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 歲左乳浸潤性導管癌術后切口未愈,能不化療嗎?
本人46歲,發現左乳頭下1.1*0.9mm腫塊后一周于2010年7月1日實施了改良根治術,病理診斷左乳為浸潤性導管癌,周圍無癌細胞累及,腋下淋巴0/5轉移,免疫組化,ER和PR均為陽性,其他為陰性。但是術后切口尚未愈合。請問這種情況下可以不做化療嗎?如果要做化療是否過了化療最佳時間?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魁廣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左乳浸潤性導管癌患者術后切口未愈,是否化療需綜合多方面因素判斷,包括腫瘤分期、患者身體狀況、免疫組化結果、治療預期和潛在風險等。 1. 腫瘤分期:若腫瘤處于早期,復發風險較低,可能可不化療。但如果分期較晚,即便切口未愈,也可能需化療以降低復發轉移風險。 2. 身體狀況:患者目前切口未愈,若身體整體狀況較差,難以耐受化療副作用,可適當推遲化療,但應密切觀察病情。 3. 免疫組化結果:ER 和 PR 均為陽性,提示內分泌治療可能有效,但不能完全替代化療。 4. 治療預期:化療可進一步清除潛在癌細胞,提高治愈率。若期望更好的治療效果,可能需要化療。 5. 潛在風險:化療可能影響切口愈合,增加感染風險,但權衡利弊,若收益大于風險,仍可考慮化療。 總之,對于這種情況,應綜合評估各方面因素,與醫生充分溝通,制定最適合患者的治療方案。
2025-01-08 18:32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尹君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你好,如果患者的體質允許最好還是化療,清除殘留的癌細胞,但化療的副作用比較大建議配合生物治療減輕副作用,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及生活質量,達到控制腫瘤生長、預防腫瘤復發和轉移的目的,實現了延長患者生存期、快速提高患者生活質量的多重目標。
2015-12-08 18:33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