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肘關節異常能否長大再手術?
病情描述發病時間、主要癥狀、癥狀變化等):新生兒,左右肘關節失去正常解剖關系,左側尺骨鷹嘴和橈骨頭向內側方移位,右側脫位或肱骨遠端全骨骺分離。患者男,新生兒,三十天,此前一直反復發燒十多天,在醫院確診為新生兒敗血癥,經血液培養五天后未發現細菌,住院期間偶爾發現右肘關節腫脹,拍片后發現肘關節失去正常解剖關系,肱骨下端與尺橈骨上端部分重疊,尺橈骨近端向內側移位,肘關節組成骨骨皮質連續,未見明顯骨折。后來發現左側肘關節也失去正常解剖關系,尺骨鷹嘴和橈骨頭向內側方移位,近端尺橈關節間隙增寬。懷疑是先天骨骼發育畸形。想得到怎樣的幫助:想問下能不能等到孩子長大時再動手術?現在孩子剛滿月,動手術太受罪了。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新生兒出現左右肘關節失去正常解剖關系,家長關心能否等孩子長大后再手術。這需要綜合多方面因素來判斷,包括病情發展、骨骼發育、功能影響、手術風險及術后康復等。 1. 病情發展:如果病情較為穩定,短期內不會進一步惡化,可能可以等待。但如果關節脫位或移位加重,會增加治療難度和并發癥風險。 2. 骨骼發育:新生兒骨骼處于快速生長階段,早期干預有助于恢復正常解剖結構和功能,促進骨骼正常發育。 3. 功能影響:若不及時處理,可能影響上肢的運動功能,如抓握、伸展等,對孩子日后的生活產生較大影響。 4. 手術風險:雖然新生兒手術風險較高,但隨著醫療技術進步,經驗豐富的醫生能夠降低風險。且長大后手術,彼時身體狀況變化,風險也不一定降低。 5. 術后康復:早期手術有利于術后康復訓練的開展,能更好地恢復關節功能。 綜合考慮,不能簡單決定是否等孩子長大后手術,需要醫生根據具體情況進行評估,權衡利弊,選擇最適合孩子的治療時機和方案。
2025-02-21 07:14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邢學法 主治醫師
冠縣辛集中心衛生院
一級
外科
-
你好!新生兒得了敗血癥,雖然說是個有生命危險的重病,但絕大多數敗血癥患兒經過用敏感藥物治療,是可以治好的,只有少數因為病情太嚴重而遺憾收場。只要有一線希望都應積極治療。建議聽從當地醫生的意見,積極配合治療為好。
2015-12-27 08:35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