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歲血糖高如何預防糖尿病
你好大夫,雖然很年輕,才22歲,但在檢查血的時候醫生說我血糖有點高,但我想不會得糖尿病吧,必竟很年輕呢。但我想一定得提高警惕,一定要作好糖尿病的預防工作,不知道該如何預防糖尿病。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崔立靜 醫師
中原油田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光明醫院
一級
內科
-
預防糖尿病要從多方面入手,包括健康飲食、規律運動、控制體重、定期監測血糖、避免不良習慣等。 1. 健康飲食:減少高糖、高脂肪、高鹽食物的攝入,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物的比例。 2. 規律運動:每周至少進行 150 分鐘的中等強度有氧運動,如快走、慢跑、游泳等,也可結合力量訓練。 3. 控制體重:保持體重在正常范圍內,避免肥胖,尤其是腹部肥胖。 4. 定期監測血糖:了解自身血糖變化,以便及時發現異常。 5. 避免不良習慣:如熬夜、吸煙、酗酒等,保持良好的作息和生活習慣。 6. 減輕精神壓力:學會放松,避免長期處于緊張、焦慮狀態。 總之,預防糖尿病需要長期堅持良好的生活方式,提高健康意識。如果發現血糖異常,應及時就醫,遵循醫生的建議進行干預和治療。
2025-01-09 00:32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你好,可以通過以下方法預防:1、通過運動和飲食來實現減肥,特別要關注腹部脂肪,因為腹部減肥能大大提高糖耐量。 2、控制高血壓,這與糖尿病病情發展密切相關。 3、定期作血糖檢查,有肥胖或超重、血壓與血脂有點偏高、有糖尿病家族史等糖尿病患病高風險者,30歲以后每三年測一次血糖;一般人群45歲以后每三年測一次血糖。這樣可以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甚至可以防止糖尿病高危人群發展成為糖尿病。 4、飲食要保證合理。食物成分合理,碳水化合物以非精制、富含可溶性維生素為好,占食物總熱量的50%~65%,脂肪占食物總熱量的15%~20%(多不飽和脂肪酸與飽和脂肪酸比例大于1.5),蛋白質占食物總熱量的10%~15%。多吃蔬菜。 5、體重減輕、減肥成功是預防糖尿病的方法最重要的因素,降低脂肪含量和鍛煉身體有助于受試者減輕體重,減肥鍛煉還助于他們保持體型。降低糖尿病風險的方法是減肥,這是一個首要的、決定成敗的因素。
2015-12-09 03:49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你好,你說的情況建議采用傳統中藥玉竹、生地、知母、荔枝核、青果、石斛、肉蓯蓉、玄參、益智仁、沙菀子、補骨脂、鹿茸、海南陳、人參、枸杞子、蜂膠、金精粉、烏術粉、茯苓等配合使用,療效獨特,這些傳統中藥配合使用有效預防和治療糖尿病的發生與發展。祝你早日康復。
2015-12-09 03:16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尹君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您好!首先告訴您,糖尿病是絕對不會傳染的。對于預防糖尿病預防糖尿病的有效手段:多懂、少吃、勤動、放松 對糖尿病無知 目前我國糖尿病暴發性流行的形勢十分嚴峻,但不少人對糖尿病認識不足,甚至完全不認識。他們不知道什么是糖尿病,不知糖尿病危害有多么大,不知糖尿病并發癥的威脅如何,不知道糖尿病應該怎樣預防,應該怎樣治療。 他們經常胡吃海喝,吸煙飲酒無度;他們從不鍛煉身體;他們認為每年一次的體格檢查是多余之舉。他們已經有了糖尿病“三多一少”的癥狀,還覺得是“能吃能喝身體好,有錢難買老來瘦”。結果到不得不承認自己已經得了糖尿病之時,實際上已受糖尿病之害多年,甚至已經有了不可逆轉的糖尿病并發癥。 1995年世界糖尿病日的口號是“減輕由于對糖尿病無知而付出的代價”,就是針對很多人對糖尿病無知這種事實而提出的。 吃得太多 “吃”對中國人曾是一件大事。那時人們的吃還要受到票證的限制,不得不被迫限制飲食。上個世紀90年代開始,人們的生活發生了巨變,可以吃穿不愁了。但是很多人沒有清醒地認識到“病從口入”的含義也可能發生變化,從吃進不潔之物而引起傳染病轉變為吃得不科學、不健康而引起非傳染性的現代病。 活動太少 現代化給人們提供了越來越舒適的工作和生活,體力活動越來越少。車不騎了,洗衣服不用手了,看電視用遙控器,整天坐在電腦前不愿意動,甚至出門連擠公共汽車都嫌不方便了。想想看,吃得多又活動少,人能不胖嗎,胖了以后能不得與肥胖有關的疾病嗎? 緊張焦慮 當前生活節奏逐漸加快,變數大,選擇余地大,成敗是非接踵而來,很容易讓人緊張焦慮。這種緊張焦慮使人處于一種持續的應激狀態,有可能使體內的升血糖、升血壓的激素過度分泌,導致血糖升、血壓高,甚至得上糖尿病和高血壓病。 知道這些引起糖尿病的環境因素,預防糖尿病的手段也就浮出水面了,那就是“多懂、少吃、勤動、放松”。祝您身體健康(如果有了滿意的回答請及時采納,不要辜負了回答者!)
2015-12-09 00:59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