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有自閉癥表現,該如何治療?
近段時間幼兒園老師常和我反應,我的小孩不合群,愛打架,問他問題也回答不出來,都是支支吾吾的,由于平時工作忙,我也沒有多少時間和孩子待在一起,都是家婆帶的,老師反應之后,我也慢慢的發現了孩子是有些不一樣了,我上網查了一下這些癥狀,都說是自閉癥的表現,請問自閉癥怎么治療?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許宗彥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自閉癥的治療是一個綜合性的過程,包括教育干預、行為治療、藥物治療、家庭支持和社交訓練等。需要根據孩子的具體情況制定個性化的治療方案。 1.教育干預:通過專業的特殊教育課程,提高孩子的認知、語言和社交能力。 2.行為治療:幫助孩子改善不良行為,建立良好的行為習慣。 3.藥物治療:如利培酮、阿立哌唑等,可改善孩子的沖動、攻擊行為等癥狀,但需遵醫囑使用。 4.家庭支持:家長要給予孩子足夠的關愛和耐心,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 5.社交訓練:安排孩子參加社交活動,提高其社交技能和適應能力。 自閉癥的治療需要長期堅持,家長要有信心和耐心,積極配合醫生和治療師的工作,幫助孩子逐漸改善癥狀,提高生活質量。
2025-01-14 01:05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孟慶福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對兒童孤獨癥要采用綜合性的治療方法.治療上最重要的是教育和行為治療,目的是促進對患兒正常行為的教育,特別是社會性行為的矯正,糾正異常行為,如刻板支作等,消除睡眠障礙,發脾氣,多動等繼發性癥狀等.患兒的家庭成員也要注意克服焦慮,自責,急躁情緒,方能對患兒的治療產生良好的效果.父母要改變養育方式,多接近,多關心患兒,給小孩以溫暖.此病預后大多不良,往往殘留行為障礙,以致適應困難,不能獨立生活.少數病人年長后能適應社會生活.智能好的患兒比智能差的患兒預后好.對兒童孤獨癥采取藥物治療可使某些癥狀減輕,有利于行為及心理治療的進行,但目前還達不到根治的效果.藥物本身還不能提高孩子的學習認識能力,也不能建立正常的行為,但有效的藥物可使兒童對環境和管理更為適應.通過藥物,特殊訓練和行為矯治等綜合措施,患兒的癥狀能夠得到較理想的改善.
2015-12-13 22:29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黃飛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婦產科
-
目前對自閉癥沒有特效的藥物,只能對癥治療,用于改善行為,以利于教育訓練,促進康復.常用抗精神病藥物,如奮乃靜,氟哌啶醇,維思通等.阿片受體拮抗劑,納屈酮,還有分泌素,促腎上腺皮質激素釋放激素等.其次可進行神經營養與支持治療,如大劑量VitB6,葉酸,鎂制劑,改善腦血液循環藥物,促進神經代謝生長藥物等.小孩可以送到特殊教育學校,那里的特教老師會針對兒童的病情輕重,進行集中培訓,以訓練生活自理,基本的環境適應能力.自閉癥早期發現是康復的第一關鍵,小孩已經四歲,應該說是發現的晚了一些.建議在上述藥物及支持治療的前提下,送進特校進行訓練.
2015-12-13 19:04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賀濤 主治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早期或在確診為孤獨癥之前已有較好的語言或言語功能者預后較好。盡管疾病本身使他們發展語言的潛能受到限制,但他畢竟是具有這種潛能或基礎,使用藥物效果比較好。
2015-12-13 14:25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建國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一般說來,孤獨癥患兒的預后好壞與發現疾病苗頭早晚,疾病嚴重程度,早期言語發育情況,認知功能,是否伴有其它疾病,是否用藥,是否訓練等多種因素有關. 心理學研究發現,孤獨癥的實質的損害是認知障礙,表現在早期的分享性注意和扮演行為上.分享性注意是指與他人共同分享對某種事物的興趣,當孤獨癥面對一種物品時不是與他人分享興趣,而是要得到它,這種障礙是孤獨癥的早期癥狀之一.就象在前面第一部分中講到的那樣,不會進行扮演性游戲也是孤獨癥的早期表現之一.如果能發現早期癥狀,進行早期診斷,早期治療無疑會對預后產生積極而有效的影響. 孤獨癥患兒沒有獨立交往的能力,不會根據環境要求改變自己的行為方式來適應環境,這種障礙隨著年齡增大顯得更為突出.伴有嚴重智力低下者,無任何言語功能,無法克制和難以治療的尖叫,自傷等行為持續存在,直接威脅著生存,給教育和干預帶來障礙,作為家長,是很容易辨認出孩子的這些異常的. 一部分患兒到青春期以后癥狀可有改善,古怪刻板的行為減少,社會交往和適應社會的能力或多或少地提高.但仍表現為與人交往困難,獨來獨往,回避他人;在不涉及社交能力時,也能干好某些簡單,機械的事情. 早期或在確診為孤獨癥之前已有較好的語言或言語功能者預后較好.盡管疾病本身使他們發展語言的潛能受到限制,但他畢竟是具有這種潛能或基礎,使用藥物效果比較好. 觀察到高功能水平孤獨癥預后較低功能水平為好,報道16名6歲以下,IQ大于65的孤獨癥患兒,有半數可完成大學學業,能獨立生活.即使是高功能水平孤獨癥兒童,其業余活動面或活動內容也是有限制的,不會做建設性的決策或提建設性意見. 伴有其它疾病者如嚴重先天性心臟病,癲癇,肝腎損害,結節性硬化等預后較差,伴有聽力受損,特殊生活技能問題者預后較差. 自閉癥幼兒生活能力訓練一定要詳細分析的情況,提出最適合他的訓練模式.如簡單的進食訓練,不同自閉癥幼兒就要采用不同的訓練方法,才能取得最優化的訓練效果.如自閉癥孩子XX,交往嚴重困難,無語言,幾乎不吃學校的午餐,甚至對學校的餐具也懷有害怕心理,他的體能發育特別好,力氣大,耐力好,教師要想運用強制方法讓他進食,幾乎是不可能的,所以對XX的進食訓練不能采取強制訓練方法,在他認為不被傷害,安全的情況下,用脫敏,強化,替代等方法綜合運用進行訓練.而另一自閉癥幼兒YY也是嚴重的自閉癥癥狀,挑食情況嚴重,米飯他從出生到現在從沒嘗試過,但他的脾氣比較好,對事物的反應不強烈,所以對YY的訓練就從替代訓練開始,也可適當運用強制,再配合時間延遲法,效果很好.
2015-12-13 14:03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