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羅玉君 副主任醫師
廣東省中醫院
三級甲等
兒科
-
兩個月寶寶流口水,可能由生理因素、口腔疾病、脾胃虛弱、吞咽功能不完善、神經發育問題等導致。面對身體的不適,最明智的選擇是立即就醫,并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規范治療,確保安全有效。
2019-01-02 05:18
1.生理因素:寶寶兩個月時,唾液腺開始發育,唾液分泌增多,但吞咽能力尚未完全成熟,容易出現流口水,這是常見的生理現象。
2.口腔疾病:如口腔炎癥、口腔潰瘍等,會刺激唾液分泌增加,導致流口水。
3.脾胃虛弱:寶寶脾胃功能較弱,可能會出現流口水的情況。可在醫生指導下使用小兒健脾丸、參苓白術散、小兒復方雞內金散等藥物進行調理。
4.吞咽功能不完善:吞咽動作不協調,不能及時將唾液咽下,從而引起流口水。家長可通過訓練寶寶的吞咽動作來改善。
5.神經發育問題:神經系統發育異常也可能導致寶寶流口水,這種情況相對少見,需要進一步檢查確診。
總之,兩個月寶寶流口水的原因多樣。如果流口水情況持續不緩解或伴有其他異常癥狀,建議及時帶寶寶到正規醫院兒科就診,明確原因后進行針對性處理。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軒存旺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這個原因非常多的.只有檢查才能判斷的啊.一般是長牙導致或是口腔潰瘍導致流口水啊.你要注意看看.如果是口腔潰瘍小孩一般是還會哭鬧的啊.而且不愿意吃東西或是想吃又不敢吃啊.但是沒有其他異常可能是長牙導致的啊,也可以不用管.
2015-12-23 21:53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希弘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根據你的描述,寶寶是有點受涼的表現.建議給寶寶逆時針輕揉肚子,盡量不要讓寶寶喝涼的奶或水.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助你~
2015-12-23 14:39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這是很正常的現像,2-15個月內的寶寶基本上都會這樣!不必擔心對于流涎的孩子,特別要注意個人衛生:應該用干凈柔軟的手帕或紙巾擦掉口水.衣領,衣襟要勤換,勤洗.保護下頦,前胸皮膚,可墊干凈沙布或用圍嘴等.如果唇周,下頜及頸部皮膚已呈潮紅,糜爛甚至脫皮者,應常用溫水洗凈局部,再涂上少許軟膏或油劑.口水就是唾液,它是由口腔粘膜中的三對大唾液腺,腮腺.頜下腺和無數小唾液腺分泌出來的.唾液中含有多種消化酶,能夠幫助食物消化,并能中和口腔中細菌產生的酸.如果唾液缺乏即易發生口瘡,齲齒等疾病.正常成人一晝夜大約分泌唾液1000~1500毫升.這樣大量的口水,幾乎全被不自覺地吞咽下去,所以不會有口水流出,并能保持口腔衛生.新生兒的唾液腺不太發達,口水分泌得較少,小兒到5個月后,唾液分泌開始增多.由于嬰兒口底較淺,又不會節制口腔內的口水,加之小兒吞咽功能較差,所以常常有口水流出口腔;當嬰兒從臥位轉換成坐位或站立位時,口水也容易流出來;另外,嬰兒5~6個月以后,開始出牙時對三叉神經的刺激,或食物的刺激等均可使口水容易流出口腔.這些都屬生理性的,隨著孩子的長大,這些現象會慢慢消除,一般無需治,切忌亂投醫.但是,如果孩子平時很少流口水,突然口水增多,應去醫院檢查治療寶寶流口水有個過程.新生兒時期的寶寶是不會流口水的,因為他們的唾液腺不發達,分泌的唾液較少,寶寶嘴里沒有多余的唾液流出;加上此時寶寶的主食是奶或流質食品,對唾液腺的刺激不大.寶寶長牙期是口水流得最頻繁的時期,乳牙萌出時,小牙頂出牙齦向外長,會引起牙齦組織輕度腫脹不適,刺激牙齦上的神經,唾液腺反射性地增加分泌口水.隨著寶寶的生長發育,發育較快的孩子一歲半時就會停止流口水,而大部分孩子在兩歲之前,也會因為肌肉運動功能的成熟,逐漸有效地控制吞咽動作.因此,小寶寶流口水是正常現象.但是,由于唾液偏酸性,里面含有消化酶和其他物質,因口腔內有黏膜保護,不致侵犯到深層.但當口水外流到皮膚時,則易腐蝕皮膚最外的角質層,導致皮膚發炎,引發濕疹等小兒皮膚病.所以寶寶流口水時要注意以下幾點:1,要隨時為他擦去口水,擦時不可用力,輕輕將口水拭干即可,以免損傷局部皮膚.2,常用溫水洗凈口水流到處,然后涂上油脂,以保護下巴和頸部的皮膚.最好給孩子圍上圍嘴,以防止口水弄臟衣服.3,給寶寶擦口水的手帕,要求質地柔軟,以棉布質地為宜,要經常洗燙.4,如果寶寶口水流得特別嚴重,就要去醫院檢查,看看寶寶口腔內有無異常病癥,吞咽功能是否正常等等.另外,孩子趴著睡覺,流口水時不會給他帶來什么影響,只是枕頭要勤洗勤曬,以免里面滋生細菌.
2015-12-23 14:35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黃飛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婦產科
-
小兒流口水,書面語稱為流涎,大多屬正常生理現象.唾液分泌的調節一是靠口腔內局部刺激;二是靠神經中樞的反射.剛出生的新生兒,由于中樞神經系統和唾液腺的功能尚未發育成熟,因此唾液很少.至3月時唾液分泌漸增,而個別嬰兒分泌能力較強,會流口水.至6至7個月時,嬰兒乳牙萌出,刺激三叉神經也會增加口水分泌,加上小兒口腔容量小,不會吞咽,調節口腔內的口水,于是積儲后會自然流出.唾液分泌也受神經支配,幼兒也可因腦發育尚未完善,對唾液分泌的抑制能力及吞咽功能稍差,致使常流口水.1歲后隨著腦發育的健全,流涎便較少發生.到小兒2-3歲時,吞咽功能及中樞神經進一步完善,就不流口水了.中醫認為,與脾虛有一定關系,可以服用參苓白術散調理.
2015-12-23 12:45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小兒流涎癥? 小兒流涎也就是流口水,是指口中唾液不自覺從口內流溢出的一種病癥。一般來講,1歲以內的嬰幼兒因口腔容積小,唾液分泌量大,加之出牙對牙齦的刺激,大多都會流口水。隨著生長發育,大約在1歲左右流口水的現象就會逐漸消失。如果到了2歲以后寶貝還在流口水,就可能是異常現象,如腦癱、先天性癡呆等。另外,寶貝患口腔潰瘍或脾胃虛弱,也會流涎不止。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