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對媽媽有暴力沖動且敵對,是心理障礙嗎?
孩子對媽媽有暴力的沖動,因為過去媽媽對他管的太嚴厲,3個月前和媽媽產生矛盾,然后就特別沖動,一直不見媽媽,提到媽媽就特別激動,親人朋友勸說也不聽,媽媽用短信給他道歉,他也不接受,他是否患上了心理障礙無該怎么去除他對媽媽敵對情緒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強 醫師
濰坊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普內科
-
孩子對媽媽表現出強烈的敵對和暴力沖動,可能是心理障礙,也可能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比如長期壓抑的情緒、錯誤的溝通方式、青春期的叛逆心理、性格特質以及家庭環境的影響等。 1. 長期壓抑的情緒:孩子過去被媽媽嚴厲管教,內心的不滿和委屈長期積累,最終爆發。 2. 錯誤的溝通方式:媽媽可能沒有采用恰當的方式與孩子交流,導致矛盾激化。 3. 青春期的叛逆心理:處于青春期的孩子,自我意識增強,容易產生逆反情緒。 4. 性格特質:孩子本身性格較為急躁、敏感,在面對壓力時更容易失控。 5. 家庭環境影響:家庭成員之間的關系不和諧,缺乏溫暖和理解。 孩子出現這樣的情況,家長需要引起重視,首先要給孩子足夠的時間和空間冷靜,然后嘗試以平和、尊重的方式與孩子溝通,必要時可以尋求專業心理咨詢師的幫助。同時,家長也要反思自身的教育方式,為改善親子關系做出努力。
2025-01-10 04:32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魁廣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本型在精神分裂癥中也較為多見。起病多在18-25歲的青春期。起病緩急,常與始發年齡相關,始發年齡越早,起病就越緩慢,病情發展呈陣發性加劇;始發年齡越晚,起病就越急驟,病程在短期內就能達到高潮。其臨床表現主要是思維、情感和行為障礙。思維障礙表現為言語雜亂、內容離奇,難以為人理解;情感障礙表現為情緒波動大、喜樂無常,時而大哭,時而大笑,轉瞬又變得大怒,令人難以捉摸;行為障礙表現為動作幼稚、愚蠢,作鬼臉、傻笑,使人無法接受。此外,也可能有妄想和幻覺,但較片面簡單。本型病人生活難以自理
2015-12-12 05:55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