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維平 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三級甲等
急診科
-
腹股溝疝氣是小兒常見疾病,治療方法多樣,包括保守治療和手術治療。手術治療的情況取決于疝的類型、癥狀、疝孔大小、能否還納等。藥物治療需謹慎,身體出現不適時,應首先尋求醫生的意見,避免盲目用藥。
2019-03-14 16:28
1.疾病原理:腹股溝疝氣是由于腹股溝區腹壁薄弱,腹腔內的臟器通過薄弱區域突出形成。常見于男孩,多因先天發育不足。
2.癥狀表現:腫物突出,可伴有疼痛。嚴重時可能出現嵌頓,導致腸梗阻、腸壞死等。
3.保守治療:適用于 1 歲以內嬰兒,可使用疝氣帶。但效果有限,多數仍需手術。
4.手術時機:疝孔較大、不能還納、腹壓增大腫物突出明顯、出現嵌頓等情況建議手術。
5.手術方式:常見的有疝囊高位結扎術、無張力疝修補術等。
6.術后護理:保持傷口清潔,避免劇烈運動,注意飲食。
總之,腹股溝疝氣嚴重時應及時就醫,醫生會根據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家長不必過于緊張,積極配合治療,多數患兒預后良好。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孟慶福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滑膜炎是滑膜受到刺激產生炎癥,造成分泌液失調形成積液的一種關節病變.膝關節是全身關節中滑膜最多的關節,故滑膜炎以膝為多見.膝關節滑囊受壓,由于韌帶緊張,周圍韌帶松弛導致的,不要著急冷靜的處理,不要亂投醫,建議最好采用外用藥物治療,可外敷舒筋活血,消腫,止痛,活血散淤,祛風散寒,傳統中醫外敷穴位治療,局部滲透力強.藥物分子經皮膚吸收,通過毛孔拔毒排毒,參與血液反循環直達患處,并通過皮膚傳導至經絡,筋骨激發肌體的調節功能,促進功能恢復而達到快速看到效果,有需要可以隨時聯系祝早日康復
2016-01-02 11:26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賀濤 主治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治療方法: 針灸可通經活血并有止痛作用,可消除局部的水腫和炎癥,理療按摩有助于改善局部血液循環,起到消炎止痛作用;理療方法有蠟療,熱療,磁療,超短波治療,微波治療,紅外線治療等,可以改善局部微循環,起到活血通絡的作用.牽引可減輕骨刺對局部神經,組織的壓迫而起到暫時緩解疼痛的作用.但對骨質增生來說,以上治療方法只能起輔助作用. 中藥治療大體可分為兩類:一類屬于內治法,即內服湯藥,丸藥,散劑,酒劑等;另一類屬于外治法,即膏貼,酒類外搽劑,熏洗,外敷等法. 目前西醫對本癥尚無有效的治療藥物,常采用對癥處理.如疼痛時可服一些解熱鎮痛的藥或者注射透明質酸鈉;麻木者可選用B族維生素類藥物;關節腫脹有積液者可給予局部抽取積液或局部封閉等療法. 關節鏡微創手術,和小針刀治療原理相似.通過手術取出破碎的半月板骨贅,切除阻礙關節活動的組織. 人工關節置換手術是通過金屬和塑料來置換已徹底惡化了的關節.適用對象:在末期不僅是軟骨,甚至骨頭也被磨損的患者;由于手術存在一定風險,費用也較高.不到不得以的情況下不做選擇.
2016-01-02 07:19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莊緒山 醫師
山東省莒南縣相溝衛生院
其他
外科
-
膝關節滑膜是人體關節中面積最廣,最復雜的,也是形成最大的滑膜腔,由于膝關節負重大,運動多,最易受到損傷.滑膜主要分布關節周圍.于關節腔相通,分泌潤滑液潤滑關節.在受各種病因(如骨質增生,關節炎,關節結核,風濕病等和創傷性外傷,骨傷,關節內損傷,周圍軟組織損傷,手術等)刺激或直接刺激滑膜損傷產生炎癥反應,而滑膜對炎癥的刺激的反應是分泌滲液.產生疼痛,嚴格地講,只要關節內有滲出積液,就證明滑膜炎癥存在,其主要表現關節充血腫脹,疼痛,滲出增多,關節積液,活動下蹲困難,功能受限.滑膜炎是由于微循環不暢造成的無菌性炎癥,主要癥狀是產生積液,關節液的產生和吸收是一個"動態平衡",當出現對關節液的重吸收障礙時,由于關節液的產生和吸收動態平衡被打破,關節液的產生大于重吸收,便會出現"關節積水".治療期間盡量減少抽水注射頻率,過多的抽水注射會刺激滑膜下結締組織組纖維增生,以及滑膜組織老化等,使滑膜組織再生與修復能力顯著降低,再治療就比較麻煩.積水消除之前也一定不要勞累和鍛煉,過多活動會損傷骨骼,簡單通俗的可理解為:滑囊是一個儲油器,是為骨骼肌腱運動加油的,目地是為了增加潤滑減少摩擦,如果有了積水,積水稀釋了滑液就起不到潤滑作用了,此時劇烈活動就會產生骨骼摩擦,最終損傷骨骼.滑膜炎屬無菌性炎癥,主要是微循環不通阻礙所致,所以治療應以調理微循環系統為主,只要微循環暢通了,積水也就循環消失了,同樣炎癥也就解除了.中醫藥外敷是一種最直接有效的綠色療法,由于藥物用于肌表薄貼,因此可直接作用于關節滑囊部位,使藥性直達病灶,達到活血化淤,通經走絡,祛風散寒和調節微循環的目的.貼于體表的藥物刺激神經末梢,通過反射,擴張血管,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改善周圍組織營養,促使受阻的微循環暢通,消除關節液的重吸收障礙,使之重歸于產生和吸收動態平衡就會徹底康復.不明之處可隨時聯系.祝早日康復!
2016-01-01 23:12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崔立靜 醫師
中原油田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光明醫院
一級
內科
-
建議最好采用外用藥物治療,可外敷舒筋活血,消腫止痛,活血散淤,祛風散寒的中醫傳統外科膏藥內加舒筋丹治療,膏藥外敷治療,局部滲透力強,藥物分子經皮膚吸收參與血液循環,直達病處,并通過皮膚傳導至經絡,筋骨,激發肌體的調節功能從而增進關節及周圍組織的血液循環,保護滑膜,改善營養狀態,減少炎癥滲出,促進關節液吸收,以解除關節僵硬,水腫,疼痛癥狀.促進功能恢復而達到治愈目地.
2016-01-01 16:22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