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并發癥問題
我媽糖尿病,一開始不知道是從什么時候開始,最近是變嚴重了,出現心臟不好,體內有積液,而且過一段時間就出現嘔吐腹痛,一直在打胰島素,但是情況還是反復發作,請問是什么原因?該如何治療?謝謝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華卿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最好做個24小時動態心電圖,如糖尿病血糖未得到控制,可引起全身臟器的并發癥。
2016-01-02 02:08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尹君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查一下心臟以上是對“糖尿病并發癥問題”這個問題的建議,希望對您有幫助,祝您健康!
2016-01-01 22:27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慶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1,心血管疾病.據調查,近半數糖尿病患者并發冠心病.糖尿病人患心肌梗塞的可能性是正常人的5~7倍.糖尿病是以糖代謝障礙為主,同時伴有蛋白,脂肪的代謝障礙,甚至還可以有水,鹽代謝和酸,堿失調.以上這些代謝障礙是發生動脈硬化的基礎,故糖尿病患者容易產生動脈硬化癥,使心血管壁增厚,管腔變窄,常引起血液循環障礙,導致心血管疾病的發生.2,腦血栓.調查表明,糖尿病人腦血栓的發病率為非糖尿病人的12倍.糖尿病由于血糖增高.可使血液變得粘稠,血小板聚集性增加.血流緩慢,極易發生腦血栓.同時,體內各種代謝發生紊亂,引起高血脂,高血壓,加重動脈粥樣硬化,幾種因素互相協同作用,最終發生腦血栓.3,糖尿病性腸病.糖尿病性腸病是其中晚期主要并發癥之一.其發病原因尚不明了,目前多數學者認為是植物神經病變引起的,但也有不同意見,主要表現為腸道功能紊亂,腹瀉和便秘交替出現,用抗菌素無效.4,白內障.據統計,在白內障患者中,糖尿病患者約占30%.由于糖尿病患者血液中和眼內房水中葡萄糖濃度偏高,葡萄糖在代謝中轉變為山梨醇物質積聚在晶體內,造成晶體纖維腫脹,進而斷裂,崩解,最終完全混濁,引起患者視力下降,甚至失明.5,難于控制的肺結核.據有關資料統計,糖尿病病人并發肺結核者占肺結核患者的10%~15%,比正常人高出3-5倍.這是由于糖尿病人的抵抗力差,高糖環境更有利于結核菌的生長繁殖.糖尿病并發肺結核后,由于高糖環境有利于結核菌的生長繁殖,且因維生素a缺乏,削弱了呼吸系統的抵抗力,并可因消瘦,營養不良等因素導致抵抗力降低,故抗結核藥物治療肺結核,常難以收到預期的效果.6,腎病.糖尿病腎病是糖尿病引起腎臟內的微血管病變,是糖尿病常見的合并癥,一般發生于患糖尿病5~15年之后.近年研究表明,糖尿病腎病的早期常無任何腎病癥狀,一旦出現尿蛋白定性試驗陽性,說明患者已有持續性蛋白尿,其腎臟內的腎小球硬化,基底膜增厚,此時的糖尿病性腎病已進入中,晚期,如不及時有效地治療,三五年后將發展成腎衰.7,性功能障礙.由于糖尿病患者容易發生動脈粥樣硬化,陰莖動脈管腔變窄,供血量減少而造成勃起不堅或勃起難以持久,形成陽痿;或因代謝紊亂;引起神經功能低下和性激素減少.進而降低了性興奮性,引起性功能減退.據統計,男性糖尿病患者中伴發陽痿者高達50%以上,女性患者約50%有性欲減退現象.8,糖尿病骨病.糖尿病骨病是糖尿病病人骨骼系統出現的嚴重并發癥.糖尿病骨病的發生與骨的異常代謝有關.實驗研究證明,糖尿病患者成骨細胞的合成及分泌功能嚴重受損,而破骨細胞功能僅輕度受抑制,骨吸收遠遠超過骨形成,造成骨細胞的大量丟失,臨床出現嚴重的骨質疏松,使骨對外界沖擊力的抵抗作用明顯喪失,輕度外力即可造成骨的重度變形,這就是糖尿病人產生嚴重骨病損的病理基礎.9,膀胱病.糖尿病人持續的高血糖可損害盆神經的感覺傳入纖維以及支配膀胱逼尿肌和內括約肌的交感和副交感神經,使膀胱感覺缺損和逼尿肌張力下降,表現為尿意降低,膀胱容量增大,排尿次數減少.間隔時間延長.晚期由于膀胱逼尿肌和內括約肌麻痹,出現神經性膀胱的典型癥狀--尿潴留和充溢性尿失禁.10,感染.糖尿病患者代謝紊亂,抵抗力削弱,白細胞的防御和吞噬功能降低,高血糖又有利于致病菌繁殖,故處于體表的皮膚粘膜及與外界相通的組織器官,易發生感染.如皮膚上的毛囊炎,癤,癬,口腔中的牙周炎,齒槽膿腫,肺部的肺炎,肺結核,以及尿路感染,陰道炎等.
