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建國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糖尿病后期出現腿疼、腳底心疼,可能是周圍神經病變、血管病變、足部感染、關節病變、肌肉勞損等原因引起。 1. 周圍神經病變:長期高血糖會損傷神經,導致感覺異常和疼痛。治療上可使用營養神經的藥物,如甲鈷胺、維生素 B?、依帕司他等。 2. 血管病變:血管狹窄或堵塞影響下肢血液循環,引發疼痛。可應用改善循環的藥物,如前列地爾、貝前列素鈉等。 3. 足部感染:足部破損感染也會導致疼痛。需要抗感染治療,如頭孢呋辛、阿莫西林等。 4. 關節病變:糖尿病可能引起關節炎癥。可通過休息、熱敷,必要時使用非甾體抗炎藥,如布洛芬、雙氯芬酸鈉等緩解。 5. 肌肉勞損:長期行走姿勢不當或過度勞累可致肌肉勞損。應注意休息,適當按摩,疼痛嚴重時可服用對乙酰氨基酚。 糖尿病患者出現腿疼、腳底心疼應及時就醫,明確病因,在醫生指導下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同時要積極控制血糖,預防并發癥的進一步發展。
2025-01-09 04:46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武洪剛
山西省中醫食管癌研究所
一級
門診科
-
研究表明:新診斷且沒有采取任何治療措施的2型糖尿病患者(T2DM),機體的氧化應激程度明顯高于葡萄糖不耐受個體和正常糖耐量個體。胰島素抵抗發生在T2DM的早期,氧化應激又和機體的胰島素抵抗呈顯著正相關,說明T2DM的危險因素可能通過氧化應激誘導了胰島素抵抗的發生。篩選具有胰島素抵抗易感體質的人群,向其補充抗氧化膳食營養素如蝦青素等,對預防T2DM可能起積極作用。“氧化應激”已經參與了糖尿病的發生、發展、以及并發癥的全過程。因此,解決方法就是早期使用抗氧化劑。 1型糖尿病患者在5年內少有并發癥。相反,2型糖尿病患者在確診之前就已經有并發癥發生。有50%新診斷的2型糖尿病患者已存在一種或以上的慢性并發癥,有些是因為并發癥才發現患糖尿病的。 因此,糖尿病的藥物治療應針對其病因改善胰島素抵抗,以及對β細胞功能的保護,選用胰島素增敏劑,預防糖尿病慢性并發癥的發生和發展。胰島素增敏劑可增加機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使自身的胰島素得以“復活”而充分發揮作用,這樣就可使血糖能夠重新被機體組織細胞所攝取,使血糖下降,達到穩定控制血糖的目的
2015-12-08 23:55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
Q: 糖尿病人可以泡腳嗎? -
Q: 冬天如何穩定血糖? -
Q: 糖尿病吃降糖藥還是打胰島素好? -
Q: 糖尿病在主食方面怎么選擇? -
Q: 吃得健康是不是不會得糖尿病? -
Q: 糖尿病患者日常需注意哪些方面? -
Q: 糖尿病人能否食用姜和蒜頭? -
Q: 服降血糖藥后血糖降到 70 能否停藥? -
Q: 血糖高低不穩定的原因有哪些? -
Q: 糖尿病患者如何擺脫煩惱沮喪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