間歇性狂躁郁悶治療 20 天抑郁階段未顯效能否根治
患者有間歇性狂躁和郁悶。發病的時間大約在前三個月左右。現在正在接受治療中,住院有20天了,現在處在抑郁階段,還沒有明顯的效果。請問這種病能否根治。請問這種病有什么方法可以根治。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強 醫師
濰坊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普內科
-
間歇性狂躁和郁悶,即雙相情感障礙,是一種復雜的精神疾病。能否根治受多種因素影響,包括病情嚴重程度、治療依從性、個體差異、環境因素和是否有共病情況等。 1. 病情嚴重程度:若病情較輕,早期干預,根治可能性較大。嚴重者則較難根治,但能有效控制癥狀。 2. 治療依從性:患者積極配合治療,按時服藥、定期復查,有助于病情恢復,增加根治機會。 3. 個體差異:不同個體對藥物的反應和心理治療的效果不同,這會影響根治的可能性。 4. 環境因素:良好的家庭和社會支持環境,能減輕患者壓力,利于康復。不良環境則可能導致病情反復。 5. 共病情況:若同時患有其他精神或軀體疾病,會增加治療難度,影響根治效果。 雙相情感障礙的治療是一個長期過程,雖根治有難度,但通過綜合治療,多數患者能有效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質量。患者和家屬要有信心,積極面對。
2025-02-12 13:14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增沛 主治醫師
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五官科
-
精神分裂病因:精神分裂癥的病因尚末完全闡明,目前可以確定的一些影響因素,對疾病并沒有明確的因果關系。目前較公認的觀點是,易感素質和外部不良因素通過內在生物學因素共同作用而導致疾病的發生。精神分裂治療:與很多其他科疾病不同,由于精神分裂癥目前病因未完全闡明,至今還沒有確切的實驗室檢查或者化驗結果支持臨床進行診斷,作為診斷依據。一些量表的評估和實驗室檢查,可作為醫生輔助診斷和確定嚴重程度參考,并可作為鑒別診斷的依據,不能作為確切的診斷依據。診斷的確定仍然要靠病史,結合精神癥狀以及病程進展的規律。意見:①心理治療:幫助解決患者的心理問題和危機干預;②技能訓練:幫助患者恢復社會功能和掌握疾病的管理能力;③家庭干預:建立一個有利于患者疾病治療和康復的家庭環境;④社區服務:為患者提供各種可能的服務,使患者能夠適應在社區中的正常生活,促進患者身心的全面康復。
2015-12-19 20:03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