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寶寶黃疸未退,是否需服藥,如何根治
我的寶寶出生有一個月了臉上還是有點黃包括眼睛手心都有一點但不是太厲害,之前也有去過醫院檢查第一次黃疸值是頭部12.6胸部14.8當時醫生開了點藥.但是只吃了兩次.三天之后又去復查為頭13.5胸部13.3請問醫生我寶寶現在還用服藥嗎?究竟該怎么辦才能徹底的清楚黃疸: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堵繼江
上海市松江區九亭鎮衛生院
一級
兒科
-
寶寶出生一個月黃疸仍未消退,這是需要重視的情況。黃疸持續的原因可能有膽紅素生成過多、肝臟膽紅素代謝障礙、膽汁排泄障礙、母乳喂養、感染等。 1.膽紅素生成過多:寶寶體內紅細胞破壞增多,膽紅素生成超過了肝臟的處理能力。比如紅細胞增多癥、血管外溶血等。 2.肝臟膽紅素代謝障礙:肝臟攝取和結合膽紅素的能力不足,像缺氧、感染等會影響肝臟功能。 3.膽汁排泄障礙:膽管阻塞或膽汁淤積,導致膽紅素排泄不暢。 4.母乳喂養:可能與母乳中某些成分有關,可暫停母乳觀察。 5.感染:如細菌、病毒感染,影響膽紅素代謝。 6.其他:遺傳因素、甲狀腺功能低下等也可能導致黃疸持續。 寶寶黃疸持續未退,建議及時帶寶寶到正規醫院就診,查明原因,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如光照治療、藥物治療(如苯巴比妥、雙歧桿菌四聯活菌片、茵梔黃口服液等,但藥物使用需遵醫囑)。同時,要密切觀察寶寶的精神狀態、吃奶情況等。
2025-01-10 03:52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五,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的預防 1.減少肝腸循環中的膽紅素 增加早期喂養的頻率和喂養的攝入量,可以使膽紅素經腸道盡快的排泄.相反,用水或葡萄糖替代喂養,可能會使母親的產奶量減少,導致血清膽紅素水平更高.目前沒有藥物或其他制劑能夠有效的減少肝腸循環. 2.阻止膽紅素的生成 合成的金屬卟啉通過競爭性地抑制血紅素氧化酶使膽紅素生成減少.用于嚴重的高膽紅素血癥或極低出生體重的早產兒.有人研究,517例出生體重在1500-2500g早產兒,生后24小時之內肌肉注射錫-卟啉(6μmol/kg)一次.使蘭光治療減少76%,血清膽紅素峰值降低47%.另一項隨機研究中,84例需要光療的足月和接近足月新生兒用錫-卟啉(6μmol/kg)治療,比單純光療的光療時間縮短30小時以上.雖然合成的金屬卟啉是很有前途的藥物,但目前尚未廣泛用于新生兒,其安全性和有效性需要進一步證實,目前尚無口服制劑.六,高結合(直接)膽紅素血癥 由于肝內疾病或先天性肝膽梗阻所致阻塞性高膽紅素血癥,可以首發于新生兒.病程早期,可以間接或未結合高膽紅素血癥為主,但大多數病例結合膽紅素的增加很快超過2mg/dl(34μmol/L)并繼續增高.結合膽紅素的出現,對中樞神經系統沒有毒性作用,但高結合膽紅素血癥的持續需要特殊的診斷性評價,決定肝臟異常種類.潛在的原因包括細菌或病毒的感染,非特異性的新生兒肝炎,嚴重溶血后膽汁粘稠的持續高結合膽紅素血癥,全腸外營養(TPN)相關的膽汁郁積或先天性肝內或肝外膽管阻塞. 通常,在新生兒期表現為混合或阻塞性高膽紅素血癥,但持續于新生兒期以后,對兒童的健康和以后的生長發育比新生兒未結合高膽紅素血癥的病因,有明顯的不同.因此,結合或混合的高膽紅素血癥的診斷和治療的詳述不在本文.這樣的新生兒在新生兒時期診斷明確后,涉及到以后的診斷和治療.
2015-12-11 06:36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崔立靜 醫師
中原油田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光明醫院
一級
內科
-
生理性黃疸單純由于新生兒膽紅素代謝的特點,如新生兒膽紅素產生過多,肝臟不成熟,腸肝循環,而導致膽紅素濃度增高,出現的黃疸,臨床上稱為生理性黃疸.足月兒的生理性黃疸是在第2~3天開始,這時皮膚呈淺黃色,鞏膜(白眼珠)以藍為主微帶黃色,尿稍黃但不染尿布,孩子沒有什么不適,第4~5天最黃,在第1~2星期消失,檢查肝功能正常,血清未結合膽紅素增加.早產兒的生理性黃疸會出現得較早,較高,也持續較久.病理性黃疸如果黃疸出現太早,上升得太快,或持續的時日太久,都有可能是病理性黃疸.造成的原因有母子血型不合(可以是ABO或Rh血型不合),血腫塊,重癥感染,蠶豆病造成的溶血,新生兒肝炎,膽道閉鎖以及代謝性疾病等.符合下列情況之一的要考慮為病理性黃疸:1,生后24小時內出現黃疸.2,足月兒黃疸時間超過2周,早產兒超過3周,并/或黃疸進行性加重.3,黃疸較深,連同足底,手心的皮膚也發黃.4,皮膚呈黃綠色,伴大便色澤變淡或呈灰白色如油灰狀,同時小便深黃.5,生理性黃疸消退后,又重新出現皮膚黃染.6,在皮膚黃染期間,嬰兒伴有拒奶,少哭,多睡,嘔吐,腹瀉,兩眼凝視,尖聲哭叫以及抽搐等異常情況.
2015-12-11 04:27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大部分新生兒在出生后的一周內可能出現皮膚黃染,這是由于體內膽紅素沉積在皮膚表面所致,醫學上稱之為新生兒黃疸. 新生兒由于血液中的紅細胞過多,且這類紅細胞壽命短,易被破壞,造成膽紅素生成過多;另一方面,新生兒肝臟功能不成熟,使膽紅素代謝受限制等原因,造成新生兒在一段時間出現黃疸現象. 新生兒發生黃疸可能是生理性的,也可能是病理性的.如果是生理性黃疸,不需要特殊處理就可以自行消退.病理性黃疸是由于疾病所引起的,使膽紅素的代謝出現異常,它發生在新生兒的特定時期,使生理性黃疸明顯加重,并容易與生理性黃疸相混淆.病理性黃疸分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感染性黃疸可由細菌和其他病原體感染所致,如病毒,梅毒螺旋體,弓形蟲等;非感染性黃疸有溶血性黃疸,膽道閉鎖和遺傳性疾病等.
2015-12-11 01:34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史東岳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新生兒黃疸治療 1光照療法:新生兒裸體臥于光療箱中,雙眼及睪丸用黑布遮蓋,用單光或雙光照射,持續24——48小時,膽紅素下降到7毫克/公升以下即可停止治療. 2酶誘導劑:常用苯巴比妥,劑量:5——6mg/kg/日 能自愈多喂糖水可使黃疸加快消退,不必治療.但遇黃疸較嚴重時應予光療并作進一步檢查,以防夾雜病理性黃疸.
2015-12-10 23:42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