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不想交流常想不開心事還做噩夢是抑郁嗎?
我最近感覺我自己十分不想與外界交流,我只想自己一個人呆著,但是呆著的時候,我又會經常想那些不開心的事情,整天會做噩夢,不是我是不是患上了抑郁癥,我真的想知道,我不想再被它困擾了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軒存旺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出現不想與外界交流、獨處時想不開心的事、常做噩夢等情況,不一定就是患上了抑郁癥。可能是心理壓力大、睡眠質量差、近期遭遇挫折、性格內向、激素水平變化等原因導致。 1. 心理壓力大:生活中的工作壓力、學業負擔等,使人精神緊張,情緒低落。 2. 睡眠質量差:睡眠環境不佳、作息不規律等,影響睡眠,導致大腦得不到充分休息,易出現負面情緒和噩夢。 3. 近期遭遇挫折:如失業、失戀等重大事件,可能使人陷入消極狀態。 4. 性格內向:本身性格較內向,不善于表達和釋放情緒,容易積累負面情緒。 5. 激素水平變化:如女性生理期、更年期等,激素波動可能影響情緒。 如果這些癥狀持續時間較長且嚴重影響生活,建議及時到正規醫院的精神心理科就診,進行專業的評估和診斷,以便采取合適的治療措施。
2025-01-15 21:17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起濤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1、健忘:老年抑郁癥關注老年人健康患者雖然也可能出現與老年癡呆癥相似的健忘問題,但它們最大的分別在于癡呆癥患者是真的忘記一切,而抑郁癥患者只是堅信自己已忘記。舉個例子,如果問老人癡呆癥患者他吃的是什么早餐,他一定說錯,或根本答非所問。但如果問老年抑郁癥患者,他會對醫生說“不知道”或“我記不起來了”,如果醫生強調他一定記得,最終他說出來的答案會是完全正確的。 2、無力感:抑郁癥是指一種不尋常、持續的嚴重抑郁情緒,這種極度悲傷的感覺同時會產生一連串生理上的不適,包括失眠、沒有胃口、體重減輕、長期感到疲倦及失去體驗快樂的能力。患者感受不到生活的樂趣,并經常有頭疼、背痛及腹痛的癥狀,專注力也大幅度下降。老年人患上抑郁癥的幾率較高,是因為老人在退休后會寂寞及產生無力感(覺得自己沒有用了),加上收入驟減(或完全沒收入)、體力漸漸不支、健康出現問題及老友一個個去世。 3、自責感:在抑郁情緒支配下,病人往往自我貶低、自我譴責。他們認為自己什么都沒做好,誰都對不起。他們會把一丁點兒大的小事,夸大成不可饒恕的錯誤,內心不斷責備自己,甚至有的人認為只有一死方足以謝天下。 4、自卑感:認為別人看不起他、討厭他、鄙視他,偶爾也表現注意區別疑心重重。但這種疑心與精神分裂癥病人的疑心不同,它是原發于情緒障礙的,是由于情緒低落而產生。 5、情緒不穩易激動:有的病人可表現焦慮煩躁、激動不安,因而會長吁短嘆或頓足捶胸。有的病人很容易受外界刺激而常常發脾氣。 6、思維活動受到抑郁:時常感到腦子遲鈍,自己覺得“變笨了”,甚至連很簡單的問題都難以解決,因而學習、工作效率明顯降低。由此,病人往往認為自己不中用了,更增加了自卑和自責。 7、精神方面:性格孤僻,意志消沉,沉默寡言,動作遲緩,不愿活動,步履變小。 8、思維方面:思維內容貧乏、遲緩;憂郁悲觀,焦慮不安;緊張、絕望,覺得活著沒意思,因厭世而產生自殺的念頭。 9、情緒方面:終日愁眉苦臉,情緒低落,悲痛、哀傷、有空虛感,覺得做什么都沒興趣,坐臥不安;人際關系冷淡,失去原來的愛好,腦力和體力下降,能力減低。 10軀體癥狀:周身乏力老年抑郁癥,沒精打采,耳鳴目眩,肢麻失眠,食欲減退,消化不良;便秘、陽痿、性欲減退;胸悶、喉緊、胃痛,自疑患有多種疾病,常呻吟嘆氣或大喊大叫等(注:以上癥狀,不一定都完全具備,就是只出現上述某些跡象時,在能排除了其他癥病時,就要考慮患本病的可能)。 老年抑郁癥,是老年人的多發病,據有關資料介紹:“每十位男性就有一位罹患抑郁癥,每五位女性就有一位患此病。”但早期常被誤診為神經衰弱等病。故在發病開始,周圍人就應抓住其蛛絲馬跡的癥狀,盡早診治,爭取治愈。其他癥狀 據統計,在55歲以上老年中罹患抑郁癥的比例可高達10%-15%,其中有的病人癥狀十分嚴重,甚至走向輕生,因而老年抑郁癥患者的死亡率竟可高至30%。 