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邢學法 主治醫師
冠縣辛集中心衛生院
一級
外科
-
肩鎖關節脫位術后的保養與恢復,需從制動休息、康復訓練、飲食調整、定期復查、預防感染等方面著手。 1.制動休息:術后早期應保持肩部的制動,避免過度活動導致再次脫位。使用支具或繃帶固定,保證關節處于穩定狀態。 2.康復訓練:在醫生指導下逐漸進行肩部的康復訓練,如屈伸、外展、旋轉等動作,增強肩部肌肉力量和關節活動度。 3.飲食調整:多攝入富含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的食物,如瘦肉、蛋類、奶類、新鮮蔬果等,促進傷口愈合和身體恢復。 4.定期復查:按照醫生建議的時間定期復查,通過 X 光等檢查觀察恢復情況,及時調整治療方案。 5.預防感染:保持傷口清潔干燥,避免沾水和污染,如有紅腫、滲液等感染跡象,及時就醫處理。 總之,肩鎖關節脫位術后的保養與恢復需要患者的積極配合和耐心堅持,遵循醫生的指導,才能更好地促進關節功能的恢復。
2024-12-15 23:16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孟慶福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制動康復訓練.肩關節貼胸外展位固定制動2~3周.術后1d,開始練習肘關節屈伸,腕及手的握力和鐘擺,劃圈訓練.術后l周,開始肩周肌等長收縮練習和在無痛范圍內進行肩關節各個方向的被動活動,每次15~20下,每日2~3次.治療后冰敷15min~20min.保護性康復訓練.如肩袖撕裂>1cm,繼續用肩關節支具或肩前臂吊帶固定.在無痛范圍內進行肩關節的被動活動訓練和主動助力活動訓練,可以采用滑輪,棍棒,滑車,肩梯等器具輔助訓練,但肩關節活動應控制在肩平面以下.進行不同角度肩周肌肌力等長收縮訓練和肩周肌閉鏈練習,手抗阻肩胛骨運動,姿勢訓練教育,逐漸開始ADL無痛范圍內訓練,每次練習15~20下,每日2,3次.增強肌力康復訓練.增加肩關節主動活動范圍的訓練,在不引起肩關節疼痛的情況下,盡可能完成所有平面的肩關節最大范圍的運動,可以用肩滑輪,肩梯及肩關節訓練器械輔助訓練,進行盂肱關節,肩胛骨運動,肩胛骨及肩袖穩定性訓練.12周后逐漸開始進行肩外展運動,使肩關節活動基本恢復到正常范用.加強岡上肌,肩袖肌和肱二頭肌肌力抗阻訓練.肌力訓練應強調高重復,低負荷和循序漸進的原則.同時要進行姿勢矯正教育和肌肉的耐力訓練,提高肩關節的穩定性.每次30~40下,每日2~3次.運動功能恢復訓練,繼續抗阻訓練,加強三角肌和肩袖肌在肩胛骨平面的肌力訓練,增加三角肌和肩袖的張力,進行日常生活活動中肩關節靈活性和協調性訓練,本體感覺訓練和負重上舉訓練,投擲訓練,技巧訓練及姿勢矯正.每天2~3次,每次30min~60min.
2015-12-07 19:05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黃飛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婦產科
-
您好這位朋友,手術治療恢復較好.手法復位是高固定容易再次脫位.
2015-12-07 17:02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增沛 主治醫師
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五官科
-
凡是構成肩鎖關節的骨端關節面脫離其正常位置,而致肩關節功能障礙者,稱肩鎖關節脫位.造成脫位的原因多是由于直接暴力所致.一般臨床表現為傷后局部疼痛,壓痛,腫脹,肩關節功能障礙.半脫位時候,鎖骨外側端向上移位;全脫位時,可見鎖骨外側端隆起,畸形明顯,患側上肢外展,上舉活動困難.肩鎖關節有比較好的外部周圍肌肉肌腱筋膜及關節囊的保護,一般是不容易脫位的,脫位后一般都會伴有肌腱斷裂,關節囊破裂等組織損傷,因此,治療肩鎖關節脫位時候常用手術治療.手術后自麻醉清醒開始,就應該開始進行手腕關節的功能鍛煉,手術后12天一般傷口已經愈合拆線,開始進行肘關節的功能鍛煉.由于肩關節活動范圍較大,一般建議在手術后固定達到4-5周后開始有序的進行肩關節的功能鍛煉.開始先做肩關節的前屈,后伸活動,逐漸再做肩關節外旋,內旋,外展,內收及上舉動作,動作范圍由小到大,用力逐漸加大.建議按照主治醫生的囑咐練習,因為他對你的傷情最清楚.應當要注意的是鍛煉是一個循序漸進,緩慢的過程,不能操之過急,否則欲速則不達.你手術后如果做內固定,則鍛煉的時間要比以上的時間可能早一些,這都根據你的手術類型而定.鍛煉時一定要適度,防止粗暴被動活動,盡量自己動,不要讓家人幫忙,因為他們掌握不到適合的力度,有可能造成二次損傷.在鍛煉的過程中,由于腫脹等的消退,如果有外固定,可能會松動,一旦發生,一定要及時復診,予以加固更換.
2015-12-07 11:55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