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魁廣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溶血性黃疸.主要是紅細胞本身的內在缺陷或紅細胞受外源性因素損傷,使紅細胞遭到大量破壞,釋放出大量的血紅蛋白,致使血漿中非脂型膽紅素含量增多,超過肝細胞的處理能力則出現黃疸.另外,脾臟機能亢進時,使紅細胞破壞破壞,由于大量紅細胞的破壞,形成大量的非結合膽紅素,超過肝細胞的攝取,結合與排泌能力,另一方面,由于溶血性造成的貧血,缺氧和紅細胞破壞產物的毒性作用,削弱了肝細胞對膽紅素的代謝功能,使非結合膽紅素在血中潴留,超過正常的水平而出現黃疸對于這個病的治療,首先是治療原發疾病,消除病因,可以考慮激素治療.嚴重建議到醫院,進行系統治療
2016-01-02 04:37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黃飛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婦產科
-
治療:原則是糾正貧血,防治心力衰竭,降低血清膽紅素水平,防治膽紅素腦病的發生. 一,光照方法:未結合膽紅素在光的作用下,變成水溶性異構體,隨膽汁和尿排除體外,從而降低血清膽紅素水平,治療時嬰兒用黑布遮眼,除尿布外,全身皮膚裸露持續光照1~2天,少數可延長3~4天,可獲得滿意療效. 二,換血療法:目的: 1,換出新生兒體內致敏的紅細胞及抗體,阻止溶血進一步發展; 2,換出血清膽紅素,防止膽紅素腦病; 3,糾正貧血,防止心衰發生. 三,其他療法:補充白蛋白,糾正酸中毒可減少血中游離的未結合膽紅素,可減少膽紅素腦病的發生. 四,糾正貧血,如貧血嚴重需輸血治療時,開始應少量輸血,確信輸血后未加重溶血,方可繼續按需要量輸入.
2016-01-01 18:14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申蘭闊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健康指導:缺乏特效治療,主要以全身支持療法和對癥治療為主。可以用中藥治療,中草藥對減輕一些病毒性疾病的癥狀、縮短病程可能有一定的療效。首先是治療原發疾病,消除病因,可以考慮激素治療.嚴重建議到醫院,進行系統治療
2016-01-01 15:44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新生兒溶血病? 新生兒溶血病(hemolytic disease of newborn,HDN)是指因母、嬰血型不合而引起的同族免疫性溶血。至今發現的人類26個血型系統中,以A、B、O血型不合新生兒溶血病為最常見,其次為Rh血型系統。上海1959~1977年18年內共檢測835例新生兒溶血病,其中A、B、O溶血病712例(85.3%),Rh溶血病122例(14.6%),MN溶血病l例(0.1%)。是由父親遺傳而母親所不具有的顯性胎兒打細胞血型抗原,通過胎盤進入母體.刺激母體產生相應的血型抗體,當不完全抗體(IgG)進入胎兒血循環后,與紅細胞的相應抗原結合(致敏紅細胞),在單核-吞噬細胞系統內被破壞,引起溶血。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