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神經發育
右眼視力極差,到醫院檢查視覺電生理測試.眼壓及眼底均無異常,經過一年的弱視治療儀和戴眼鏡治療基本沒有效果.視神經發育不良是不是沒辦法治好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強 醫師
濰坊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普內科
-
視盤小血管通常為9~10根,如果視神經萎縮,這些小血管數目將減少。同時尚可見視網膜動脈變細和狹窄、閉塞,但該現象不是所有視神經萎縮皆有,一般球后視神經萎縮無影響,如果視神經萎縮伴有視網膜血管改變,則必須直接影響視網膜血管,才能發生視網膜血管的改變。對于原發性視神經萎縮的診斷應該慎重,不能僅依靠眼底檢查發現視盤蒼白就做出診斷。因為正常人的個體差異,視盤的顏色可顯得蒼白,但視功能完全正常。診斷原發性視神經萎縮必須結合視力、視野以及視覺電生理等檢查結果,并且排除眼部其他疾病及屈光不正后才能做出結論。
2016-01-06 23:19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主要表現視力減退和視盤呈灰白色或蒼白。正常視盤色調是有多種因素決定的。正常情況下,視盤顳側顏色大多數較其鼻側為淡,而顳側色淡的程度又與生理杯的大小有關。嬰兒視盤色常淡,或是檢查時壓迫眼球引起視盤缺血所致。因此不能僅憑視盤的結構和顏色是否正常診斷視神經萎縮,必須觀察視網膜血管和視盤周圍神經纖維層有無改變,特別是視野色覺等檢查,綜合分析,才能明確視盤顏色蒼白的程度。視盤周圍神經纖維層病損時可出現裂隙狀或楔形缺損,前者變成較黑色,為視網膜色素層暴露;后者呈較紅色,為脈絡膜暴露。如果損害發生于視盤上下緣區,則更易識別,因該區神經纖維層特別增厚,如果病損遠離視盤區,由于這些區域神經纖維導變薄,則不易發現。視盤周圍伴有局灶性萎縮常提示神經纖維層有病變,乃神經纖維層在該區變薄所致。
2016-01-06 21:47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黃飛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婦產科
-
1.原發性視神經萎縮原發性視神經萎縮(primaryopticatrophy)是由于篩板以后的眶內、管內、顱內段視神經,以及視交叉、視束和外側膝狀體的損害而引起的視神經萎縮,因此又稱為下行性視神經萎縮(descendingopticatrophy)。下行性視神經萎縮的眼底改變僅限于視盤,表現為視盤顏色呈灰白色,邊界極為整齊。由于視神經纖維萎縮及其髓鞘的喪失,生理凹陷顯得略大稍深呈淺碟狀,并可見灰藍色小點狀的篩板。視網膜和視網膜血管均正常。對每一例原發性視神經萎縮的病人,必須進行仔細的視野分析。臨床上經常可見垂體腫瘤病人因視力減退而首診于眼科,由于眼科醫師忽略了視野檢查而誤診或漏診,致使病人貽誤了治療時機。2.繼發性視神經萎縮繼發性視神經萎縮(secondaryopticatrophy)是由于長期的視盤水腫或嚴重的視盤炎而引起的視神經萎縮。病變多局限于視盤及其鄰近區域,所以其眼底改變也僅限于視盤及其鄰近的視網膜。視盤因神經膠質增生而呈白色,視盤邊界不清,生理凹陷被神經膠質所填滿,因而生理凹陷消失、篩板不能查見。視盤附近的視網膜動脈血管可變細或伴有白鞘,視網膜靜脈可稍粗而且彎曲。后極部視網膜可能還殘留一些未吸收的出血及硬性滲出。繼發性視神經萎縮者,大部分病人視力已完全喪失,少數殘留部分視力的病人,其視野也多呈明顯地向心性縮小。3.上行性視神經萎縮上行性視神經萎縮(ascendingopticatrophy)是由于視網膜或脈絡膜的廣泛病變,引起視網膜神經節細胞的損害而導致的視神經萎縮,因此又名視網膜性視神經萎縮(retiniticopticatrophy)或連續性視神經萎縮(consecutiveopticatrophy)。幾乎所有大范圍的視網膜脈絡膜病變均可引起上行性視神經萎縮。例如:視網膜中央動脈阻塞、視網膜色素變性、嚴重的視網膜脈絡膜炎癥和蛻變以及晚期青光眼等。上行性視神經萎縮的眼底表現為視盤呈蠟黃色,邊界清晰;視網膜血管管徑多較細,眼底可見一些色素沉著。此外病人還可有視網膜、脈絡膜或視網膜血管的原發性病變損害。對于原發性視神經萎縮的診斷應該慎重,不能僅依靠眼底檢查發現視盤蒼白就做出診斷。因為正常人的個體差異,視盤的顏色可顯得蒼白,但視功能完全正常。診斷原發性視神經萎縮必須結合視力、視野以及視覺電生理等檢查結果,并且排除眼部其他疾病及屈光不正后才能做出結論。
2016-01-06 01:08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許宗彥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一、癥狀主要表現視力減退和視盤呈灰白色或蒼白。正常視盤色調是有多種因素決定的。正常情況下,視盤顳側顏色大多數較其鼻側為淡,而顳側色淡的程度又與生理杯的大小有關。嬰兒視盤色常淡,或是檢查時壓迫眼球引起視盤缺血所致。因此不能僅憑視盤的結構和顏色是否正常診斷視神經萎縮,必須觀察視網膜血管和視盤周圍神經纖維層有無改變,特別是視野色覺等檢查,綜合分析,才能明確視盤顏色蒼白的程度。視盤周圍神經纖維層病損時可出現裂隙狀或楔形缺損,前者變成較黑色,為視網膜色素層暴露;后者呈較紅色,為脈絡膜暴露。如果損害發生于視盤上下緣區,則更易識別,因該區神經纖維層特別增厚,如果病損遠離視盤區,由于這些區域神經纖維導變薄,則不易發現。視盤周圍伴有局灶性萎縮常提示神經纖維層有病變,乃神經纖維層在該區變薄所致。視盤小血管通常為9~10根,如果視神經萎縮,這些小血管數目將減少。同時尚可見視網膜動脈變細和狹窄、閉塞,但該現象不是所有視神經萎縮皆有,一般球后視神經萎縮無影響,如果視神經萎縮伴有視網膜血管改變,則必須直接影響視網膜血管,才能發生視網膜血管的改變。
2016-01-06 00:41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