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歲,多年受心理問題困擾,是焦慮癥、強迫癥還是抑郁癥?
我今年21歲,是焦慮癥,強迫癥還是抑郁癥?我想我都占了吧,我真的生不如死。15歲時,我上小學六年級,那時候我很內向敏感。學習成績也很好,尤其是數學(是它把我害成現在這個樣子的)我一向非常非常在乎它,每一道題(很長的那種算術題)做完后,都要檢查演算3或4便而且使用不同的方法,還得和同學們的作業核對后才放心,每次考試前,我都會把正本數學書上的應用題都做一遍才安心,一次又要考試,我晚上打算把正本數學書上的應用題都做一遍,不了停電了,沒法做題了,我開始緊張焦慮不安,這種新了體驗讓我十分恐懼,當時我就難過的想怎么會這樣啊,我好害怕,因為我知道這不是偶然的,我的心里一直有一種緊張的感覺,這樣的感覺讓我好不安。那個時候我的學習一直很充實,我一直很認真,我不是一個聰明的孩子,必須得認真。我的數學成績一直都滿分,老師自出的難題我每次也能拿很高的分數,我真的太在乎它了,我研究透了它了,非常自豪也很緊張它,一直很充實,緊接著我出現了大喘氣的現象每喘兩口氣,必須再喘一聲生大氣,喘不上氣的感覺,去看醫生,醫生說沒什么問題。我就這樣過了兩個多月,我想可能是壓力大所致,我變得沒以前快了了。緊接著中學考試,(每一次考試的前一天晚上我都睡不好,這一次也不例外)沒想到進入中學的我沒有半年就匆匆退學了,天啊,我是那么在乎我的學習,而我居然不得不逃離它。剛開始進入中學的時候,看盡好多陌生的面孔,他們又說又笑,活潑可愛,可是我卻糟透了,每天學習很多科目,一天換好幾個老師,,晚上我都會學到十一點(那時候在農村學習上老師抓得不緊學生們都不怎么學習)可還覺得時間不夠,白天看到同學們有說有笑,我就焦慮不安,“為什么他們可以那么快樂,我卻那么痛苦呢”以至于看到他們我就緊張難受不安,痛苦無人訴說,一個人默默承受已沒有了笑容。伴隨著這種焦慮不安,我學習越來越吃力,越來越壓抑,學習頻率越來越低,數學課上我集中不了精神這讓我十分害怕,我怕我學不好,我好不安,我害怕我喪失了思維能了,結果是我就真的無法思考問題,什么也思考不下去,我好痛苦,我一向在乎學習,而數學必須邏輯思維我喪失了這個能力,一些簡單的公式·X+Y+Z,X=Z-Y,T=Z-X.我會反復不安的想,1+1=2,1+1=2,1+1=2這是誰出的呀,為什么1+1=2呀。這些想法讓我更不安,簡單的問題我都覺得很恐怖,我喪失了思維能了,這還不如讓我死,。以前一節課我能把所有的作業都做完,而現在一節課我居然做不出一道題,我痛不欲生。政治課上我學心理知識,知道什么是樂觀什么是健康心理,我又難過的要死,“我不樂觀,我是一個消極悲觀的女孩,我該怎么辦,我該怎么辦,我好痛苦”。我開始恐懼學習,討厭學習,可是我又不得不學,沒有人逼我而絲毫不差于以前,體育課上我滿腦子數學課上的那道題,可又怎么也思考不進去思維短路我是那么悲哀,同學們充滿了的歡聲笑語,對我無疑是一種打擊,為什么他們可以那么快樂為什么忍受這種痛苦,為什么我不能像他們那樣快樂看到他們我就不安,去剪個發我認為也耽誤學習時間,我焦慮啊,我快瘋了,我不正常啊,我該怎么辦,每天晚上一邊學一邊哭,不知過了多少個這樣的夜晚我終于忍受不住退學了,我站在鏡子面前看見了兩個像深淵似的眼睛沒有一點光澤想死魂一樣,這時開始。退學以后我好多了,可有時另一個噩夢的開始,我仍然害怕不能思維,可我月怕就越發生,我看故事書突然冒出思維不下去怎么辦呀,結果就真的看不下去緊接著我看電視緊張,下棋緊張,接觸什么什么就讓我緊張不安,擔心自己做不好,學不下去,喪失思維能力,就真的什么也干不了了,我擔心什么就發生什么,擔心自己睡不好就真的對失眠產生恐懼,一躺下就緊張不安,越想越睡不著,難受的要死,漸漸的我懂得了一些新了知識,我懷疑自己得了抑郁癥,因為我感覺不到快樂,我看到有人工作我就會想他們為什么工作啊,人為什么活著呀,看到一老頭辛苦趕集賣東西,我就會很緊張,他為什么要活著啊,看見路邊上蓋房子我就想衛生么要蓋房子啊看到電視上一些悲慘的事,就會想他們為什么要活著啊,緊張,又覺得這種心理不正常,進而感到這種心理不正常,焦慮不安,。我想我是焦慮癥嗎,應該是強迫吧,還是抑郁癥呢,我到底是先焦慮后強迫的還是先強迫后焦慮的,還是先抑郁在強迫在焦慮呢,反復思考反復思考,天天思考這個問題,去找不到答案,我覺得自己想鬼一樣生活在這個世界上,我什么也感覺不到,感覺不到一絲生活的意義,這么多年來我一直有自殺的念頭可是我沒有勇氣,有時候會突然冒出一個想法,就是如果正常活著的話會很快樂的,所以這是我不死的理由,可惜我什么也感覺不到也體驗不到快樂幸福,我太壓抑了早上醒來,我的心像被按扁了一樣,壓抑的然我難受,這時候我我痛苦不堪得想我會被自己折磨死的。七年來我所受的痛苦說也說不完,如今的我不能工作,常常會想如其這樣痛苦的活著,真不如死去,我真的快被自己折磨死了,你們能幫我解脫嗎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印亮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理療科
-
患者自15歲起出現過度在乎數學學習,反復檢查、緊張不安等表現,后續發展為多種心理癥狀。可能是焦慮癥、強迫癥、抑郁癥中的一種或多種,也可能存在其他心理障礙。這與個人性格、成長環境、心理壓力、神經遞質失衡、遺傳因素等有關。 1.個人性格:內向敏感的性格可能使其在面對壓力時更易產生心理問題。 2.成長環境:農村學習環境相對寬松,而患者對自己要求嚴格,壓力較大。 3.心理壓力:對學習過度在乎,給自己帶來巨大心理負擔。 4.神經遞質失衡:大腦中的血清素、多巴胺等神經遞質失衡可能影響情緒和思維。 5.遺傳因素:家族中若有精神心理疾病史,患病風險可能增加。 綜合以上因素,患者需要到正規醫院的精神心理科進行專業評估和診斷,以便明確具體病情,并接受相應的治療,如心理治療、藥物治療等。常用藥物有舍曲林、氟西汀、帕羅西汀等,但需遵醫囑使用。
2025-02-19 14:53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