與年輕抑郁癥患者一樣,老年抑郁癥患者發病時即出現原因不明且持續二周以上的情緒低落和沮喪,自感心情一落千丈,直至墜入谷底。其中最典型的癥狀是是萬念俱灰,并對生活、工作和以前的業余愛好均不感興趣。漸漸地,老年抑郁癥患者還可能出現比年輕患者更多也更嚴重的軀體癥狀,其中包括: 1.嚴重失眠。老人健康生活原本睡眠良好的老人會突然變得難以入眠,可雖入睡但醒得過早,或入睡了卻又自感未入睡(即所謂的“睡眠感喪失”),此時服用抗神經衰弱癥的藥物往往毫無效果。 2.便秘。原本排便正常的老人會變得難以排便,嚴重可閉結一周,同時還會伴以種種消化障礙,如食欲大減甚至完全不思飲食,有的還出現腹脹、口臭等癥狀。 3.心血管異常。老年抑郁癥患者常出現血壓升高、心率加快或某些冠心病癥狀。 4.無名疼痛。部分老年抑郁癥患者在出現失眠、便秘、心悸等軀體癥狀的同時,還會出現諸如頭痛、心痛、腰背痛、關節痛等以疼痛為主的癥狀,而且患者也說不準。患者服止痛藥無濟于事,但服用抗抑郁藥疼痛又會緩解、消失。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精神癥狀和軀體癥狀可周期性發作,時重時輕,即便在同一天中,輕重也可不同,一般來說,上午較重,而晚上較輕。隨病情的發展,特別是精神障礙也會越來越明顯,具體表現為:強烈的孤獨感和沮喪感,記憶力、判斷力、決斷力和學習能力大大下降,愛哭泣,不愿見人(即便是至愛親朋),還可能有越來越強烈的自殺企圖甚至開始實施輕生計劃,最后極可能釀成災難性后果。 老年抑郁癥患者大多性格內向,發病前就不愛交際,在發病后得不到家人、同事、朋友的理解或遭到誤解,也可能難以擺脫抑郁陰影,不利康復。反過來說,和睦、溫暖的家庭和“交際圈”本身就是一貼良藥,有助于患者度過灰色的抑郁期。 鑒于老年婦女罹患抑郁癥的比例可達25%,比老年男性高出許多,專家們重申,老年婦女防治抑郁癥更為重要。而女性之所以易患抑郁癥,原因是其一生中影響激素分泌的“非常時期”較男性多得多,如哺乳期、懷孕期、絕經期等等。而絕經期婦女一旦患有更年期綜合征,則絕大多數會出現程度不等的抑郁癥狀。要是當時未經科學、徹底治療。往往又會拖成慢性抑郁癥并在老年期反復發作,大大影響晚年生活質量。 1.[1]本病常因受精神刺激或軀體原發病疼痛誘發,故對病人要多給安慰、勸解、疏導和鼓勵,幫助其解除精神壓力負擔;生活上熱情照顧,積極治療其原有病癥。 2.老年抑郁癥常會厭世輕生,要多加監護,嚴防其自殺。 3.鼓勵病人多參加文體活動,多聽音樂等;減少臥床時間,多交朋友,常談心互助。 4.盡力保持家庭和諧氣氛,家庭成員間要多關心、支持,諒解病人。 5.盡早陪同病人到醫院檢查、診斷、治療。
2015-12-16 02:42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慶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您好,治療老年人抑郁癥首先不建議您采用西藥進行治療,長期服用西藥會對老人的身體造成副作用的危害。另外,在生活中可以讓老人通過下面的食療方式來進行改善。 做法是瘦豬肉、山藥,各切小塊備用,燒鍋做水,水開后放入肉塊、山藥塊,撇去血沫,可加一些鹽、味精調味,每天一次。 百合,枸杞子,蜂蜜適量。將百合、枸杞子加蜂蜜拌勻,同蒸至百合爛熟。每晚臨睡前食用50克。補腎養血,清熱除煩,寧心安神。 蓮子、百合粳米、同煮粥,每日早晚各服1次。適用于絕經前后伴有心悸不寐、怔忡健忘、肢體乏力、皮膚粗糙者。 小麥,紅棗,甘草,水煎。每日早晚各服1次。適用于絕經前后伴有潮熱出汗、煩躁心悸、憂郁易怒、面色無華者。
2015-12-16 00:38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
Q: 抑郁癥能徹底治愈嗎? -
Q: 抑郁癥的病因是什么? -
Q: 甲流患者情緒抑郁傾向更嚴重需警惕哪些方面? -
Q: 心情不好會影響身體健康嗎? -
Q: 心情不好會影響糖耐結果嗎? -
Q: 抑郁癥應如何應對? -
Q: 如何應對精神抑郁癥 -
Q: 心情不好是否會影響糖耐結果? -
Q: 怎樣準確判斷是否患有憂郁癥? -
Q: 情緒波動等不良情緒會導致抑郁癥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