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精神抑郁癥有哪些表現
不是很懂精神抑郁癥的表現有什么,想問一下精神抑郁癥的表現有什么,我爺爺已經快八十了,身體很健康。但是前段時間他的老棋友去世了,他也漸漸變得不愛講話了,每天也不愿意出門,一直躲在家里,晚上快12點了還能聽見他房間里有動靜,好想睡不著,我很擔心他,會不會得了老年抑郁癥啊,精神抑郁癥的表現有什么?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浩慶 醫師
肇慶市大旺開發區醫院
一級
全科
-
老年精神抑郁癥的表現多樣,包括情緒低落、興趣減退、睡眠障礙、認知功能改變、軀體癥狀等。 1. 情緒低落:常感到悲傷、沮喪,對以往喜歡的事物失去興趣,容易哭泣。 2. 興趣減退:不再熱衷于以往的愛好活動,如下棋、散步等。 3. 睡眠障礙:入睡困難、早醒、多夢,睡眠質量差。 4. 認知功能改變:記憶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思維遲緩。 5. 軀體癥狀:可能出現頭痛、頭暈、乏力、心慌、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 6. 社交退縮:不愿與人交流,回避社交活動,喜歡獨處。 7. 焦慮癥狀:內心不安、緊張、恐懼等。 老年精神抑郁癥會嚴重影響老年人的生活質量,如發現上述癥狀,應及時帶老人到正規醫院的精神心理科就診,進行專業評估和治療。早期干預有助于改善癥狀,提高生活質量。
2025-02-18 20:32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印亮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理療科
-
一般來說我們將抗抑郁治療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為急性期治療:一般指服藥治療的頭三個月。這一期的治療目標是顯著改善原有的抑郁癥狀,使患者的病情緩解。☆第二階段為持續治療期:是急性治療期以后的六個月。這一期治療的目標是鞏固原有療效,避免病情的復燃。☆第三期為維持治療:維持治療的目的是預防病情的復發。有人對抑郁癥患者追蹤10年的研究發現:有75%~80%的患者多次復發。有人報道重性抑郁癥第一次抑郁發作后復發的概率(5年復發率)為50%,第二次為75%,第三次發作后復發的概率將近100%,所以對抑郁癥患者進行持續治療是必需的。維持治療的時間根據不同的情況其時間的長短亦有不同。一般認為,第一次發作且藥物治療臨場緩解的患者,藥物的維持時間為6月~1年;若為第二次發作,主張維持治療3~5年;若為第三次或三次以上發作,應長期維持治療直至終身服藥。目前維持治療期其實是有點爭議的。支持的專家認為三期缺一不可;而有的專家卻認為沒有必要進行維持治療,他們認為既然抑郁癥的緩解期是完全正常的,就沒有必要用藥,只要在病情復發時在用藥治療就行了。但是不論專家對維持治療的觀點是什么,大家一致的意見就是抑郁癥的治療必需要經歷急性治療期和持續治療期。也就是說對于抑郁癥的治療最起碼要連續服用藥物9個月。
2015-12-24 16:15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孔書雪 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1.情緒憂郁持續性情緒低落、憂郁、心境惡劣是抑郁癥的典型癥狀之一2.焦慮和激越焦慮和抑郁常相伴出現,抑郁癥患者伴有焦慮癥狀者約占70%。常見的焦慮癥狀為坐立不安、心神不寧,出現莫名其妙的驚恐、多慮和焦躁不安3.腦功能下降通常表現為思維困難,腦力勞動的效率明顯下降。4.消極思維憂郁心境可導致思維消極、悲觀和自責、自卑,猶如帶著有色眼鏡看世界,感到任何事情都困難重重,對前途悲觀絕望。5.精神運動性阻滯典型表現是行動遲緩,精力減退,缺乏興趣和活力6.軀體癥狀主要有食欲減退、體重下降、性欲減退、便秘、陽痿、閉經、乏力等。7.睡眠障礙抑郁癥患者常有頑固性睡眠障礙8.自殺人們之所以稱抑郁癥為“人類第一號心理殺手”,就是因為沒有任何一種心理疾病或精神病有如此高的自殺率。
2015-12-24 14:25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起濤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您好,建議患者到正規醫院的精神醫學專科進行檢查,再專業醫生的指導下用藥;以免病情進一步發展,甚至發生輕生等意外。祝您健康快樂!
2015-12-24 14:11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軒存旺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精神抑郁癥臨床癥狀典型的表現包括三個維度活動的降低:情緒低落、思維遲緩、意志活動減退,另外一些患者會以軀體癥狀表現出為主。 具體可表現為顯著而持久的抑郁悲觀,與現實環境不相稱。程度較輕的患者感到悶悶不樂,無愉快感,凡事缺乏興趣,感到“心里有壓抑感”、“高興不起來”;程度重的可悲觀絕望,有度日如年、生不如死之感.大腦反應遲鈍,或者記憶力、注意力減退,學習或者工作能力下降或者猶豫不決,缺乏動力,什么也不想干,以往可以勝任的工作生活現在感到無法應付;患者不僅開始自我評價降低,有時還會將所有的過錯歸咎于自己,常產生無用感、無希望感、無助感和無價值感.甚至開始自責自罪,嚴重時可出現罪惡妄想(反復糾結與自己一些小的過失,認為自己犯了大錯,即將受到懲罰)、反復出現消極觀念或者行為。
2015-12-24 04:28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