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岳億玲 主任醫師
淮北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小兒科
-
貧血是因為偏食,挑食導致營養不良而使身體缺少鐵,維生素B12,蛋白質等造血原料而引起的,再就是各種內臟疾病如血小板降低,再生障礙性貧血,胃腸吸收不好,胃和十二指腸潰瘍病出血,痔瘡出血或女性月經過多,功能性子宮出血,外傷等都會引起貧血,你最好及時去醫院進行檢查,以確診病因而進行調理或治療。
2018-11-29 10:42
-
-
回答6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黃飛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婦產科
-
貧血的原因:1,缺血性貧血2,營養性巨幼細胞再生障礙性貧血3,再生障礙性貧血4,先天性純紅細胞再生障礙性貧血5,紅細胞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缺乏癥.6,海洋性貧血(如地中海貧血)7,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8,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可以做個骨髓檢查.小兒常見貧血的原因多為缺鐵性貧血l)小兒先天儲鐵不足.正常足月新生兒從母體獲得的鐵足夠其生后3~4個月的造血需要.但早產,雙胎,胎兒失血以及母體患有缺鐵性貧血等,均可使小兒儲鐵不足. (2)鐵攝人不足.新生兒的飲食主要為人乳或牛乳,而人乳和牛乳中含鐵量均較低,單純用乳類喂養而不及時添加含鐵較多的輔食,則易發生貧血. (3)生長發育決.嬰兒期生長發育迅速.3~5個月為初生時體重的2倍,1歲時為初生時體重的3倍,若是早產兒則體重增加更快.由于體重的增加血容量也迅速增加,這時容易發生缺鐵,引起貧血. (4)鐵的丟失過多.正常嬰兒每天排泄銑比成人多,由皮膚損失的鐵也相對較多,若出現對蛋白過敏而發生小腸出血,則失鐵更多.此外,一些疾病如慢性腹瀉,腸套疊,腸,息肉等都可增加鐵的消耗而引起貧血.
2015-12-05 18:36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孟慶福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面色發黃,抵抗力差.7歲以下的孩子是非常容易貧血的由于正在生長發育期的兒童和妊娠期的婦女,生理上需要較多的鐵,而日常食物中又缺乏足夠的鐵質,所以缺鐵性貧血又叫營養性貧血.要為骨髓提供充足的造血物質.只要日常生活和飲食注意調整,貧血是可以預防的.要保護好“造血工廠”.許多化學性和物理性因素都可損傷骨髓.化學因素如苯,有機砷,抗腫瘤藥物,某些抗生素(如氯霉素,鏈霉素),磺胺類藥物,抗癲癇疾病藥物,抗風濕藥(如保太松,消炎痛)等;物理性因素如X線,B(12)γ射線,中子等,均可損害骨髓,是造血的大敵.因此,應嚴格執行防護措施,遵守操作規程,尤其不可濫用對造血功能有害的藥物,還應避免不必要的X光照射.
2015-12-05 18:20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兒童貧血的原因,如何鑒別?兒童貧血是一種較為常見的兒科綜合征.現代社會里,父母對孩子的嬌寵,溺愛很容易造成小兒偏食,養成兒童愛吃零食,不正常進餐的壞習慣,造成營養素中鐵的缺乏,兒童不能正常生長發育.或者由于某些寄生蟲病,如鉤蟲病等也可使兒童患貧血.當改善貧血兒童的飲食3個月以后,其貧血可得到糾正,他們的智商有較明顯的提高.同樣,在對4~6歲的兒童進行智商測定中,也發現了類似的現象.兒童的智能發育被影響可表現為注意力分散,精神不集中,對其周圍的環境事物均不感興趣,表情淡漠,不愛玩,不愛活動等.這些都說明貧血可影響兒童的智力發育,但可通過治療貧血而改變.為了預防兒童貧血的發生,父母應讓孩子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不挑食,不偏食,少吃零食,多吃蔬菜水果,并誘導孩子多吃動物性食品,如豬瘦肉,肝,腎等含鐵較豐富的物質,有利于改善造血功能.
2015-12-05 17:37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強 醫師
濰坊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普內科
-
1,女,面色發黃,抵抗力差,2009.11醫院檢查說是貧血想要得到的幫助:有可能是什么引起的貧血,需要作哪些檢查你好,貧血的病因很多,你沒有告訴我們你的孩子已經作了哪些檢查,結果如何.所以我也沒辦法告訴你是什么引起的貧血,還需要作哪些檢查.不過孩子們最常出現的貧血時缺鐵性貧血.如果是缺鐵性貧血,建議多補鐵,多吃含鐵豐富的食物:動物的肝臟,瘦肉,雞蛋(蛋黃),大豆等.
