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腦癱有何癥狀及如何降低肌張力?
嬰兒腦癱是什么表現癥狀? 孩子4月17日出生,剖腹產,新生兒窒息。查了聲帶,說是聲帶麻痹,因為肌張力低查遺傳病,說沒有。想得到怎樣的幫助: 怎樣才能更好的降低肌張力?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申蘭闊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嬰兒腦癱的癥狀多樣,常見有運動障礙、姿勢異常、智力障礙、語言障礙、癲癇發作等。降低肌張力的方法包括物理治療、藥物治療、康復訓練等。 1.運動障礙:表現為肌肉無力、運動不協調,難以完成正常的動作,如抬頭、翻身、坐立等。 2.姿勢異常:常出現肢體扭曲、頭部歪斜、脊柱側彎等異常姿勢。 3.智力障礙:可能存在認知能力差、學習困難、理解能力不足等。 4.語言障礙:說話不清、語言表達困難或完全不能說話。 5.癲癇發作:部分患兒會有癲癇癥狀,突然抽搐、意識喪失。 6.降低肌張力的方法: 物理治療:如按摩、熱敷、電療等,可放松肌肉,改善血液循環。 藥物治療:常用巴氯芬、乙哌立松、替扎尼定等,但需遵醫囑使用。 康復訓練:包括運動療法、作業療法等,針對性地增強肌肉力量和協調性。 總之,嬰兒腦癱需要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家長要密切關注孩子的發育情況,一旦發現異常,及時帶孩子到正規醫院的兒科|小兒神經科就診,采取科學有效的治療方法,幫助孩子改善癥狀,提高生活質量。
2025-02-19 18:06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浩慶 醫師
肇慶市大旺開發區醫院
一級
全科
-
癥狀:1)小兒出生不久常少哭、少動、哭聲低弱,過分安靜。或多哭、易激惹、易驚嚇或反復出現肉跳。(2)生后喂哺困難,如吸吮無力、吞咽困難、口腔閉合不佳。(3)動作不協調、不對稱、隨意運動很少。(4)經常出現肌張力異常、姿勢和動作模式異常。(5)運動發育遲滯。例如,3~4個月小兒俯臥位不能豎頭;4個月后仍不能用前臂支撐負重;雙手常握拳,不能將手伸入口中吸吮;6~7個月仍不能翻身和獨坐片刻;扶站時以足尖著地或雙腿屈曲不能負重,或兩下肢過于挺直、交叉等。無特殊治療方法,除癲癇發作時用藥物控制以外,其余癥狀多為對癥處理。應早期實行智力、心理的教育和訓練。1、宜采用綜合性治療,包括智力和語言訓練,理療、體療、針灸、按摩、支架及石膏矯形。2、矯形手術目的是減少痙攣、改善肌力平衡、矯正畸形、穩定關節。手術方法可分4類:①后根神經切斷術;②神經切斷術:支配痙攣肌肉的神經分支切斷術;③肌腱手術;④骨關腦性癱瘓的拔罐療法——人體穴位圖節手術。3、神經外科手術重在緩解痙攣。
2015-12-26 01:19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華卿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表現為運動發育落后,如患兒抬頭、翻身、坐和四肢運動發育落后或脫漏。早期發現、早期治療,這是最重要的腦癱的治療方法。
2015-12-26 00:39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表現為運動發育落后,如患兒抬頭、翻身、坐和四肢運動發育落后或脫漏。早期發現、早期治療,這是最重要的腦癱的治療方法。嬰幼兒運動系統處于發育階段,早期發現運動異常,早期加以糾正,容易取得較好的療效。這是基本的腦癱的治療原則。
2015-12-25 23:43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史東岳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肌張力低兒童的運動自我控制能力差,障礙程度輕的只是手,腳動作稍顯得不靈活或笨拙,嚴重的則雙手不會抓東西,雙腳不會行走,有的甚至不會翻身,不會坐起,不會站立,不會正常的咀嚼和吞咽.建議早日去醫院檢查,在醫院做CT及MRI能了解顱腦結構有無異常,對探討腦性癱瘓的病因及判斷預后可能有所幫助,但不能據此肯定或否定診斷,腦電圖可以了解是否合并癲瘸,對治療有參考價值。
2015-12-25 16:02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
Q: 睡覺經常被窒息弄醒應如何處理? -
Q: 新生兒窒息應如何進行應急處理 -
Q: 哽塞(窒息)的緊急處理方法有哪些? -
Q: 新生兒窒息與呼吸暫停有何不同 -
Q: 新生兒窒息產生的原因有哪些 -
Q: 如何有效預防新生兒窒息 -
Q: 新生兒窒息前后的表現有哪些 -
Q: 新生兒窒息是怎樣一種情況 -
Q: 新生兒窒息一定會導致癲癇嗎 -
Q: 新生兒窒息一定會導致癲癇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