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歲失業后行為和思維異常,是精神疾病嗎?
本人22歲`剛剛失業了一個月``一個月里面就對著電腦`玩網絡游戲``平時很小出門``大概每天在房子時間連睡覺20小時吧``費話不說`癥狀:1:覺得自己很執著`對任何大小事都要想一頓``感覺就是要想到完美才安心```2:常常腦子會自動想些后果的事情,`意思是碰到某件事,或者某句話,腦子都會自動想出這件事的結果``這句話后的下一句話``聯想下去``最后:是本人之前思想很怪,比喻見到別人跳樓就會想自己會不會做出這種行為,然后又再想一頓`想我跳下去的情況`會想什么,我自身感覺目的就是要想說服自己不要做這些幼稚的事,當然不止跳樓`還有些反面的事我都這樣說服自己.`最近不想出街``就想在家玩電腦``非必要事情都不出門`還有脾氣也比之前壞了`一不滿意就很氣憤`就像給家人罵的時候`當然自己也可以控制忍著`也不會直接罵回家人``最近女朋友就說我很怪``朋友都有說``我就怕自己是不是患了精神分裂癥等等精神病`?``請教醫生``平時我都常常怕自己得這個病``就是這原因`我常常模仿精神病患者的行為```做了之后說給自己聽``自己應該不是吧``這種行為怎么做得出``只是我自己故意做的``沒事!``情況大概這樣``麻煩大家``第一次問題補充:(2007-6-280:34:05)可能給了一個誤會``也不是因為失業才這樣``以前有段時間也試過的```我是見到一些反面行為就會想自己會不會做`怕自己做``例如`跳樓``打自己家人`這些不當行為`我都會想``這難道也正常嗎`?``之前醫生說過是強迫思維癥``不知道現在情況是不是`?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希弘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22 歲青年在失業后出現一系列異常的思維和行為表現,如過度執著思考、聯想后果、擔憂自己做出不良行為、不愿出門、脾氣變差等,可能是心理或精神方面的問題,包括但不限于強迫思維、焦慮狀態等。 1. 強迫思維:表現為反復出現的、不必要的想法和沖動,難以控制。可能與個體的性格、生活壓力、神經生物學因素等有關。 2. 焦慮狀態:失業帶來的壓力和生活方式的改變,容易引發焦慮,出現過度擔憂、情緒不穩定等癥狀。 3. 社交退縮:長時間在家不出門,減少了與外界的交流和互動,可能加重心理問題。 4. 情緒調節障礙:脾氣變差,難以控制憤怒情緒,反映出情緒調節能力的下降。 5. 認知偏差:過度執著追求完美,對事物的認知出現偏差,影響正常的思維和行為。 綜合來看,這些癥狀提示可能存在心理或精神方面的問題,但具體診斷還需專業醫生進行評估。建議及時尋求精神心理科醫生的幫助,通過心理治療、藥物治療等方式改善狀況,同時調整生活方式,增加社交活動,保持良好的作息和心態。
2025-01-09 12:04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你好!首先你現在很消沉,是抑郁癥的表現,抑郁癥在醫學上叫做“精神感冒”,這是一種比較頑固的精神類疾病,病程比較長,治愈相對來說很困難,需要一個時間段的治療過程,西藥的毒副作用較大,長期用藥機體有依賴性和耐藥性,對大腦也會有抑制作用,調整好心態,多和患者溝通交流,多到患者到戶外活動,幫助患者學會自我緩解壓力,學的開朗一點,我建議最好選擇用針灸、靜電疏通、心理疏導、穴位注射和口服中藥治療,通過針灸調整陰陽、靜電疏通通經通絡、心理疏導幫助患者走出病癥的陰影、穴位注射恢復神經元,中藥標本兼治還可以安神養心,祝早日康復!
