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許楷斯 副主任醫師
廣東省中醫院
三級甲等
兒科
-
最好如何排除一下勞累或者孩子缺鈣導致的可能,一定要為孩子及時的調整飲食結構,補充鈣質,多曬太陽。如果在休息及其補充鈣之后效果不明顯,最好進行肌電圖等相關的檢查,排除一下是否由于肌無力導致的。也可以考慮握筆姿勢不對引起的,只要手指發育正常,調節好握筆姿勢,癥狀逐漸消失的,握筆不要過度用力。
2019-01-08 11:04
-
-
回答6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慶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晚上長時間玩電腦,容易引起視覺,大腦以及身體的過度疲勞,造成頭腦不清晰昏昏沉沉,建議長時間玩電腦一定要中間休息一會,站立伸伸懶腰,或洗洗臉
2015-12-17 14:50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孔書雪 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適當吃點鈣吧,家里吃神豆鎧爾欣,是從新西蘭乳源中提取的乳鈣,每500mg含250mg乳鈣的,鈣鐵鋅同補,吸收也好,補的也均衡.也可以去醫院檢查一下看孩子是否缺鈣引起的.
2015-12-17 11:27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建國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可能是因為小孩的心理原因造成的.不用去醫院查,慢慢干培養就好了.要培養小孩子的學習興趣,要讓孩不想學習而學習,面不是為了學習而學習.
2015-12-17 06:27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軒存旺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患者年齡:7歲患者性別:男全部癥狀:小孩上一年級寫一段時間字后感覺手無力,無法寫字過20多分鐘后正常.特發性震顫是一種常染色體顯形遺傳病,為最常見的錐體外系疾病,也是最常見的震顫病癥,約60%病人有家族史.本病在30歲以前少見,其發病率,患病率都隨年齡而增加,患病后,癥狀也隨年齡增長而逐漸加重.特發性震顫是單一癥狀性疾病,姿勢性震顫是本病的唯一臨床表現.所謂姿勢性震顫,是指肢體維持一定姿勢時引發的震顫,在肢體完全放松時震顫自然消失.本病的震顫常見于手,多數病人發病后即為雙手震顫,也有單手震顫,手部震顫,影響精細動作,書寫和餐飲.其次為頭部震顫,表現為細小的點頭或搖頭動作,有的病人僅僅表現為頭搖,而無手部震顫.極少的病人出現下肢震顫.本病的震顫,在注意力集中,精神緊張,疲勞,饑餓時加重,多數病例在飲酒后暫時消失,次日加重,這也是特發性震顫的特征.部分病人由于長期精神緊張,導致交感神經興奮性增加,可伴有心慌的癥狀.本病起病后緩慢進展,癥狀逐年加重,嚴重時可對病人的日常生活,工作,社會交往,書寫等帶來諸多不便.但對身體健康無危害,屬于病理性良性震顫,一般不出現神經系統其他陽性體征,如靜止性震顫,肌強直,運動減少等,個別合并帕金森氏病例外.人體的小腦的功能主要是協調運動功能.小腦的皮層負責運動的平衡,小腦內部的神經核尤其是齒狀核負責人體動作精細調節.小腦的彌散性損害導致平衡障礙和精細調節障礙,出現共濟失調和運動性震顫.現代醫學研究發現,將致顫劑注入到預先毀損小腦齒狀核的動物腦中可誘發本病,據此推測其機理是致病基因破壞了齒狀核神經細胞,導致小腦對人體精細動作調節功能障礙的結果.而特發性震顫除了姿勢性震顫外,平衡功能不受影響,也提示只是小腦內部的神經核發生了病變.由于致病基因的破壞只針對齒狀核,所以特發性震顫是一種局限性疾病.根據以上認識,目前西醫仍然只能采用對癥治療措施,用心得安阻滯?受體降低交感神經的興奮性;用各種鎮靜劑抑制中樞神經系統的興奮性.藥物對癥治療,可以暫時減輕癥狀,但不能阻止本病持續進展,且有較多的副作用.因此,西醫對特發性震顫缺乏治本之策.特發性震顫屬于一種遺傳性疾病,由致病基因所致,并有一定的發生發展的外部因素.在沒有出現臨床癥狀之前,致病基因處于休眠狀態.一旦被激活,就會對小腦齒狀核的神經細胞產生破壞作用,而表現出姿勢性震顫的特征性臨床表現.該病主要發生于中老年人,癥狀也隨年齡增長而加劇,顯然與人體衰老密切相關.根據中醫理論,中老年人五臟皆虧,尤以肝腎虧損為甚,從其表現來看,也是肝腎陰精虧損所致的虛風內動.治療應該滋腎水養肝木,使陰精虧損在最大程度上得以糾正,震顫也自然會得以從根本上緩解.實際上,中藥滋腎養肝就是保護和修復受損的神經細胞,避免其繼續破壞,促進其功能的恢復,進而達到改善或消除震顫的目的.這正是中醫藥治療特發性震顫的機理之所在.特發性震顫雖然沒有帕金森氏病病情復雜,但都是神經細胞的破壞,治療難度不相上下,也需要一個較長的治療過程,才能阻止和逆轉病理過程.短期治療雖然也會產生一定效果,但沒有一年以上的連續治療,難以取得最大效果.特發性震顫治療的結果不一定是癥狀完全消失,如果能達到這樣的結果,當然是最理想的.不過,治療后對病人的影響降低到最小,癥狀顯著減輕,長期穩定也算比較理想的結果.可以說,震顫病癥的治療都需要患者的積極配合和堅持不懈,凡是治療取得較好的穩定療效都是長期堅持的結果.
2015-12-17 03:16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史東岳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病理性手抖,醫學上稱“震顫”;是指手不隨意的顫動,常為永久性的.主要分為靜止性手抖和運動性手抖兩種類型.其中靜止性手抖是肌肉在完全放松的情況下,即安靜的狀態下出現的手抖.這種手抖在睡覺時就可消失,手抖速度為4—6次/秒,比較有規律,典型的疾病如帕金森綜合征.運動性手抖是只在運動時出現手抖,運動接近目標時抖動加重.如醫生給病人做指鼻試驗時,要病人伸直前臂;再用食指指自己的鼻尖;食指尖越接近鼻尖,手的抖動就越明顯.運動性手抖無規律,抖動幅度大,受情緒影響而增強,常見于腦神經和上肢神經的病變.
2015-12-17 01:52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