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女兒現已4歲半了,患有先天性
我女兒現已4歲半了,患有先天性斜頸,醫生說需一定動手術.聽說這個手術跟醫院,醫生的醫術精湛和豐富的經驗有重要關系.請問:做斜頸手術哪個醫院最好?(武漢協和醫院,武漢同濟醫院,武漢兒童醫院還是長沙兒童醫院?或還有比這當中更好的適合的醫院?)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師
淮北口腔醫院
其他
內科
-
您好,孩子的情況現在按摩的話已經沒有效果了,一般在一歲以內堅持按摩都是可以好的,現在只有上當地三甲醫院手術治療了.以上是對“我女兒現已4歲半了,患有先天性”這個問題的建議,希望對您有幫助,祝您健康!
2016-01-03 20:30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浩慶 醫師
肇慶市大旺開發區醫院
一級
全科
-
你好,先天性肌性斜頸主要是由于產傷或子宮內位置不良所引起的胸鎖乳突肌病變.小兒斜頸若得不到及時糾正,患側面部軟組織可隨生長發育而進一步縮短,頸部深筋膜攣縮變厚,斜方肌變短,頸動脈鞘與血管攣縮,顱骨發育不對稱,頸椎甚至上胸椎出現側彎畸形.嬰兒先天性肌性斜頸,只要及時發現,合理治療,大部分病孩在一歲以內能夠治愈,重視姿勢矯正對斜頸的孩子應采取正確的姿勢糾正.哺乳時,孩子取患側臥位.睡覺時調整臥位位置,使陽光或燈光照在病側;發聲和發光的玩具以及電視機,錄音機等聲音也要來自病側,并可用枕頭墊在病側.母親坐位橫抱孩子時要讓病側向上,通過抬頭,訓練頸部的肌肉.按摩療法使患兒仰臥,操作者一手將患兒的頭部托起,另一手用手指在肌肉攣縮處作按摩,每次10~15分鐘,然后提拿患側胸鎖乳突肌10~20下.手術矯正經以上方法治療無效,年齡已超過一歲的病兒則應進行手術治療,切斷或部分切除攣縮的胸鎖乳突肌的胸骨頭與鎖骨頭,以達到矯正畸形的目的.希望能夠幫到你.
2016-01-03 14:07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賀濤 主治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你好,根據你的描述,建議最好選擇三級甲等醫院, 早發現,早治療,效果顯著.晚期斜頸畸形可以手術矯正,合并其他組織異常(如面部畸形,頸椎側凸)難于恢復正常.1,手法矯正治療初生確診后,由母親輕柔按摩熱敷,適度向健側牽拉頭部,睡眠時可用沙枕固定,隨著患兒生長,母親手法扳正力度增加,枕部旋向健側,下頦向患側,每日數次扳正,堅持不懈,多數可獲滿意療效.2,手術療法適合1歲以上患兒,一般采用鎖骨近端上一橫指處,作橫切口,對1—4歲患兒,病情輕者,僅切斷胸鎖乳突肌的鎖骨頭及胸骨頭,術后應用沙袋矯正,拆線后教育患兒下頦向患側,枕向健側旋轉,對4歲以上,畸形嚴重者,切除該肌鎖骨及胸骨頭2cm,偶爾還有軟組織攣縮,須由乳突沿胸鎖乳突肌切口,切除所有緊張的軟組織,直至該肌完全松,縫合傷口,頭放矯正位,頭頸胸石膏固定3—4周,術中勿損傷膈神經,頸外靜脈,頸總動脈個頸內靜脈.
2016-01-03 11:23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您好:先天性肌斜頸疾病概述:先天性肌性斜頸是由于出生后一側的胸鎖乳突肌攣縮和纖維變性所致的一種畸形,患兒頭痛向患側,下頦轉向健側,同時合并面部不對稱,一般認為其原因是難產時損傷了一側胸鎖乳肌,它不同于先天頸椎發育異常引起的骨性斜頸.治療越早越好,年齡越大,斜頸和臉部畸形越難于完全矯正.病因多數學者認為臀位,異常分娩,產傷導致胸鎖乳突肌血腫機化,萎縮,壞死瘢痕形成,此外還有子宮內,外感染,遺傳及動靜脈栓塞而致肌肉壞死等.癥狀先天性肌斜頸是一側胸鎖乳突肌纖維性攣縮,頸部向一側偏斜畸形.診斷診斷和鑒別診斷先天性肌斜頸診斷無困難,應與其他原因所致斜頸鑒別:1,骨性斜頸頸椎異常如寰樞椎半脫位,半椎體等,X線檢查可確診.胸鎖乳突肌不攣縮.2,頸部炎癥淋巴結腫大,有壓痛及全身癥狀,胸鎖處突肌無攣縮.3,眼肌異常眼球外肌的肌力不平衡,斜視以頸部偏斜調試物.治療早發現,早治療,效果顯著.晚期斜頸畸形可以手術矯正,合并其他組織異常(如面部畸形,頸椎側凸)難于恢復正常.1,手法矯正治療初生確診后,由母親輕柔按摩熱敷,適度向健側牽拉頭部,睡眠時可用沙枕固定,隨著患兒生長,母親手法扳正力度增加,枕部旋向健側,下頦向患側,每日數次扳正,堅持不懈,多數可獲滿意療效.2,手術療法適合1歲以上患兒,一般采用鎖骨近端上一橫指處,作橫切口,對1—4歲患兒,病情輕者,僅切斷胸鎖乳突肌的鎖骨頭及胸骨頭,術后應用沙袋矯正,拆線后教育患兒下頦向患側,枕向健側旋轉,對4歲以上,畸形嚴重者,切除該肌鎖骨及胸骨頭2cm,偶爾還有軟組織攣縮,須由乳突沿胸鎖乳突肌切口,切除所有緊張的軟組織,直至該肌完全松,縫合傷口,頭放矯正位,頭頸胸石膏固定3—4周,術中勿損傷膈神經,頸外靜脈,頸總動脈個頸內靜脈.并發癥嬰兒出生后,一側胸鎖乳突肌即有腫塊,不易辨認,生后10天至2周腫塊變硬,不活動,呈梭形,5至8個月逐漸消退,胸鎖乳突肌纖維興萎縮,變短,呈條索狀,牽拉枕部偏向患側,下頜轉向健側肩部,面部健側飽滿,患側變小,眼睛不在一個水平線,嚴重者導致頸椎側凸畸形.可根據孩子的病情選擇保守或手術治療
2016-01-03 10:27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