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多次驚厥如何有效治療?
我家孩子在2周歲半的時候發生了第一次驚厥,當時體溫38.9,表現;兩眼上翻,手緊握,臉和嘴唇發青,身體有輕微抖動,在一年之內共發生了3次同樣癥狀的驚厥。在孩子3周時發生了第4次,表現;雙眼眼睛斜視一方,臉色發青。請問如何治療小兒驚厥呢?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慶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小兒驚厥是常見的急癥,多由感染、遺傳、代謝等因素引起。治療方法包括控制體溫、抗驚厥藥物治療、查明病因、預防復發、家庭護理等。 1.控制體溫:高熱是小兒驚厥常見誘因。當孩子發熱時,及時使用物理降溫,如溫水擦浴;體溫超過 38.5℃,使用退燒藥,如對乙酰氨基酚、布洛芬、賴氨匹林等。 2.抗驚厥藥物治療:根據驚厥發作情況,可選用地西泮、苯巴比妥鈉、水合氯醛等。 3.查明病因:進行全面檢查,如腦電圖、頭顱 CT 或 MRI 等,以明確是否存在腦部病變、癲癇等。 4.預防復發:增強孩子免疫力,預防感染。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保證充足睡眠,均衡飲食。 5.家庭護理:家長要了解驚厥的應急處理方法,如讓孩子側臥,避免窒息。 總之,小兒驚厥需要綜合治療和管理。家長要密切關注孩子的情況,一旦出現驚厥及時送醫,并按照醫生的建議進行治療和護理。
2025-02-12 15:22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林忠 主治醫師
平潭綜合實驗區醫院
二級甲等
小兒科
-
任何顱外感染所致的突發高熱,均可引起小兒驚厥,故高熱驚厥為嬰幼兒時期最常見的驚厥原因.可能主要由于嬰幼兒的大腦發育尚未完善,分析鑒別及抑制能力較差,一個較弱的刺激也能在大腦引起強烈的興奮與擴散,導致神經細胞異常放電,因而發生驚厥.典型的高熱驚厥多見于6個月~3歲小兒,6歲以后罕見高熱驚厥屬于中醫的“急驚風”范疇.中醫認為,小兒高熱驚厥的發生是由于感受外邪,入里化熱,熱極生風所致.中醫治療小兒高熱驚厥采用急則治標,緩則治本的原則.在驚厥發作之時,急予針刺人中,涌泉等穴位,以盡快控制抽搐,然后再行中藥治療. 小兒高熱驚厥發作之時,熱勢較高,四肢抽搐,兩目直視.大約持續3~5分鐘后一般能夠緩解.抽搐緩解后,患兒發熱仍很高,這時如不積極退熱,可能還會再次發生驚厥.在這種情況下,中醫治療應采用清熱解毒,平肝熄風的方法.中藥可選用羚羊角,生石膏,鉤藤,菊花,生地,桑葉,寒水石,黃芩,郁金等.也可以選用牛黃鎮驚丸,救急散,小兒牛黃散等中成藥.還可以用羚羊角粉沖服祝你的孩子早日康復中藥應加用平肝熄風之品,如鉤藤,生牡蠣,僵蠶,地龍,全蝎,蟬蛻等,這樣可使肝風平熄,陰陽平衡,避免驚厥再度發作.
2015-12-18 12:38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熱性驚厥是小兒時期較常見的中樞神經系統功能異常的緊急癥狀,在嬰幼兒更為多見,好發年齡為6個月~5歲,以9個月~20個月為高峰,其發病率約為2%~4%,在歐美為2%~5%.熱性驚厥大多由于各種感染性疾病引起,以上呼吸道感染最為多見,其發作的典型臨床表現是:意識突然喪失,多伴有雙眼球上翻,凝視或斜視,面肌或四肢肌強直,痙攣或不停地抽動.發作時間可由數秒至幾分鐘,有時反復發作,甚至呈持續狀態.而每次驚厥均有腦細胞功能紊亂,引起細胞異常放電,加之驚厥過程中有不同程度的缺氧狀態,因此對中樞神經系統造成一定的損害,嚴重的熱性驚厥可遺留神經系統的后遺癥. 如果孩子多次發生高熱驚厥,應該請中醫治療.下面介紹幾個兒科名老中醫治療小兒高熱驚厥反復發作的驗方,以供參考. (1)防驚湯:由蟬衣,鉤藤,梔子,炒棗仁,杭白芍,青黛,防風,黃連,珍珠母,甘草組成.水煎服,可每日或隔日服藥1次,連服4周.有防止驚厥再發的作用. (2)清宮粉:由廣郁金,生山梔,寒水石,黃芩,黃連,玳瑁,琥珀,朱砂,冰片組成.共研細末,根據不同年齡確定服藥劑量.本方有進一步清除余熱,鎮驚熄風作用. (3)清熱散:由朱砂,琥珀,鉤藤,滑石,薄荷,柿霜,豆蔻,甘草組成.共研細末,根據不同年齡確定服藥劑量.本方有鎮驚熄風作用.
