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抽動癥治療效果不佳如何應對
治療兒童抽動癥2012年11月發病,癥狀是輕聲清嗓子,2013年1月加重,開始以為是喉部不適,2013年4月5日到重慶兒科醫院就診,醫生診斷為抽動癥,吃銀杏葉分散片和鹽酸硫必利片至今,效果不明顯,反而清嗓子更加嚴重。請問如何治愈。急需幫助!謝謝!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蔣燕清 主任醫師
錦州不孕不育醫院
發育行為科
-
病情分析: 抽動癥是多發于兒童期的運動性或發聲性肌肉痙攣,主要表現為不自主的、刻板的動作,例如頻繁地眨眼、做怪臉、搖頭、聳肩、做出咳嗽聲、清嗓聲等。 指導意見: 治療抽動癥的方法很多,如西醫多采用一些利他林等中樞神經興奮劑。但療效并不顯著,而且還產生了一定的副作用,治病一定要到正規大型的醫院找專業醫生咨詢、并做系統檢查治療。還有什么不懂可以繼續點擊咨詢我。
2018-05-24 16:07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秦仲微 主任醫師
錦州不孕不育醫院
發育行為科
-
抽動癥已經發展成為危害兒童身心健康的發育行為疾病,在各國上報的數據調查中發現,抽動癥的患病人群正在逐漸‘壯大’,但是抽動癥的滿意度卻是極低。抽動癥在治療上的阻礙主要來自于疾病診療不及時,甚至錯診、誤診以及疾病治療技術的缺陷,不足以疾病的治療,因此家長選擇治療醫院較關鍵,因為好的醫院在治療技術、設備及醫師力量上才,治療效果才較好。
2016-06-15 10:57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秦仲微 主任醫師
錦州不孕不育醫院
發育行為科
-
抽動癥已經發展成為危害兒童身心健康的發育行為疾病,在各國上報的數據調查中發現,抽動癥的患病人群正在逐漸‘壯大’,但是抽動癥的滿意度卻是極低。抽動癥在治療上的阻礙主要來自于疾病診療不及時,甚至錯診、誤診以及疾病治療技術的缺陷,不足以疾病的治療,因此家長選擇治療醫院較關鍵,因為好的醫院在治療技術、設備及醫師力量上才,治療效果才較好。
2016-06-15 10:56
-
-
回答8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兒童抽動癥是一種神經精神障礙,治療效果不佳可能與多種因素有關,如診斷準確性、藥物選擇、心理因素、生活習慣、環境影響等。 1.診斷準確性:需再次評估診斷是否準確,是否存在其他潛在疾病被忽視。 2.藥物選擇:可能當前所用藥物不適合孩子的病情,可考慮嘗試氟哌啶醇、可樂定等藥物,但藥物使用應遵醫囑。 3.心理因素:孩子的心理狀態對病情影響較大,如緊張、焦慮等,應給予心理支持和疏導。 4.生活習慣:保證充足睡眠、規律作息、均衡飲食,避免過度疲勞和精神刺激。 5.環境影響:減少孩子接觸電子產品的時間,營造和諧、寬松的家庭和學校環境。 總之,兒童抽動癥的治療需要綜合考慮多方面因素,家長要有耐心,積極配合醫生,幫助孩子逐步改善癥狀。
2025-02-12 17:16
-
-
回答7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強 醫師
濰坊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普內科
-
建議詳細檢查先排除癲癇或者去到專業的精神心理專科醫院治療
2015-12-19 13:44
-
-
回答6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華卿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孩子眼睛眨的厲害怎么辦?眼角下面肌肉跟著動怎么辦?
2015-12-19 13:03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賀濤 主治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給孩子用純中藥的配方,在短時間內可徹底治愈。又不影響孩子智力發育和肝腎功能。
2015-12-19 06:24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希弘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癥狀說話過多屬于“多動癥”北京永壽中醫與醫院兒科石東焰主任呼吁家長關注孩子細微的行為變化,他指出,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通常表現為,上課注意力不集中,常常手腳動個不停,愛捉弄人,做事冒險、沖動有頭無尾;作業難于完成邊做邊玩;常常干擾或打斷別人的說話和活動。如果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不及時治療,通常孩子還會表現出學習障礙、焦慮、抑郁、對立違抗等,影響到正常的學業和生活。而世界衛生組織將ADHD表現為以下三個核心癥狀:注意缺陷、多動、沖動。注意缺陷包括無法集中精力、很難聆聽和完成委派的任務、容易分神。多動常常表現出焦躁、說話過多、在不恰當的時候跑來跑去或者打斷別人。沖動的特征是在社會交往中缺乏控制力、多種場合行為魯莽、強行加入或者打斷別人活動、行為不顧及后果,容易闖禍。原因“多動癥”的遺傳性很強據了解,研究尚未確定ADHD的確切病因,但有證據顯示,生物學因素在其中起到關鍵作用,即腦內兩種神經遞質缺陷:多巴胺和去甲腎上腺素。多巴胺缺乏被認為是ADHD最重要的致病因素?熏秦炯教授認為,家庭的環境,環境的緊張,父母親工作節奏緊張,壓力大。包括像一些學校會對孩子提出一些的不恰當的要求等也是導致多動癥的原因。有證據顯示ADHD具有很強的遺傳基礎,盡管基因次序影響的驗證工作的早期階段正在進行。ADHD兒童常常有一個或多個近親也患有ADHD。ADHD跟兒童發育緊密相關。隨著兒童成長逐漸地減輕,其中70%會完全好,但是有30%會儲蓄到成年。其實美國的DSM-IV也是一個公認的標準。“一般在6歲—7歲之前我們不主張用藥,這一年齡段的兒童有可能病程較短,表現不是很突出。待成熟一兩年以后,注意是否有明顯減輕的狀況。”很多的調查報告顯示6歲—10歲左右的孩子發病率大約在5%左右,更多的還是在小學時期。
2015-12-18 23: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