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姚筱 主任醫師
惠州市第三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腎內科
-
高尿酸血癥是由于尿酸生成過多或排泄減少所致。治療方法包括改善生活方式、藥物治療等。藥物治療需謹慎,身體出現不適時,應首先尋求醫生的意見,避免盲目用藥。
2018-12-21 16:19
1.改善生活方式:控制飲食,減少高嘌呤食物攝入,如動物內臟、海鮮等;增加飲水量,促進尿酸排泄;適度運動,控制體重。
2.藥物治療:常用藥物有別嘌醇、非布司他、苯溴馬隆等。別嘌醇通過抑制尿酸生成發揮作用;非布司他適用于痛風患者高尿酸血癥的長期治療;苯溴馬隆能促進尿酸排泄。
3.堿化尿液:可使用碳酸氫鈉片,使尿液pH值維持在6.2-6.9之間。
4.定期復查:監測血尿酸水平,以便調整治療方案。
5.合并癥治療:若合并高血壓、糖尿病等,應同時治療相關疾病。
高尿酸血癥患者應積極治療,遵循醫囑,改善生活方式,定期復查。
-
-
回答6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增沛 主治醫師
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五官科
-
建議采用中藥配合心理治療可以達到很好的治療效果,中藥可以起到調理情緒,醒腦開竅、疏肝滌痰、調理氣血,調整機體的臟腑功能及平衡陰陽的作用。中藥副作用小、標本兼治。同時配合心理治療能取得滿意的治療效果
2015-12-19 11:44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郭立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1.強迫洗滌:反復多次洗手或洗物件,心中總擺脫不了“感到臟”,明知已洗干凈,卻不能自制而非洗不可。您好,可以進行自我心理暗示。目前認為,一般病情較輕的強迫癥患者可以只使用心理療法,病情較重的強迫癥患者使用解釋性的心理治療和藥物治療相結合的方法,可以獲得比較好的療效。患者也可以考慮使用對神經癥療效較好的森田療法。對少數使用心理治療和藥物治療沒有任何收效、久治不愈的患者,可以考慮使用神經外科手術加以治療,在是否使用神經外科手術治療上,需嚴格掌控病患對象。另外,使用神經外科手術治療有可能對大腦造成一些現在未知的損害。
2015-12-19 11:30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朋友你好!強迫癥的藥物治療可以用一些作用機理是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的抗抑郁藥物,比如氯丙咪嗪等。但用藥的劑量和方法還是很有講究的,一定要遵循專業精神科醫生的醫囑。其實,除了藥物治療外,心理咨詢也是一個很重要的方面,它可以幫助我們調整自己的思維-行為模式,在下次遇到同樣情況時有足夠的能力應對強迫和焦慮情緒。1.挖掘反復洗手數數背后的想法,看是否有擔心臟、懷疑不確定等想法,這些想法引起了你的焦慮,是強迫思維。2.為了緩解這種焦慮情緒,你開始反復洗手、數數,這是強迫行為。對強迫思維,區分想法和事實、知道它的存在、但不跟隨它的指令,如我腦子里有擔心感染病菌這個想法,OK、僅此而已。對強迫行為,要知道情緒自身的生物規律、到達頂峰后會慢慢消失,因此并不需要強迫行為的幫助來緩解焦慮。正念行為療法教會我們看清想法、經歷情緒、最后心甘情愿地放棄強迫行為、并自由地選擇與自己人生大目標在同一方向上的行為。有興趣的話,可以看看走出強迫癥-找回美麗的日子一書,也可以看看《打破強迫怪圈的關鍵——停止強迫行為》這篇文章。希望這些信息可以幫到你!
2015-12-19 08:23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許宗彥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您好、根據你說的是強迫癥的表現,具體什么病癥是需要專家診斷才能確定,短暫出現并無大礙,長時間出現已經是一種病癥表現,我們希望您采用中醫綜合療法來治療,我們主要采用中藥、針灸以及現代心理療法來治療的,希望可以幫助您
2015-12-19 07:54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申蘭闊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反復洗手數數字不可以控制這種癥狀每天沒精神強迫癥作為一種心理疾病,其發生機制非常復雜,具有相似癥狀的患者其心理機制可能千差萬別。在心理治療中,治療師通過和患者建立良好的醫患關系,傾聽患者,幫助其發現并分析內心的矛盾沖突,推動患者解決問題,增加其適應環境的能力,重塑健全人格。臨床上常用的方法包括:精神動力學治療,認知行為治療,支持性心理治療及森田療法等。其中,認知行為治療被認為是治療強迫癥最有效的心理治療方法,主要包括思維阻斷法及暴露反應預防。思維阻斷法是在患者反復出現強迫思維時通過轉移注意力或施加外部控制,比如利用設置鬧鐘鈴聲,來阻斷強迫思維,必要時配合放松訓練緩解焦慮。暴露反應預防是在治療師的指導下,鼓勵患者逐步面對可引起強迫思維的各個情境而不產生強迫行為,比如患者很怕臟必須反復洗手以確保自己不會得病,在暴露反應預防中他就需要在幾次治療中逐步接觸自己的汗水、鞋底、公共廁所的門把手及馬桶坐墊而不洗手,因患者所擔心的事情實際上并不會發生,強迫癥狀伴隨的焦慮將在多次治療后緩解直至消退,從而達到控制強迫癥狀的作用。
2015-12-18 20:34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