2015-12-09 11:10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粱建華
上海市松江區九亭鎮衛生院
一級
精神科
-
判斷一個人的精神活動是否正常,需要做幾方面的比較:現在與過去比;本人與他人比;是否符合當時當地的習俗和規范;是否符合客觀現實;是否有不可理喻的行為表現;整個精神活動是否協調統一。如果存在很大的不同,就要考慮精神活動是否存在異常。而要最終確定是否患精神分裂癥還需要到有條件的專科醫院尋求診斷。 2.患精神分裂癥的機會如何? 精神分裂癥的終生患病率為1%,即每一百人中約有一人在其一生中的某個時期可能患上此病,而一年之中的發病率在千分之二到十之間,按不同診斷標準而有差異,若在直系親屬中已有患上此病者,則發病之機會便會大大增加,可達百分之十以上。通常發病的年齡是青少年及成年初期,男女患病率相近。 3.精神分裂癥有什么特征? 粗略地說,精神分裂癥通常有四類表現: (1)陽性病征:(i)妄想:即錯誤的牢固觀念,對此堅信不疑,如認為被人陷害、覺得自己是特別人物等;(ii)幻覺:即在沒有任何刺激物的情況下仍然有特殊感覺,如聽到他人議論自己、見到特別景物等;(iii)思想紊亂:出現語無倫次、答非所問。 (2)陰性病征:(i)感情麻木,包括動作緩慢、對親人沒有正常情感等;(ii)言語貧乏,包括說話遲鈍、甚至百問不答等;(iii)缺乏動機,包括身體乏力、個人衛生料理差等;(iv)社交退縮,包括缺乏各種各樣的興趣;(v)注意力減退,易受其精神癥狀的影響。 (3)認知障礙:(i)心理動力貧乏,影響說話流暢;(ii)思維散亂,胡言亂語;(iii)現實感歪曲,影響個人的表現。 (4)怪異行為:(i)古怪打扮(ii)奇特行為(iii)重復動作(iv)自言自語(v)哭笑無常 4.對精神分裂癥存在哪些誤解? 精神分裂癥較易被人誤解。有些人以為精神分裂癥患者有幾個“分裂”了的人格;有些人相信精神分裂癥病人都是很危險的、不可測的;有些人相信這些不幸的人是撞了邪,或被惡魔上了身;更有人相信精神分裂癥是對這些人前世所做的事的報應。這些令人啼笑皆非的誤解,卻又是社會對患者歧視的根源。因此消除歧視必先要從消除誤解開始。誤解往往來源于以下幾個因素: (1)來自對精神分裂癥患者的片面觀察,以為此病是不能治愈的,患者也不能再過正常的生活。(2)來自精神病學家一些未經證實的理論:(3)來自大眾傳媒的影響:許多電影或小說經過藝術加工,夸大失實,有些報道往往將精神病患者形容為危險、不可測的人,加深了社會對他們的誤解及恐懼。我們應該打破誤解,還精神分裂癥患者與家人以清白。 5.精神分裂癥患者危險嗎? 醫學家曾對這個問題做過不少研究。一般而言,絕大多數的精神分裂癥患者都沒有傷害別人的傾向,只有小部分患者可能對他人對社會構成危險。這些人多數未經治療,或治療后不肯繼續服藥以致疾病復發。在思考精神分裂癥與暴力的關系時,我們應該記著:世上絕大多數的暴力罪行都是沒有精神病的人所犯的。
2015-12-09 08:10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郭立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真正的精神分裂癥患者是不會說自己有問題的,所以你不用擔心
2015-12-09 07:48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崔立靜 醫師
中原油田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光明醫院
一級
內科
-
你好,正如rrt996所描述的,你目前的狀態肯定不是精神分裂癥,你也無需給自己這么大的壓力或擔心,放松一下好嗎?失業對你來講肯定是一個比較大的挫折或打擊,但不同的對待挫折的方式是不同的。一些人選擇去面對,尋找自己失力的原因,更好地迎接下一次挑戰,而你卻選擇了逃避,與外界幾乎失去聯系,整日沉浸在自己那個世界里的你有這樣那樣的想法就不足為奇了,不是嗎?你還年輕,你還面臨許多責任,你一定希望自己能快樂面對生活,那怎么辦?讓自己站起來,走出去,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相信你還會曾經陽光的你!·希望我的建議能給到你以幫助,如果你自己很難調整,那我更建議你能求助于心理咨詢的幫助,當然,如果相信我,你也可以聯系我預約在線咨詢!祝你早日走出困惑,自信面對生活,相信你一定能!
2015-12-09 01:14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