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希弘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精神病人能否停藥取決于多種因素,包括癥狀控制情況、治療時長、藥物副作用、復發風險以及患者的社會功能恢復狀況等。 1.癥狀控制情況:如果患者的癥狀如幻覺、妄想、思維紊亂等完全消失,且情緒穩定,社會適應良好,持續一段時間后,可考慮停藥。例如精神分裂癥患者,癥狀完全緩解至少 1 年以上。 2.治療時長:一般來說,精神疾病的治療需要足夠的療程。如抑郁癥首次發作,治療 6 - 9 個月癥狀穩定,可在醫生評估后嘗試停藥。 3.藥物副作用:某些藥物可能引起嚴重的副作用,如體重增加、肝腎功能損害等。若副作用難以耐受,醫生會權衡利弊決定是否停藥或換藥。如利培酮可能導致錐體外系反應,氯氮平可能影響白細胞數量。 4.復發風險:有多次復發史的患者,停藥需謹慎。家族中有精神病史的患者,復發風險相對較高。 5.社會功能恢復狀況:患者能正常工作、學習、社交,生活自理能力良好,也是停藥的考慮因素之一。 總之,精神病人停藥需要綜合考慮多方面因素,患者和家屬切勿自行決定,一定要在專業精神科醫生的指導下進行。
2025-01-10 10:36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精神分裂癥主要癥狀是有幻聽,幻聽是dgd大腦功能紊亂所致,被害妄想和夸大妄想等.治療此病的西藥因為有依賴性,所以停藥便容易出現了復發,為擺脫該疾病,只能尋求沒有依賴性的藥物治療,目前治療此病的中草藥沒有依賴性,好了之后便可停藥,患者均可恢復到健康的從前。復發率很低,副作用較小
2015-12-12 00:09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起濤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有一定醫學知識人都知道,精神分裂癥不僅難治而且發病率較高。那么如何通過精神分裂癥的治療來減低精神分裂的發病率呢?為方便精神分裂癥患者在患病時可以做出正確的選擇,下面是專家為您介紹的有關于精神分裂癥發病率高的原因解析:精神分裂癥首次發作以預防為主精神分裂癥發病率高的原因1、精神分裂癥屬于一種嚴重型的精神疾病,該病涉及到高級神經生理功能的異常和微細神經結構及神經介質的異常改變。目前還沒有有效的方法能從根本上糾正這些改變。2、無論任何疾病都強調早期發現,及時治療,精神疾病更應如此。但由于精神衛生知識缺乏,人們普遍認為沒有瘋打瘋鬧就不是精神病。加上精神病的特殊規律不易被人們掌握,故許多病人常常是在精神癥狀發展到較為嚴重的地步時才被送往醫院或輾轉于普通醫院。這樣一來,治療越晚,則病程越長,越不易治愈,反復發作機會就越多。3、精神分裂癥發病率高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出院之后沒有按醫囑服藥。有些病人對于服藥有僥幸心理。當疾病得到控制、癥狀緩解時,便認為病已治好,不再吃藥。若病情有反復,就再吃上幾天藥。這樣很容易造成疾病復發。dd精神分裂癥治療需要長期堅持綜上所述,精神分裂癥發病率相比其疾病復發率高的原因,有其自身原因,也有治療、護理等方面的原因。總之,如果能夠做到科學治療和護理,合理用藥,定期復查,定能夠減少精神分裂癥發病率。
2015-12-11 19:12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賀濤 主治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在完全好的情況,可以暫時停藥,由于疾病本身的特征,精神分裂癥是一種反復發作的慢性遷延性疾病,病情容易反復。每一次復發都有可能導致患者大腦的永久性損傷,認知功能進一步受損、社會功能進一步下降;對于患者家屬,復發意味著親人病情的惡化和多次強制性的住院治療,必須承擔更大的經濟負擔和情感壓力;對于醫務工作者,復發會增加治療的難度,以及最終預后的不理想。因此有效預防精神分裂癥的復發已經成為一個需要迫切解決的問題。
2015-12-11 15:03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從臨床上看,我們判斷精神病人是否痊愈(或稱完全緩解)的大致標準是:第一、癥狀完全消失;第二、社會功能恢復正常;第三、患者對病中的癥狀及異常行為有明確的認識。一般在癥狀完全控制后,可以減藥。
2015-12-11 09: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