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個月女嬰手足口病治療后仍低燒原因?
病情描述發病時間、主要癥狀、癥狀變化等):患者女:10個月,此前身體狀況良好,此次病情:1、當地醫生診斷為手足口病初發期,2、經過三天治療紅點基本消失,食欲正常。3、體溫較正常體溫略高。最高達38度7。曾經治療情況和效果:在社區打了點滴,體溫三天來持續低燒。想得到怎樣的幫助:體溫沒有恢復正常,什么原因?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海龍 醫師
邢臺市威縣第二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10 個月女嬰手足口病治療后仍低燒,可能是病毒未完全清除、合并細菌感染、藥物熱、脫水、自身免疫反應等原因所致。 1. 病毒未完全清除:手足口病由多種腸道病毒引起,有時治療后病毒仍有殘留,繼續刺激機體導致低燒。 2. 合并細菌感染:在手足口病患病期間,孩子抵抗力下降,可能合并細菌感染,引起持續低燒。 3. 藥物熱:某些治療手足口病的藥物可能引起藥物熱,表現為低燒。 4. 脫水:患病期間孩子食欲不佳、出汗多等,若水分補充不足,可能導致脫水,進而引起低燒。 5. 自身免疫反應:孩子的免疫系統在對抗病毒過程中,可能出現過度的免疫反應,產生低熱。 總之,對于手足口病治療后仍低燒的情況,家長需密切觀察孩子的癥狀,注意補充水分和營養,若低燒持續不緩解或出現其他異常,應及時帶孩子到正規醫院復診,明確原因,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
2025-01-15 15:46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