2015-12-18 08:50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1.基本治療 (1)急驚風 治法醒腦開竅,熄風鎮驚.以督脈及足厥陰經穴為主. 主穴水溝印堂合谷太沖 配穴熱盛者,加大椎,十宣;痰多者,加豐隆;驚恐者,加神門;口噤者,加頰車. 操作毫針瀉法.大椎,十宣點刺出血. 方義水溝,印堂能醒腦開竅.合谷,太沖相配,謂開四關,擅長熄風鎮驚. 湯藥治療使用貝母瓜樓散合清膈煎加減:辰砂1克(用手沾辰砂,再點于舌頭上)九節菖蒲4.5克竹茹6克膽南星4.5克天竺黃3克陳皮4.5克木通3克川貝母3克白芥子3克甘草4.5克,水煎服一日一貼..(初起牙關緊閉用通關散:細辛9克皂角9克冰片1克研成細粉用吸管吹入鼻孔中.有噴嚏者愈后良好,無嚏者多兇險)(2)慢驚風 治法健脾益腎,鎮驚熄風.以督脈,任脈及足陽明經穴為主. 主穴水溝印堂氣海足三里太沖 配穴脾腎陽虛者,加神闕,關元,腎俞;肝腎陰虛者,加太溪,肝俞. 操作水溝,印堂,太沖用毫針瀉法,氣海,足三里用補法.配穴用補法;脾腎陽虛者,可施以溫和灸或隔鹽灸或隔附子餅灸.小兒不合作者也可不留針. 方義水溝,印堂可醒腦開竅.氣海能益氣培元.足三里補脾健胃.太沖平肝熄風. 湯藥治療初期使用異攻散加減:白術6克陳皮4.5克炙甘草4.5克茯苓9克黨參7.5克,有嘔吐加廣藿香4.5克煨姜3克;若病情拖延數日,見大便青色加木香2克(后下)肉桂1克(焗服)水煎服,一日一貼. ☆注若見小兒手足冰冷,脈搏微弱.唇攝痿白.這是將要虛脫的急癥,不可輕視.需要急用附子理中湯:紅參5克(另燉)白術6克干姜4.5克附子5克甘草6克水煎服. 2.其他治療 耳針法選交感,神門,皮質下,心,肝,脾.急驚風毫針刺用強刺激,慢驚風毫針刺用中等刺激,或用撳針埋藏或用王不留行籽貼壓.
2015-12-18 04:36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增沛 主治醫師
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五官科
-
任何顱外感染所致的突發高熱,均可引起小兒驚厥,故高熱驚厥為嬰幼兒時期最常見的驚厥原因.可能主要由于嬰幼兒的大腦發育尚未完善,分析鑒別及抑制能力較差,一個較弱的刺激也能在大腦引起強烈的興奮與擴散,導致神經細胞異常放電,因而發生驚厥.典型的高熱驚厥多見于6個月~3歲小兒,6歲以后罕見。熱驚厥屬于中醫的“急驚風”范疇.中醫認為,小兒高熱驚厥的發生是由于感受外邪,入里化熱,熱極生風所致.中醫治療小兒高熱驚厥采用急則治標,緩則治本的原則.在驚厥發作之時,急予針刺人中,涌泉等穴位,以盡快控制抽搐,然后再行中藥治療.
2015-12-18 04:25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