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上讓人有干勁的“氣”和“勁”是什么?
就是通常說的“氣”是什么不是生氣的意思就是說有人說“沒勁”這個“勁”是什么就是說心理上的那種“氣”讓人有干勁的東西是什么好像不單純可以用理智來解釋吧因為好像“氣”是沒有實際內容的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魁廣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心理上讓人有干勁的“氣”和“勁”,涉及生理、心理、神經遞質、激素、環境等多方面因素。 1.生理因素:身體健康是基礎。良好的心肺功能、充足的營養供應能讓人更有精力和動力。 2.心理因素:積極的心態、明確的目標和強烈的動機能激發內在的“氣”和“勁”。 3.神經遞質:如多巴胺、血清素等,影響人的情緒和動力,其平衡和正常分泌有助于維持良好的心理狀態。 4.激素水平:甲狀腺激素、腎上腺素等激素的正常分泌,能調節身體的代謝和應激反應,增強活力。 5.環境因素:良好的社交支持、舒適的工作生活環境等,能給予積極的心理暗示,提升干勁。 總之,心理上的“氣”和“勁”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積極的心態和良好的環境有助于激發和維持這種動力。
2025-02-20 19:09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希弘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1.遺傳因素一級親屬的對照研究資料(Maier和Krause,1989)表明,本病在遺傳學上是介于精神分裂癥和雙相情感性精神病之間,而單相重癥抑郁則無明顯的遺傳上的特異性。推測分裂情感性精神病是兩種遺傳性疾病,精神分裂癥和雙相情感性精神病兩種基因的聯合。但這一假設與臨床特點不符合,如病人具有精神分裂癥基因外,還具有雙相情感性精神病的基因,則分裂情感性精神病的預后將較以上兩種精神病更差,因第二個致病基因對預后起不良影響。另一假設為延續性模式(continuitymodel),該假設認為:單相、雙相、分裂情感性精神病和精神分裂癥是一個從黃色→綠色→藍綠色→藍色的連續。雙相為黃色疾病,精神分裂癥為藍色疾病,分裂情感性精神病為綠色疾病。這一假說本身有很多未解決的疑點,要論證基因型是延續模式,尚需做大量流行學人口調查或一級親屬的調查(SamuelG.Siris,MichaelR.Lavin,1995)。
2015-12-27 21:43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黃飛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婦產科
-
(一)發病原因 1.遺傳因素一級親屬的對照研究資料(Maier和Krause,1989)表明,本病在遺傳學上是介于精神分裂癥和雙相情感性精神病之間,而單相重癥抑郁則無明顯的遺傳上的特異性。推測分裂情感性精神病是兩種遺傳性疾病,精神分裂癥和雙相情感性精神病兩種基因的聯合。但這一假設與臨床特點不符合,如病人具有精神分裂癥基因外,還具有雙相情感性精神病的基因,則分裂情感性精神病的預后將較以上兩種精神病更差,因第二個致病基因對預后起不良影響。另一假設為延續性模式(continuitymodel),該假設認為:單相、雙相、分裂情感性精神病和精神分裂癥是一個從黃色→綠色→藍綠色→藍色的連續。雙相為黃色疾病,精神分裂癥為藍色疾病,分裂情感性精神病為綠色疾病。這一假說本身有很多未解決的疑點,要論證基因型是延續模式,尚需做大量流行學人口調查或一級親屬的調查(SamuelG.Siris,MichaelR.Lavin,1995)。 分裂情感性先證者的家族調查,有報道情感障礙的患病率高于一般人口,多支持與情感性精神障礙的關系。但亦有研究發現親屬中患精神分裂癥的風險較大,支持本癥可能是精神分裂癥的變異。有的作者根據本病先證者家族調查資料,發現情感性精神障礙和精神分裂癥的發生率均高,而沒有發現本病家族中分裂情感性的發生率有增高,認為支持本病遺傳上的異質性(TsuangMT,1991)。 2.發病誘因Kasanin最早提出,本病在發病前有應激或巨大生活事件。Brickington(1980)報道10/32的分裂躁狂性精神病發病前有應激:分娩,手術,頭部外傷或重要人際關系問題。Tsuang(1986)報道分裂情感性精神病發病前有較多促發因素,為60%,而精神分裂癥為11%,躁狂癥為27%,抑郁癥為39%。Marners等(1990)發現分裂情感性精神病和情感性障礙在發病前的生活事件各占51%,而精神分裂癥為24%。此外,有報道酒精能增加精神病性情感癥候群的發病危險度。 3.神經內分泌研究由于在診斷標準和分類上的分歧,影響本病研究工作的開展。 對分裂情感性障礙的神經內分泌研究,結果有分歧。如地塞米松抑制試驗(DST)的脫抑制率在分裂情感性抑郁型較低,與精神分裂癥和正常對照相接近,不同于重癥抑郁的高脫抑制率。同樣對甲狀腺素的反應(TSH)以及催乳素(Prolactin)在注射甲狀腺素釋放激素(TRH)的反應,分裂情感性精神病人的反應與精神分裂癥和正常對照相似,并不遲鈍,與重癥抑郁病人的反應不同。 但部分分裂情感性病人,其內分泌反應和內源性抑郁病人相似,這些病人的康復較其他分裂情感性精神病人更完全。 對分裂情感性躁狂型病人的研究較少,但發現至少有一項研究,DST和TRH試驗的結果與情感性精神障礙較接近。另有一個研究,在尿內3-甲氧基-4-羥基苯乙二醇(MHPG)的排出率接近雙相情感障礙而不是精神分裂癥。 (二)發病機制 有關本病的發病機制,有作者(SamuelSiris,MichaelLavin,1995)提出可以參考精神分裂癥的素質模式。少數病人遺傳負荷、生物學基礎極為顯著者,不論在任何環境中均能發病,出現精神分裂癥的認知和感知障礙。遺傳素質處于中間狀態者,只有在一系列環境中生物、心理-社會因素的沖擊下發病。遺傳素質負荷極為微小者,在應激影響下不易出現精神分裂癥的癥狀。 研究資料表明,本病在遺傳學上介于精神分裂癥和雙相情感障礙之間。有學者推測,分裂情感性精神病是兩種遺傳性疾病,即精神分裂癥和雙相情感性精神病兩種基因的聯合。 研究發現,發病前應激或巨大生活事件對本病的促發因素為60%,均高于精神分裂癥、躁狂癥和抑郁癥(11%、27%和39%)。此外,有報道酒精能增加精神病性情感癥候群的發病危險。
2015-12-27 19:51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師
淮北口腔醫院
其他
內科
-
這個疾病現在的發病越來越高了,發病年齡多是在15–19歲,抑郁首發,數次抑郁發作后再出現躁狂發作的,你好,這個疾病是很容易復發的,治療的關鍵主要是包括藥物治療,心理干預,藥物可以選擇一些鎮靜的,抗抑郁的藥物,由于疾病多是以抑郁或者興奮表現的,經歷了急性期治療,維持其治療,進入穩定期治療,患者及家屬要樹立起長期治療的思想。
2015-12-27 11:28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