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 天寶寶黃疸未退凈,原因及應對措施
患者年齡:我兒子出生57天了詳細病情:從出生后第二天開始有黃疸(不到24小時),最嚴重的時候全身黃染,手心也有(足心沒有)。目前一般情況:現在寶寶50多天了,黃疸還沒退干凈,鞏膜黃,臉也黃,手心不黃了,身上的皮膚不確定還黃不黃。母乳喂養,吃奶好,偶有溢奶、嗆奶現象。以往的診斷和治療經過及效果:1、17天的時候去看專家門診,把癥狀說了一下,也沒讓做任何檢查,大夫就說沒事,還說:現在新生兒黃疸退的都晚,如果出生后7周黃疸仍不退再說。2、上周六去市醫院看,大夫讓排除是“ABO溶血”,并讓查庫姆試驗。庫姆試驗要去兒童醫院查,所以沒去查;肝功和肝膽B超要禁食水后查,所以也沒查。3、周日又去讓專家看,專家還說沒事,說一肯定不是核黃疸,是的話孩子早就死了,活不到現在;二黃疸出得早說明孩子當時可能是有毛病,但現在黃疸慢慢在退說明毛病已經沒有了,再過些日子孩子就不黃了,不用看也不用治。輔助檢查:在我們的強烈要求下,專家給開了肝功和肝膽B超的化驗單。孩子太小、總動,B超看不清楚;肝功檢查結果如下:總蛋白:63.68g/L;白蛋白:43.26g/L;球蛋白:20.42g/L;總膽紅素:59.0umol/L;直接膽紅素:10.1umol/L;谷丙轉氨酶:40U/L。其它:1、我的血型是AB型,老公B型,孩子B型2、寶寶滿月后曾停母乳3天,黃疸無明顯消退3、與寶寶在同一家醫院出生的孩子,黃疸退得都比較晚,(我知道的有40多天退的,有50多天退的,最多的有60天才退干凈,問醫生是什么原因,回答說大概與打乙肝疫苗有關系);在其它醫院出生的孩子,黃疸就退得快多在3天左右,最多40天,可人家也打了同劑量的乙肝疫苗。4、發現黃疸后一直在和葡萄糖水,現在快喝完2袋葡萄糖了5、以前懷孕過、但做了人流。6、寶寶是足月順產,生時7斤2兩,醫生沒說有窒息現象。但他生出來的時候是紫的,拍了一會兒就大聲哭了。滿月后體重9斤,現在也很胖。7、寶寶頭頂有個包,出生后第6天發現的,沒有波動感,現在包仍然有,但是沒有增大的感覺。8、聽說7周大的寶寶應該你逗他的時候他會沖你笑,我家寶寶平時倒是愛笑,但是你逗他的時候他不笑。40多天的時候我聽說新生兒有“行走反射”,試了試,寶寶只有2次勉強邁了一步。請問:1、寶寶的黃疸屬于何種黃疸?什么原因造成的?會影響智力嗎?2、需要做庫姆試驗嗎?還需做什么檢查?3、下一步需要做什么治療么?4、跟朋友說了一下寶寶的情況,給開了如下的方子:蔭陳:18g梔子:6g丹杞:6g銀花:6g枳殼:6g前仁:10g膽草:6g黃柏:8g白蔻:3g郁京:6g生麥芽:10g甘草:1.5g如果孩子吃了拉稀的話就加茯苓:10g、澤瀉:10g不知你對此有何意見?可以給孩子吃嗎?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起濤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57 天寶寶黃疸未退凈,可能由多種因素導致,如生理性黃疸持續、母乳性黃疸、肝膽疾病、ABO 溶血等。需要綜合多方面情況判斷,采取相應的檢查和治療措施。 1. 生理性黃疸:部分寶寶黃疸持續時間較長,但一般情況良好,膽紅素水平逐漸下降,無需特殊治療。 2. 母乳性黃疸:停母乳 3 天黃疸無明顯消退,不能完全排除,可繼續觀察。 3. 肝膽疾病:完善肝膽 B 超和肝功能檢查,若存在膽道閉鎖等問題,可能需要手術治療。 4. ABO 溶血:可通過庫姆試驗等檢查明確,若確診,需根據病情輕重進行相應治療。 5. 其他因素:如感染、甲狀腺功能低下等也可能導致黃疸持續,必要時需進一步檢查甲狀腺功能等。 總之,寶寶黃疸持續未退,需要密切觀察,進一步完善相關檢查,明確病因,采取針對性治療。家長不必過于焦慮,但也不能掉以輕心。
2025-01-10 04:54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足月,大概第七天就有明顯黃疸,現在有近20天,從第14天到現在黃疸無明顯變化,飲食大小便情緒都正常.近日睡眠過程中常有驚哭驚叫現象.
