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孟慶福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孩子愛撒謊騙人可能是心理發展、家庭環境、模仿行為、逃避懲罰、渴望關注等因素所致。 1.心理發展:孩子在成長過程中,認知和心理尚未成熟,可能通過撒謊來探索和理解世界。 2.家庭環境:若家庭中存在不誠信的行為,孩子容易模仿。 3.模仿行為:受外界不良影響,如影視作品中的虛假情節,可能導致孩子模仿撒謊。 4.逃避懲罰:因害怕犯錯后受到嚴厲懲罰,從而選擇撒謊。 5.渴望關注:想通過撒謊引起家長或他人的注意,獲得更多關注。 總之,家長要耐心引導孩子,了解其撒謊的原因,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道德觀,營造誠信的家庭氛圍。
2025-01-08 20:48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家庭、學校壓力過大造成的。可能超出孩子承受能力,撒謊成了保護自己的工具。久而久之,成了習慣,習慣成自然,惡性循環。從家庭找找原因,看看咱那的教育出了毛病,改過來,和孩子一起改,看誰改的更快更好。相信孩子,給他機會,不要一味責備,適當鼓勵,有了進步要表揚,壞毛病會越來越少,好習慣就會多起來,孩子會優秀的!
2015-12-08 13:02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保福 主治醫師
威縣常屯衛生院
一級甲等
婦產科
-
你好,根據你的描述,可以多和孩子交流,接受心里疏導。建議多和孩子交流,多夸獎孩子的優點,讓孩子樹立起自信心,孩子有缺點時,要適當的教育孩子,不要經常批評指責孩子,讓孩子提高自控能力,改掉壞習慣,希望對你有幫助。
2015-12-08 08:01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師
淮北口腔醫院
其他
內科
-
撒謊大多發生在6歲以下孩子身上,他們常會將想像與現實混淆在一起,明明是自己的愿望,卻說得像真的一樣。孩子這樣做,大多是為了逃避懲罰,其實孩子并非生來就會撒謊,他們天性純真、直率,他們不會隱瞞自己的意圖,不會掩飾自己的情緒,不會控制自己的探索,他們是誠實的人。但當他發現自己的誠實引起了父母的不滿甚至是責罰,他就開始學會了裝假說謊。我家寶寶也有跟樓主家寶寶一樣的撒謊過程,一開始我只是說,撒謊的時候鼻子會變長哦,不輕不重的對寶寶一點也沒效果。再后來她看過布奇樂樂園的《是我打翻了草莓醬》后,自己突然有一天跟我說,媽媽我再也不撒謊了,我要向布奇學習。孩子是這樣跟我說的:“媽媽,你看布奇做錯事了,向媽媽承認了,媽媽還是愛他。要是我也做錯事了,你還會向以前那樣愛我嗎?”我也象布奇媽媽那樣抱起了兒子,肯定地說:“不管你做錯了什么事,只要向媽媽承認錯誤,媽媽肯定比以前還要愛你。”把我那個高興的呀,看來平時的言教不一定有立竿見影的效果,可寶寶看書的效果就不一樣,她會很快以故事中熟悉的人物為榜樣,在潛移默化中慢慢改變撒謊的壞習慣做一個誠實的孩子。著名的發展心理學家皮亞杰博士發現,4歲以下的孩子都把爸爸媽媽是否高興當作衡量自己行為對錯的標準,為了不讓爸爸媽媽生氣,最簡單的方法就是不承認自己做過的事情。說謊在不同年齡意味著不同的問題,誠實的品格是逐漸形成的。不要把孩子的撒謊歸結于他的天性,相反,你應根據孩子的理解力運用以下的方法培養他的誠實品質。讓孩子理解誠實的含義:幫助2-3歲甚至4歲的孩子學會什么是假裝的,什么是真實的,這很重要。以身作則:父母是孩子模仿最多的人,你能夠為孩子樹立誠實的榜樣是非常重要的。不要提示孩子說謊:父母們經常用啟發孩子說謊的方式了解他們干的錯事。不要使用問句。要告訴孩子他做錯了什么。不給孩子狡辯的機會。在你不完全了解情況的時候,不要向孩子了解情況。區別對待做錯事和撒謊:告訴孩子如果他講真話你就不會那么生氣,而說謊只能給他帶來加倍的麻煩。對孩子的懲罰不要嚴厲到使他甘愿冒險說謊的地步。先懲罰行為,再處理謊言。強化誠實行為:要記住,獎勵誠實比懲罰撒謊更重要。必須看重孩子的誠實行為,給他適當的表揚
2015-12-08 02:40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
Q: 騙人 -
Q: 撒謊 -
Q: 尖銳濕疣好好治療嗎啊啊啊 -
Q: 不明確的主問題無法歸類 -
Q: 如何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狀態? -
Q: 愛吃愛吃零食愛睡覺不愛運動不愛走路愛坐著... -
Q: 愛愛時間短、愛愛時出汗、愛愛后第二天腰疼... -
Q: 愛哭,愛揉眼睛,愛屈眼睛看東西,愛發火,... -
Q: 如何保持身體健康 -
Q: 小兒化驗微量元素需要空腹嗎?有什么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