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申蘭闊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運動神經元疾病和周圍神經病是不同的。它們在病因、癥狀、診斷方法、治療手段和預后等方面存在差異。 1.病因:運動神經元疾病的病因尚不明確,可能與遺傳、環境等因素有關。周圍神經病的病因較多,如感染、中毒、代謝障礙、免疫異常等。 2.癥狀:運動神經元疾病主要表現為肌肉無力、萎縮、肌束震顫等。周圍神經病常出現感覺異常、疼痛、運動障礙等。 3.診斷:運動神經元疾病需通過神經電生理檢查、影像學檢查、肌肉活檢等。周圍神經病的診斷依靠病史、體格檢查、神經傳導速度測定等。 4.治療:運動神經元疾病目前尚無特效療法,主要是支持治療和對癥處理。周圍神經病的治療針對病因,如抗感染、解毒、改善代謝等,同時給予營養神經的藥物,如甲鈷胺、維生素 B1、腺苷鈷胺等。 5.預后:運動神經元疾病預后較差,病情多呈進行性加重。周圍神經病的預后取決于病因和治療時機,部分患者可恢復較好。 總之,運動神經元疾病和周圍神經病是兩種不同的疾病,需要通過專業的檢查和診斷來明確,以便采取合適的治療措施。
2025-01-15 04:19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你好,運動神經元和周圍神經病為兩種不同的病種.運動神經元病是一組原因未明的選擇性侵害脊髓前角細胞,橋延腦顱神經運動核,皮質錐體細胞和錐體束為主的一組慢性進行性變性疾病.臨床以上或(和)下運動神經元損害引起的癱瘓為主要表現,其中以上,下運動神經元合并受損者為最常見.運動神經元病包括肌萎縮側索硬化,進行性脊肌萎縮癥,原發性側索硬化和進行性延髓麻痹.周圍神經病是一組除嗅,視神經以外的腦神經和脊神經,自主神經及其神經節.周圍神經疾病是指原發于周圍神經系統結構或者功能損害的疾病.病因復雜,可能與營養代謝,藥物及中毒,血管炎,腫瘤,遺傳,外傷或機械壓迫等原因相關.它們選擇性地損傷周圍神經的不同部位,導致相應的臨床表現.疾病病因,受累范圍及病程不同,周圍神經疾病的分類標準尚未統一,單一分類方法很難涵蓋所有病種.首先可先分為遺傳性和后天獲得性,后者按病因又分為營養缺乏和代謝性,中毒性,感染性,免疫相關性炎癥,缺血性,機械外傷性等;根據其損害的病理改變,可將其分為主質性神經病和間質性神經病;按照臨床病程,可分為急性,亞急性,慢性,復發性和進行性神經病等;按照累及的神經分布形成分為單神經病,多發性單神經病,多發性神經病等;按照癥狀分為感覺性,運動性,混合性,自主神經性等種類;按照病變的解剖部位分為神經根病,神經叢病和神經干病.
2015-12-15 23:47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運動神經元病? 運動神經元病(motor neuron disease,MND)是一組病因未明的選擇性侵犯上下兩級運動神經元的慢性進行性變性疾病。病變范圍包括脊髓前角細胞、腦干后組運動神經元、皮質錐體細胞及錐體。臨床特點為下運動神經元損害引起的肌萎縮、肌無力和上運動神經元(錐體束)損害的體征并存臨床上分為肌萎縮側索硬化癥、進行性脊肌萎縮癥、進行性延髓麻痹及原發性側索硬化。感覺系統和括約肌功能一般不受影響。最常見的MND類型肌萎縮性側索硬化(amyotrophic lateralsclerosis,ALS)呈全球性分布,年發病率約2/10萬,人群患病率(4~6)/10萬同90%以上為散發病例。成人MND通常在30~60歲起病,男性多見。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