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出現心理和行為變化的原因及應對方法
學生成績下降,老師觀察上課注意力下降,開學后不愿到學校,自述在同一個地方呆久了會煩,愿意出遠門走走,感到高興地是少了。曾經的治療情況和效果:未治療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希弘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學生成績下降、上課注意力不集中、不愿到校、對環境易厭煩等,可能是心理壓力、環境因素、社交問題、學習困難、心理疾病等所致。 1.心理壓力:學習任務過重、考試成績不理想等帶來的心理負擔,可能導致情緒低落和行為變化。應引導學生合理安排學習時間,制定可行的目標。 2.環境因素:長期處于單調的學習環境,缺乏新鮮感和刺激,易產生厭倦。可適當改變學習環境,增加一些有趣的元素。 3.社交問題:與同學或老師關系不融洽,可能影響上學的積極性。要教導學生正確的人際交往技巧,及時解決矛盾。 4.學習困難:某些學科知識掌握不好,作業和考試受挫,失去學習興趣。需要有針對性地輔導,幫助學生克服困難。 5.心理疾病:如抑郁癥、焦慮癥等,表現為情緒和行為的異常。若懷疑,應及時尋求專業心理醫生的幫助。 總之,對于學生的這些變化,家長和老師要密切關注,綜合分析原因,采取適當的措施,幫助學生恢復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狀態。
2025-01-09 21:42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起濤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心理分析: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孩子可能心里有事情,心情壓抑的太多,壓力較大。心理指導:建議你陪孩子去散散心,多關心孩子,了解孩子的想法,和孩子談一談。不要讓孩子心理裝太多事情,要站在他的角度看一下問題
2015-12-10 01:12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印亮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理療科
-
孩子正處于青春期,對自己的生活開始有新的思考,他認為現在的生活枯燥乏味,想見識新的事物。這樣的想法本身沒有錯,但也看到孩子的內心非常空虛,他不知道學習的意義,又沒有清晰前方的目標,所以失去了動力。讓孩子找到前進的方向,他的積極性會調動起來的。
2015-12-09 18:44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武威 主治醫師
太原市第二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心理門診
-
你好,根據你的描述,考慮不是抑郁癥,抑郁癥以情感低落、思維遲緩、以及言語動作減少、遲緩為典型癥狀。建議;做最感興趣的事。如果學業上沒有獲得成功,想辦法增進自己的學習技能,從最感興趣的科目入手。也可以出去走走,見見世面,愉悅一下心情。回來后再安心學習。
2015-12-09 13:28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