2016-01-01 21:07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您好!這個病比較嚴重,糖尿病患者出現四肢麻木,很有可能是并發糖尿病神經病變,糖尿病并發血管病變和糖尿病神經病變易引起的糖尿病足,如果不及時治療,甚至會截肢危及生命,建議及時檢查下肢血管超聲檢查,神經電生理檢查等糖尿病足的綜合檢查.以便明確診斷,從而有助于治療,目前,我國著名糖尿病足專家李仕明教授在治療糖尿病足方面,使糖尿病的截肢率從87.6%下降到1.7%.祝您早日康復!
2016-01-01 13:38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起濤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糖尿病性大皰病中醫如何治療? 糖尿病性大皰病是以糖尿病伴發灼傷樣水皰或大皰為特征的一種特異性皮膚病變,近年來國內雜志多有報導.患者以中老年為主,一般有較長的糖尿病史,多在3年以上,全身營養狀況較差,有明顯的神經及微血管并發癥.現代醫學認為糖尿病伴發水皰可能是多種因素引起的,如皮膚微血管病變,神經病變營養障礙,糖尿病性腎病引起陽離子平衡紊亂等,致使皮膚的完整性被破壞而形成水皰.中醫認為,水皰屬濕,無炎癥性水皰屬脾濕.本病多因脾氣虛弱,運化無權,體內水濕不化,蘊阻肌膚而成皰.若伴陰虛,津液虧損,則皰液粘稠而量少.其臨床表現為:水皰突然發生,好發于受壓迫部位,如足趾,足踵,也可見于脛前,手及前臂.水皰大小不一,0.5~1cm左右,形似燙傷,皰壁菲薄,張力高,內含清漿,周圍無炎癥性紅暈,可單發或多發,無任何自覺癥狀.表皮內水皰約兩至數周痊愈,不留痕跡;表皮下水皰約2~3月痊愈,留有輕度萎縮性疤痕和色素沉著,偶見血皰或形成潰瘍,常反復發生. (1)中醫辨證論治 【證型】脾虛濕蘊 【主癥】皮膚突發水皰,透明而無紅暈,伴消瘦乏力,腹脹便溏,肢麻浮腫,舌質淡,苔白或膩,脈濡緩 【治則】健脾除濕 【方藥】除濕胃苓湯加減:白術10g,蒼術10g,茯苓15g,澤瀉15g,滑石10g,厚樸10g,生黃芪15g,苡仁15g,桂枝15g,雞血藤15g. (2)外治 用消毒針頭穿破皰壁,放出皰液,青黛散水調外敷. (3)食療 食療方有如下幾種. 山藥粥:山藥50g,生黃芪(布包)12g,苡仁20g,赤小豆20g,蓮子12g,紅棗10g,同煮至豆爛,去黃芪,加粳米50g煮成粥.早晚各食1小碗.功效健脾利濕,益氣補虛. 五品粥:見硬腫病. 玉米須冬瓜湯:玉米須15g(布包),冬瓜100g,加水煎湯,去玉米須,調味食之.功效利濕消腫. (4)自我調護 積極治療控制糖尿病;發生水皰后,不要撕掉皰壁,以免繼發感染.
2016-01-01 09:38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