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保福 主治醫師
威縣常屯衛生院
一級甲等
婦產科
-
手足口病是一種常見的傳染病,十歲孩子有可能感染。感染與否取決于多種因素,如個人免疫力、接觸病毒的機會、衛生習慣、環境因素和既往感染史等。 1.個人免疫力:十歲孩子的免疫力強弱不同。免疫力較強時,可能抵御病毒入侵;免疫力較弱時,易被感染。 2.接觸病毒的機會:若與手足口病患者密切接觸,如共用物品、近距離交談等,感染風險增加。 3.衛生習慣:良好的衛生習慣,如勤洗手、保持環境清潔,能降低感染幾率;反之則易感染。 4.環境因素:在人員密集、通風不良的場所,病毒傳播容易,感染可能性大。 5.既往感染史:曾感染過手足口病可能產生一定抗體,但不意味著絕對不會再次感染。 總之,十歲孩子仍有感染手足口病的可能。家長應關注孩子的健康狀況,督促其養成良好衛生習慣,若有疑似癥狀,及時就醫。
2024-12-15 22:08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魁廣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當然可能的啊人群對引起手足口病的腸道病毒普遍易感,感染后可獲得免疫力.由于不同病原型別感染后抗體缺乏交叉保護力,因此,人群可反復感染發病.成人大多已通過隱性感染獲得相應抗體,因此,手足口病的患者主要為學齡前兒童,尤以≤3歲年齡組發病率最高.據國外文獻報道,每隔2~3年在人群中可流行一次.手足口病分布廣泛,無明顯的地區性;四季均可發病,以夏秋季高發.本病常呈暴發流行后散在發生;流行期間,幼兒園和托兒所易發生集體感染,家庭也亦可發生聚集發病現象.該病傳染性強,傳播途徑復雜,在短時間內可造成較大規模流行.
2015-12-07 05:52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希弘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會.預防:飯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給兒童洗手,不要讓兒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觸患病兒童;口服板藍根和抗病毒顆粒.看護人接觸兒童前,替幼童更換尿布,處理糞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處理污物;
2015-12-07 04:24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起濤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會.預防:1.飯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給兒童洗手,不要讓兒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觸患病兒童;口服板藍根和抗病毒顆粒.2.看護人接觸兒童前,替幼童更換尿布,處理糞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處理污物;3.嬰幼兒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應充分清洗;4.本病流行期間不宜帶兒童到人群聚集,空氣流通差的公共場所,注意保持家庭環境衛生,居室要經常通風,勤曬衣被;5.兒童出現相關癥狀要及時到醫療機構就診.居家治療的兒童,不要接觸其他兒童,父母要及時對患兒的衣物進行晾曬或消毒,對患兒糞便及時進行消毒處理;輕癥患兒不必住院,宜居家治療,休息,以減少交叉感染.
2015-12-06 13:46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