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心理壓力致對生活失去信心像抑郁癥怎么辦?
我覺得自己很像你描述的抑郁癥,長期的心理?我覺得自己很像你描述的抑郁癥,長期的心理壓力讓我覺得對生活失去信心,工作生活,覺得沒人理解我。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崔立靜 醫師
中原油田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光明醫院
一級
內科
-
長期心理壓力導致對生活失去信心,可能是抑郁癥的表現。抑郁癥的產生通常與遺傳、神經生化、心理社會因素、神經內分泌、人格特征等有關。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治療、心理治療、物理治療等。 1.遺傳:抑郁癥有一定的遺傳傾向,如果家族中有抑郁癥患者,患病風險可能增加。 2.神經生化:大腦中的神經遞質失衡,如 5-羥色胺、去甲腎上腺素、多巴胺等,可能引發抑郁癥。 3.心理社會因素:長期的負面生活事件、重大挫折、持續的壓力等都可能導致抑郁癥。 4.神經內分泌:下丘腦-垂體-腎上腺軸的功能異常,激素水平失衡,也與抑郁癥的發生有關。 5.人格特征:性格內向、敏感、悲觀、焦慮的人更容易患上抑郁癥。 如果懷疑自己有抑郁癥,應及時尋求專業幫助,通過綜合治療,多數患者能有效緩解癥狀,恢復正常生活。
2025-02-12 22:58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師
淮北口腔醫院
其他
內科
-
建議主動尋求心理援助,通過和心理醫生的傾述來釋放內心的壓力,進而重新找回對生活、工作的信心,獲得更多人的理解,會非常有助于你未來的人生和事業發展的。祝開心快樂每一天!
2015-12-19 12:00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保福 主治醫師
威縣常屯衛生院
一級甲等
婦產科
-
你好,根據你的描述,應是抑郁癥,建議你通過自我調整,盡量保持心情舒暢,一方面多和親人朋友溝通交流,多參加一些戶外集體活動,自我難以調控的建議及時的配合藥物心理治療,三環類抗抑郁藥,選擇性5-羥色胺重攝取抑制劑,單胺氧化酶抑制劑,這些都是常用的抗抑郁要,但是介于這些西藥的副作用比較大,治標不治本,多了解一些中藥療法。如果這種情況沒有緩解,或者說影響到了工作、生活、學習,一定要到正規醫院進行治療,如有什么不懂的可以在線向我咨詢了解,點擊即可,希望可以幫到你。
2015-12-19 10:15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孟慶福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心理分析:在生活中會不可避免的遭遇各種生活事件,承受壓力,但作用也不是完全負面的,如果沒有在壓力的強度下崩潰,那么就增強了抗壓的能力心理指導:如果認為自己比較符合抑郁癥的癥狀,建議與心理醫生溝通,醫生會從專業的角度去理解你幫助你,同時自己要學會減壓,保持平和的心態,運動是一個很好的途徑
2015-12-19 07:49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你好:抑郁情緒是常有的,抑郁癥就不那么容易得了,所以請不要隨便給自己貼標簽,好嗎?那更是個壓力了,對嗎?我們都有壓力,壓力大小取決于自己的欲望的多寡和強弱,而不是外界。想想看?壓力對自己的影響,取決于自己怎么看它怎么應對它,而不在于事情本身。想想看?如果我們把自己放在壓力里轉圈圈,煩它,對抗它,那它只會越來越強;如果我們接受現狀,并能積極地去分析原因,做合理的應對,那壓力也就消失了。至于別人理解與否,其實每個人都在希望別人理解,卻有忽略別人的感受,這是人的本能習慣,但對我們并沒有好處,對嗎?關鍵的是我們自己怎么看自己,怎么做自己咯。如果可以敢于嘗試,并從中總結經驗,再嘗試,再改變,那我們就會經驗越來越多,能力越來越強,那還在乎別人怎么看嗎?自信是在自己做的過程中建立在自己心里的,不在于別人的嘴巴的。改變吧,換個想法,換個作法,也就是換個心情了。心情不同了,眼中的世界就不同了。
2015-12-19 06:11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