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腎衰竭等多種病癥的綜合診斷與治療
診斷:慢性腎衰竭(氮質血癥期)、高血壓病3級(極高危險期)、高血壓腎病、心律失常(偶發房性期前收縮)、雙腎囊腫,因間斷頭暈、頭痛16年,夜尿增多6年,發現腎功能異常半個月入院。查體:血壓170/90mmHg,慢性病容。腹部彩超:左腎109×54mm,右腎97×47mm,雙腎實質回聲增強,其內結構不清。CDFI:雙腎內血流減少。左腎內可見一個無回聲光團,大小為18×16mm。提示:雙腎實質彌漫性改變,左腎囊腫。腎圖:右腎功能重度受損、吸收排泄障礙,左腎功能大致正常、吸收排泄正常。腎功能CRE117.60μmol/L、BUN7.38mmol/L;腎臟CT示:1、雙腎體積縮小、皮質變薄。2、雙腎囊腫。尿常規:尿蛋白3+;24小時尿蛋白定量1.4925克;尿素氮:7.38mmol/L(參考值為3.2-7.1),肌酐:117.60umol/L(參考值42-104),尿酸:415umol/L(參考值210-430),視黃醇結合蛋白:146mg/L(參考值25-70)心電圖:竇性心律,不正常心電圖,偶發房性期前收縮;心臟彩超:左室舒張功能減退,主動脈瓣輕度返流。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郭立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患者患有慢性腎衰竭(氮質血癥期)、高血壓病 3 級、高血壓腎病、心律失常、雙腎囊腫等病癥,表現為間斷頭暈頭痛、夜尿增多等癥狀,檢查結果顯示多方面異常。 1. 慢性腎衰竭:腎臟功能逐漸減退,不能有效清除體內代謝廢物和多余水分。原因包括長期高血壓、腎囊腫等。治療包括控制血壓、飲食調整、避免腎毒性藥物等。 2. 高血壓病 3 級:血壓過高,增加心腦血管疾病風險。可能由遺傳、不良生活方式等引起。治療常選用硝苯地平、卡托普利、纈沙坦等降壓藥。 3. 高血壓腎病:高血壓損傷腎臟導致。控制血壓是關鍵,同時注意保護腎臟功能。 4. 心律失常(偶發房性期前收縮):心臟電活動異常。可能與心臟本身病變、電解質紊亂等有關。一般無需特殊治療,嚴重時可用美托洛爾等藥物。 5. 雙腎囊腫:腎臟出現囊性腫物。較小且無癥狀時定期復查,較大或有癥狀時可能需手術治療。 患者病情復雜,需要綜合治療和長期管理,定期復查,遵循醫囑,改善生活方式,以延緩病情進展,提高生活質量。
2025-01-15 14:47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申蘭闊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就你提交的病例實質性為高血壓或者雙腎囊腫導致的腎臟功能性損傷,肌酐的增高,建議在控制血壓的同時活血改善腎臟循環保護腎臟功能。
2015-12-16 08:33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