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泌稀薄淡黃色乳汁伴乳腺異常如何應對
主要癥狀:分泌稀薄淡黃色乳汁發病時間:1年化驗檢查結果:雙側乳腺腺體層稍厚,結構較紊亂,實質回聲不均勻,于右側乳頭下方乳暈部見乳腺導管擴張約0.26厘米,內沿乳管走向探及一約0.6*0.6*1.6厘米大小不規則低回聲團塊,邊界欠清,內見血流信號.CPFI:雙側乳腺腺體層血流未見異常.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郭立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分泌稀薄淡黃色乳汁,且乳腺檢查有腺體層稍厚、結構紊亂、回聲不均勻、導管擴張及低回聲團塊等情況,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如內分泌失調、乳腺炎癥、乳腺增生、導管內乳頭狀瘤、乳腺癌等。 1. 內分泌失調:體內激素水平失衡,如泌乳素升高,可導致乳汁分泌異常。需調整生活方式,保持規律作息和良好心態。 2. 乳腺炎癥:細菌感染等可引發炎癥,導致乳腺出現相關癥狀。可使用抗生素治療,如阿莫西林、頭孢呋辛等。 3. 乳腺增生:多因內分泌紊亂,乳腺組織增生及復舊不全。一般通過調節情緒、改善飲食等緩解,必要時藥物治療,如乳癖消、逍遙丸。 4. 導管內乳頭狀瘤:瘤體生長在乳腺導管內。通常需手術切除。 5. 乳腺癌:惡性腫瘤,早期癥狀可不明顯。確診后多采用綜合治療,包括手術、化療、放療等。常用化療藥物有紫杉醇、多柔比星等。 出現上述癥狀應引起重視,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進行進一步檢查和診斷,以便采取合適的治療措施。
2025-02-17 21:33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許宗彥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您好!乳腺導管內乳頭狀瘤最有效的方法是手術治療,藥物治療通常只能減輕癥狀.手術治療:是本病的首選治療方法.術前均應行乳導管造影檢查,以明確病變的性質及定位.術后宜做石蠟切片檢查,如果為單發的乳腺導管內乳頭狀瘤,手術時將病變的導管系統切除即可;如果為多發的乳腺導管內乳頭狀瘤,因其較易發生惡變,則宜行乳腺區段切除,即將病變導管及其周圍的乳腺組織一并切除.對于那些年齡在50歲以上者,造影顯示為多發的乳腺導管內乳頭狀瘤,或經病理檢查發現有導管上皮增生活躍甚至已有上皮不典型性改變者,則宜行乳房單純切除,以防生變.中醫中藥治療:因乳腺導管內乳頭狀瘤多以乳頭溢液為主要癥狀,故中醫稱之為“乳衄”.一般認為乳衄多為肝郁火旺或脾虛血虧引起,故治療應以疏肝解郁,清泄肝火及益氣健脾,養血攝血為法.建議您盡早就醫治療,不要耽誤病情,延誤最佳的治療時間!祝您早日康復
2015-12-23 12:32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江豐 主治醫師
太原市第二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腫瘤血管外科
-
女性朋友常吃豆類食品,如豆腐、豆漿等,較不容易患乳癌。其原因是豆類降低機體雌激素的分泌。豆類食品是最重要的植物性蛋白質的來源,也是膳食纖維以及許多維生素、礦物質和其他生物活性物質的良好來源。黃豆制品被證實含有豐富的植物性雌激素。這些植物性雌激素的化學構造和人體中的雌激素十分相似,它們防癌的功能也許緣于能與體內雌激素競爭雌激素受體,減少女性激素與受體結合的幾率,從而阻止細胞癌變。我國傳統飲食中用來取代動物性蛋白質的黃豆制品,比如豆腐、豆干、豆絲、豆漿等含有益身體健康的異黃酮。絕大多數黃豆制品對乳癌的防治,都可能產生良好的效果。同時實踐證明,乳腺癌預防最好的手段是藥物預防。已有研究證實:高危人群在醫生指導下,服用中成藥物含量為16.2%的人參皂苷Rh2(護命素),持續5年,可以減少近一半的乳腺癌的發生率。
2015-12-23 04:59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起濤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你好;根據你的主訴看;手術后要注意保暖.不管是什么手術,手術后破壞了神經,神經的修復就易出現疼痛.可以保暖和熱敷就可以改善癥狀.至于該病癥,要檢查下激素的情況,只要是激素正常了,該病癥的反復機會也就少了.不要吃辛辣食物.只要是控制的好該病癥是不會復發的.
2015-12-23 04:38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魁廣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乳頭狀瘤病一詞首先由Foote和Steward于1945年提出使用.是指乳腺中小導管上皮的乳頭狀增生,部分或全部填充乳管的管腔,并使其不同程度的擴張,細胞排列有極性,無異型,無壞死,存在肌上皮細胞.亦有學者將其一并歸于導管上皮增生性病變.建議找專業的醫院治療,最好在乳腺疾病的綜合診治方面形成一整套規范,合理,有效并獨具特色的診治方法,從而使各種乳腺疾病患者能得到系統,準確,及時,全面的診治.
2015-12-23 01:02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