2015-12-11 06:49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孔書雪 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醫生開了兩味藥(媽味愛、魯米那)對病情有哪些作用?謝謝!
2015-12-10 20:44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邢學法 主治醫師
冠縣辛集中心衛生院
一級
外科
-
您好,請問是否是足月產。黃疸多長時間,有無加重,目前飲食、大小便,睡眠及情緒如何?
2015-12-10 09:51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魁廣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您好,此是常見的兒科疾病,要進行膽紅素的檢查的!下面是相關的知識和治療!新生兒黃疸(neonataljaundice)是膽紅素(大部分未為結合膽紅素)在體內積聚而引起,其原因復雜,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部分病理性黃疸克致中樞神經系統受損,產生膽紅素腦病,故應加強對新生兒黃疸的臨床觀察,盡快找出原因,及時治療。 (一)膽紅素生成較多新生兒每日生成膽紅素約8.8mg/kg,而成人僅為3.8mg/kg。其原因是:胎兒處于氧分壓偏低的環境,故生成的紅細胞數較多,出生后環境氧分壓提高,紅細胞相對過多、破壞亦多;胎兒血紅蛋白半衰期短,新生兒紅細胞壽命比成人短20~40天,形成膽紅素的周期縮短;其他來源的膽紅素生成較多,如來自肝臟等器官的血紅素蛋白(過氧化氫酶、細胞色素P450等)和骨髓中無效造血(紅細胞成熟過程中有少量被破壞)的膽紅素前體較多。 (二)運轉膽紅素的能力不足剛娩出的新生兒常有不同程度的酸中毒,影響血中膽紅素與白蛋白的聯結,早產兒白蛋白的數量較足月兒為低,均使運送膽紅素的能力不足。 (三)肝功能發育未完善①初生兒肝細胞內攝取膽紅素必需的Y、Z蛋白含量低,5~10天后才達成人水平;②形成結合膽紅素的功能差,即肝細胞內脲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基轉移酶(UDPGT)的含量低且活力不足(僅為正常的0~30%),不能有效的將脂溶性未結合膽紅素(間接膽紅素)與葡萄糖醛酸結合成水溶性結合膽紅素(直接膽紅素),此酶活性在一周后逐漸正常;③排泄結合膽紅素的能力差,易致膽汁郁積。 (四)腸肝循環的特性初生嬰兒的腸道內細菌量少,不能將腸道內的膽紅素還原成糞、尿膽原;且腸腔內葡萄糖醛酸酶活性較高,能將結合膽紅素水解成葡萄糖醛酸及未結合膽紅素,后者又被腸吸收經門脈而達肝臟。 由于上述特點,新生兒攝取、結合、排泄膽紅素的能力僅為成人的1%~2%,因此極易出現黃疸,尤其當新生兒處于饑餓、缺氧、胎糞排出延遲、脫水、酸中毒、頭顱血腫或顱內出血等狀態時黃疸加重。 (一)生理性黃疸由于新生兒膽紅素代謝特點,約50%~60%的足月兒和>80%的早產兒于生后2~3天內出現黃疸,4~5天達高峰;一般情況良好,足月兒在2周內消退,早產兒可延到3~4周。