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郭立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寶寶 23 天出現斜頸且長約 6 厘米,可能是先天性肌性斜頸、頸椎發育異常、眼性斜頸、骨性斜頸、神經性斜頸等原因導致。需要及時就醫,明確診斷,采取相應治療措施。 1.先天性肌性斜頸:多因一側胸鎖乳突肌攣縮引起。可通過按摩、熱敷等物理治療改善。 2.頸椎發育異常:如頸椎側彎等。可能需要佩戴矯正支具。 3.眼性斜頸:因眼部疾病導致。需治療眼部問題,如斜視矯正。 4.骨性斜頸:頸椎骨骼異常所致。嚴重時可能需手術矯正。 5.神經性斜頸:神經損傷引起。要針對神經問題進行治療,可能使用營養神經的藥物,如甲鈷胺、維生素 B1、腺苷鈷胺等。 總之,寶寶斜頸需要引起重視,盡快到正規醫院就診,醫生會根據具體情況制定個性化的治療方案。
2025-02-12 22:34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孔書雪 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因一側胸鎖乳突肌攣縮所致的頸部歪斜,頭向患側傾斜,而顏面轉向健側為主要表現的疾病。手法牽引的具體方法為:由母親將患兒平臥于膝上,使患兒頸部后伸,母親用左手輕輕按住患兒胸廓,右手握住頭頸部,將患兒臉部盡量旋向患側,枕部旋向健側肩峰,操作過程中手法應輕柔,使攣縮的胸鎖乳突肌得到較大的牽伸。患兒臥床時,取仰臥位,用小砂袋固定頭部于臉面部向患側,枕部向健側位。
2015-12-18 05:44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