,做好個人衛生和防護。
-
-
回答6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志全 主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平安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您好,根據您說的情況,有可能被感染。。。建議近期不要過于親近小的孩子,摸了大孩子要用肥皂洗手。
2016-01-09 16:10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海龍 醫師
邢臺市威縣第二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小兒手足口病是由阿薩基病毒a11型引起的以手,足部皮膚皮疹及口腔炎癥為特征的一種傳染病,多發生于4歲以下小兒,一年四季均可發病,但以夏季多見,是通過呼吸道而傳染的。目前,對于手足口病還沒有特效的治療藥物,只能采取一些必要的對癥治療和加強對患兒的護理。孩子發燒期間,要多休息,多飲開水,吃些稀軟易消化的食物和含維生素多的水果和蔬菜。患兒的皮膚、手腳要勤洗干凈,指甲要剪短。患兒的衣服被褥要保持清潔,不要讓孩子搔抓皮疹,以免感染化膿。對已破潰的皰疹可用龍膽紫涂抹。對患兒的玩具、糞便要消毒處理。發燒的患兒可口眼退燒藥、維生素C和有抗病毒作用的中藥,如板蘭根、大青葉等,亦可服用清熱解毒的中成藥。一般不會傳染,查找其他原因
2016-01-09 06:35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印亮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理療科
-
你好!手足口病有較強的傳染性。手足口病(HFMD)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傳染病,多發生于嬰幼兒,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皰疹,個別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腫、無菌性腦膜腦炎等并發癥。引發手足口病的腸道病毒有20多種(型),柯薩奇病毒A組的16、4、5、9、10型,B組的2、5型,以及腸道病毒71型均為手足口病較常見的病原體,其中以柯薩奇病毒A16型(CoxA16)和腸道病毒71型(EV71)最為常見。該病傳播方式多樣,以通過人群密切接觸傳播為主。病毒可通過唾液、皰疹液、糞便等污染的手、毛巾、手絹、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內衣等引起間接接觸傳播;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過飛沫傳播;如接觸被病毒污染的水源,亦可經水感染;門診交叉感染和口腔器械消毒不合格亦是造成傳播的原因之一。
2016-01-09 01:26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手足口病,注意隔離,防止交叉感染,注意口腔護理,適當退熱,給予抗病毒治療如板藍根,清開靈,蒲地藍等,口服希克勞,孚美等預防感染,多喝水。
2016-01-08 22:47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強 醫師
濰坊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普內科
-
你好!手足口病有較強的傳染性。手足口病(HFMD)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傳染病,多發生于嬰幼兒,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皰疹,個別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腫、無菌性腦膜腦炎等并發癥。引發手足口病的腸道病毒有20多種(型),柯薩奇病毒A組的16、4、5、9、10型,B組的2、5型,以及腸道病毒71型均為手足口病較常見的病原體,其中以柯薩奇病毒A16型(CoxA16)和腸道病毒71型(EV71)最為常見。該病傳播方式多樣,以通過人群密切接觸傳播為主。病毒可通過唾液、皰疹液、糞便等污染的手、毛巾、手絹、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內衣等引起間接接觸傳播;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過飛沫傳播;如接觸被病毒污染的水源,亦可經水感染;門診交叉感染和口腔器械消毒不合格亦是造成傳播的原因之一。
2016-01-08 19:02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