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人手部出現水泡且反復,原因及應對?
我的手上長了一些小米粒大小的水泡,主要分布在手背上,右手情況要比左手嚴重一些,右手的指縫之間和指頭肚上也有幾粒。如果不去觸摸,沒有疼、癢的感覺,但是指頭肚和指縫之間的水泡因為經常干活,所以會感覺到疼。大概有一個月了,使用皮康王不見效。最近發現手背上的水泡開始變為褐色印記,不像以往有水質感,有長平的跡象,但是新的水泡又出現了。同時因為密切接觸,老公和兒子的手上也發現有小水痘,請專家幫忙診斷一下。謝謝!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崔立靜 醫師
中原油田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光明醫院
一級
內科
-
手部出現水泡且反復,可能是汗皰疹、手癬、濕疹、手足口病、接觸性皮炎等原因引起。 1.汗皰疹:是一種發生在手掌、手指側面、指端的水皰性皮膚病。病因尚不明確,可能與精神因素、過敏體質、多汗、感染等有關。癥狀為深在性小水皰,伴有瘙癢或燒灼感。治療可外用爐甘石洗劑,口服抗組胺藥如氯雷他定。 2.手癬:由皮膚癬菌感染引起,通過接觸傳染。表現為水皰、脫屑、瘙癢等。治療使用抗真菌藥物,如特比萘芬乳膏、酮康唑乳膏等。 3.濕疹:病因復雜,可能與遺傳、免疫、環境等因素有關。癥狀多樣,可有紅斑、丘疹、水皰等。治療可外用糖皮質激素軟膏,如糠酸莫米松乳膏。 4.手足口病:多由腸道病毒引起,常見于兒童。除手部水皰外,還伴有口腔、足部的皮疹。一般對癥治療,如發熱給予退熱藥物。 5.接觸性皮炎:接觸某些刺激物或過敏原導致。去除病因后癥狀可緩解,可外用糖皮質激素,口服抗組胺藥。 手部出現水泡的原因較多,且可能相互影響。如果癥狀持續不緩解或加重,應及時到正規醫院皮膚科就診,明確診斷后進行針對性治療。同時,注意保持手部清潔干燥,避免搔抓和接觸刺激性物質。
2025-02-20 13:22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強 醫師
濰坊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普內科
-
你好!首先祝你和孩子節日快樂!我給你孩子介紹一個經過無數次實驗而行之有效又價廉物美的偏方:去中藥店買2兩紅花(7元/兩);1斤艾葉(7元/斤)。平均分為20份,每天1份用紗布包裹加水煮開——用水量為漫到腳踝處即可,泡腳,當然同時也可以泡手。此舉既可以去除腳(手)上的小水泡、癬等,還能使你孩子的腳(手)光滑細膩,又因為腳為人身體的第二心臟,所以還能對你孩子的全身臟器起到通經、活血、化淤作用,此舉應該可以解決你孩子手腳的毛病了。以后應采取有效方法及時阻止孩子與病患者的緊密接觸——特別是共同洗浴等。如果滿意我的回答,請不要辜負我的一片好意,及時點擊“采納為答案”。
2015-12-25 14:24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馮鵬飛 醫師
孟津縣婦幼保健院
其他
兒科
-
癥狀1、嬰兒腳氣病發病常很突然,以神經系統癥狀為主者稱腦型;突發心力衰竭者稱心型。年長兒癥狀近似成人,以水腫和多發性神經炎為主。年長兒患周圍性神經炎者呈現蹲踞時起立困難、膝反射消失、擠壓腓腸肌疼痛。2、常有乏力、精神萎倦、食欲不振、嘔吐、腹瀉或便秘,伴腹痛、腹脹、體重減輕、生長發育滯遲等。可早期出現下肢踝部水腫,甚至延至全身,或伴發心包、胸腔、腹腔積液。3、常先表現煩躁不安、哭聲嘶啞,以至失音,繼而神情淡漠、反應遲鈍、喂食嗆咳、嗜睡,嚴重時發生昏迷驚厥。有時昏迷驚厥可突然發生。4、常突發心力衰竭,嬰兒煩躁不安、尖叫、嗆咳、氣促、出冷汗、唇指(趾)青紫。5、孕母缺乏維生素B1,新生兒可患先天性腳氣病,表現為哭聲無力、神情萎靡、吸吮力弱、水腫、嗜睡。治療腳氣九法 腳上患有腳氣、腳癬,連續用生大蒜擦磨,便可治愈。 用食醋將雪花膏調成糊狀,涂于患處,隨配隨用,輕者1次,重者2~3次可愈。 用茄子根和鹽煮的水洗腳,即可治好腳氣病。 夏天腳癬犯了,可先將患腳洗凈,揩干,再用風油精洽搽患處,每天1~2次,一般次數便可見效。 取得煙灰撒在腳趾濕癢處,可治腳趾間水泡瘙癢。 犯有多年的腳氣,可用牙膏涂搽,效果十分靈驗。 綠茶含有鞣酸,具有抑菌作用,尤其對治療香港腳的絲狀菌有特效。 取麥飯石1000克,加開水2000克浸泡,每天用此水擦洗腳氣或痤瘡、濕疹、痱子等疾患處,有顯著療效。 用冰硼散3支,六一散1包,拌勻,晚上將腳冼凈擦干后,用藥干搽患處。一般3在左右可見效。
2015-12-25 07:42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
Q: 水痘有哪些癥狀? -
Q: 水痘會傳染嗎? -
Q: 水痘怎么預防? -
Q: 小兒出水痘怎么護理? -
Q: 孩子長水痘能否使用空調? -
Q: 孩子長水痘能否使用空調? -
Q: 頭部右上側水痘挖破處疼痛如何處理? -
Q: 牙齦有白膜且出水痘應如何處理? -
Q: 孩子起水痘應如何處理 -
Q: 頭部右上側水痘挖破處疼痛如何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