目前對民既往沿用的新生兒生理性黃疸的血清膽紅素上限值,即足月兒<205.2μmol/L(12mg/dl)和早產兒<257μmol/L(15mg/dl),已經提出異議,因較小的早產兒即使膽紅素<171μmol/L(10mg/dl),也可能發生膽紅素腦病。國外已規定足月兒血清膽紅素<220.59μmol/L(12.9mg/dl)為生理性黃疸的界限;國內學者通過監測發現正常足月兒生理性黃疸的膽紅素值上限在205.2~256.5μmol/L(12~15mg/dl)之間,超過原定205.2μmol/L者占31.3%~48.5%,,早產兒血清膽紅質上限超過256.2μmol/L者也占42.9%,故正在通過全國性協作調研擬重新修訂我國生理性黃疸的診斷標準。 (二)病理性黃疸常有以下特點:①黃疸在出生后24小時內出現;②重癥黃疸,血清膽紅素>205.2~256.5μmol/L,或每日上升超過85μmol/L(5mg/dl);③黃疸持續時間長,(足月兒>2周,早產兒>4周);④黃疸退而復現;⑤血清結合膽紅素>26μmol/L(1.5mg/dl)。 對病理性黃疸應積極查找病因,引起病理性黃疸的主要原因有: 1、感染性 (1)新生兒肝炎:大多為胎兒在宮內由病毒感染所致,以巨細胞病毒最常見,其他為乙型肝炎、風疹、單純皰疹、柯薩基、EB病毒、李斯特菌、梅毒螺旋體、弓形體等。感染可經胎盤傳給胎兒或在通過產道分娩時被感染。常在生后1-3周或更晚出現黃疸,病重時糞便色淺或灰白,尿色深黃,患兒可有厭食、嘔吐、肝輕至中度增大。 (2)新生兒敗血癥。 2.非感染性 (1)新生兒溶血癥。 (2)膽道閉鎖目前已證實本癥多數是由于宮內病毒感染所導致的生后進行性膽管炎、膽管纖維化和膽管閉鎖;若管壁薄弱則形成膽總管囊腫。多在出生后2周始顯黃疸并呈進行性加重;糞色由淺黃轉為白色,肝進行性增大,邊硬而光滑;肝功改變以結合膽紅素增高為主。3個月后可逐漸發展為肝硬化。 (3)母乳性黃疸:大約1%母乳喂養的嬰兒可發生母乳性黃疸,其特點是非溶血性未結合膽紅素增高,常與生理性黃疸重疊且持續不退,血清膽紅素可高達342μmol/L(20mg/dl),嬰兒一般狀態良好,黃疸于4~12周后下降,無引起黃疸的其他病因可發現。停止母乳喂養后3天,如黃疸下降即可確定診斷。目前認為是因為此種母乳內β-葡萄糖醛酸酶活性過高,使膽紅素在腸道內重吸收增加而引起黃疸;已有學者認為是此種母乳喂養患兒腸道內能使膽紅素轉變為尿、糞膽原的細菌過少所造成。 (4)遺傳性疾病:紅細胞6-磷酸葡萄糖脫氫酶(G6PD)缺陷在我國南方多見,核黃疸發生率較高;其他如紅細胞丙酮酸激酶缺陷病、球形紅細胞增多癥、半乳糖血癥、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癥、囊性纖維病等。 (5)藥物性黃疸:如由維生素K3、K4、新生霉素等藥物引起者。
2015-12-10 08:42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
Q: 新生兒黃疸值正常范圍是怎樣的? -
Q: 新生兒黃疸是怎樣一種病癥 -
Q: 新生兒黃疸檢查應去醫院掛哪個科 -
Q: 新生兒黃疸怎樣有效治療 -
Q: 怎樣準確判斷新生兒黃疸 -
Q: 怎樣有效消除新生兒黃疸 -
Q: 蛋白蛋能否治療新生兒黃疸 -
Q: 怎樣有效預防新生兒黃疸? -
Q: 初生嬰兒是否都需檢測新生兒黃疸? -
Q: 怎樣有效去除新生兒黃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