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郭立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小時候因父親誤導產生強烈死亡恐懼,進而引發多年焦慮和強迫,可能由心理創傷、性格因素、神經遞質失衡、環境壓力、遺傳因素等所致。 1.心理創傷:童年的不良經歷形成心理陰影,影響情緒調節。可通過心理治療,如認知行為療法,幫助重新認識和處理這段經歷。 2.性格因素:內向、敏感、追求完美的性格,在面對壓力時更易產生焦慮和強迫。需要學會調整心態,接受不完美。 3.神經遞質失衡:大腦中血清素、多巴胺等神經遞質的異常,影響情緒和行為。可使用藥物如舍曲林、帕羅西汀、氟西汀等調節。 4.環境壓力:長期處于緊張、高要求的環境中,加重心理負擔。應嘗試改變環境,學會放松。 5.遺傳因素:家族中有精神心理疾病史,增加患病風險。但并非決定性因素,后天調節很重要。 綜合多種因素導致的焦慮和強迫,需要患者自身積極配合治療,包括心理治療和藥物治療,并注意調整生活方式和心態,以促進康復。
2025-02-17 12:27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印亮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理療科
-
你好,根據你的敘述,我認為你是患有恐懼癥。由于你發生了那次的好、恐怖的經歷,肯定那次的時間給你現在的心理還留下了很大的陰影。當一個人面對真正死亡時,并且心理素質不太好的情況下,是很容易患有恐懼癥的。我建議你首先忘掉你不好的回憶,我也知道忘掉是件很難的事情。不過你可以采用友情,親情和愛情的力量,來忘記痛苦的回憶。因為只有心的好的事物才能沖淡以前的回憶,才能克服恐懼癥。另外你可以一點點嘗試增強自己的勇氣的事情。祝你早日康復,有一個快樂的開始。
2015-12-22 21:13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崔立靜 醫師
中原油田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光明醫院
一級
內科
-
您好,生活經歷是誘發心理障礙比較重要的因素,比如童年經歷等。強迫想法引起焦慮不安是十分自然的,所以很多強迫癥患者都伴有焦慮。許多強迫行為最初出于一個好的動機或理由,如反復洗滌是為了清潔,反復檢查是為了防止出錯,防止意外損失。而當這些行為和想法超過一定的程度,那么就是有害的,需要及時制止。患者可采用轉移注意力法,冥想法,深呼吸法等來緩解情緒,還是不行的話就得吃藥輔助緩解。
2015-12-22 18:18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邢學法 主治醫師
冠縣辛集中心衛生院
一級
外科
-
你的情況是從小教育不周導致的困惑。那些事情都過去了,所以現在看來以前的事都是浮云罷了,你要多樂觀看待事物,順便嚴重的話,到醫院藥物恢復,加油@
2015-12-22 08:48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像你這種現象就屬于環境因素對心理的影響。要想改變你的現狀,最主要是你內心的轉變,你要認清那些事已經是過去式咯,要積極樂觀的面對你的未來!
2015-12-22 05:57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