2015-12-05 02:56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崔立靜 醫師
中原油田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光明醫院
一級
內科
-
你好.貧血是指全身循環血液中紅細胞總量減少至正常值以下.但由于全身循環血液中紅細胞總量的測定技術比較復雜,所以臨床上一般指外周血中血紅蛋白的濃度低于患者同年齡組,同性別和同地區的正常標準.國內的正常標準比國外的標準略低.沿海和平原地區,成年男子的血紅蛋白如低于12.5g/dl,成年女子的血紅蛋白低于11.0g/dl,可以認為有貧血.12歲以下兒童比成年男子的血紅蛋白正常值約低15%左右,男孩和女孩無明顯差別.海拔高的地區一般要高些.貧血患者紅細胞計數的降低與血紅蛋白濃度的降低一般是成比例的,但是小細胞低色素型貧血的紅細胞計數減少比血紅蛋白的減少相對的較少,以致貧血較輕時紅細胞計數可以不低于正常.相反,大紅細胞型貧血時,血紅蛋白濃度相對地偏高,而紅細胞計數偏低.當失水,水滯留或急性大量失血后血液總量尚未恢復到正常時,血紅蛋白的濃度不能準確反映貧血的真實程度,因此臨床上要考慮這些因素對貧血的影響.此外,在急性大量血管內溶血時,血漿內含有較高濃度的游離血紅蛋白,這時血紅蛋白測定的結果高于貧血的實際程度.在這種特殊情況下,紅細胞壓積和紅細胞計數更能反映貧血的程度.貧血的發病率極高,包括缺鐵性貧血,巨細胞貧血,再生障礙性貧血和溶血性貧血四種.最常見的是缺鐵性貧血,以兒童和孕婦發病率為高.我國7歲以下小兒貧血發生率為40%.由于正在生長發育期的兒童和妊娠期的婦女,生理上需要較多的鐵,而日常食物中又缺乏足夠的鐵質,所以缺鐵性貧血又叫營養性貧血.要為骨髓提供充足的造血物質.只要日常生活和飲食注意調整,貧血是可以預防的.要保護好“造血工廠”.許多化學性和物理性因素都可損傷骨髓.化學因素如苯,有機砷,抗腫瘤藥物,某些抗生素(如氯霉素,鏈霉素),磺胺類藥物,抗癲癇疾病藥物,抗風濕藥(如保太松,消炎痛)等;物理性因素如X線,B(12)γ射線,中子等,均可損害骨髓,是造血的大敵.因此,應嚴格執行防護措施,遵守操作規程,尤其不可濫用對造血功能有害的藥物,還應避免不必要的X光照射.失血也是導致貧血的重要原因,因此,對各種失血性疾病,如鉤蟲病,痔瘡,功能性子宮出血等,應積極進行治療.貧血是指一定體積的血液內紅細胞數量和血紅蛋白含量低于正常范圍.貧血是一種綜合征,可出現于許多疾病.形成貧血主要有三類原因:造血功能不良(常由于干細胞缺陷,造血原料不足,骨髓受到外來細胞或物質侵占等原因),紅細胞過度破壞及失血.血紅蛋白為輸氧的載體,故貧血后可發生全身組織缺氧癥狀,如頭暈,乏力,食欲不振,心悸,活動后易氣急等.凡貧血患者必須在查清原因后再對癥下藥.貧血的原因很多,應仔細檢查病因才能對癥下藥,不要自己隨便吃“補血藥”.2.貧血病人不可偏食,注意經常進食含鐵及葉酸豐富的食物,如綠色蔬菜,蛋,肉,魚,水果等.3.小兒生長發育期和婦女妊娠期,哺乳期造血物質需要量大,應加強營養,如食物補充不夠,可在醫生指導下口服鐵劑和葉酸.4.月經量過多的婦女也要及時補充鐵劑,應查明有否婦科疾病,先治好婦科病,堵住出血漏洞,貧血才能恢復.有痔瘡出血或鉤蟲病的病人,應及時治療,否則長期慢性出血也會導致缺鐵性貧血.5.胃,小腸手術后病人,慢性胃炎胃酸減少者會引起造血因子缺乏,應注意檢查,如發現有貧血應積極治療.6.老年人發生貧血一定要去醫院查清病因,以防遺漏腫瘤性疾病.貧血是指循環血液中紅細胞數和血紅蛋白量低于正常.我國正常人紅細胞數男性為400~550萬/立方毫米,女性為350~500萬/立方毫米;血紅蛋白男性為12~16克%,女性為11-15克%.一般認為男子紅細胞數低于400萬/立方毫米,血紅蛋白量低于12克%女性紅細胞數低于350萬/立方毫米,血紅蛋白量低于10.5克%為貧血.紅細胞內除水分外主要含血紅蛋白,所以血液里紅色.血紅蛋白的主要功能是輸送氧和二氧化碳.貧血時紅細胞數明顯減少,運載氧氣的能力減弱,結果使組織細胞缺氧,引起貧血的各種癥狀:蒼白,頭暈,耳鳴,記憶力減退,四肢軟弱無力,食欲不振,腹脹,活動后氣息,心跳加快,心臟搏動增強等;嚴重者可引起貧血性心臟病,心力衰竭.貧血癥狀的輕重主要取決于貧血的程度和產生貧血的原因和速度,產生貧血的速度越快癥狀越嚴重,而緩慢出現的貧血由于人體的適應和代償,癥狀相對要輕得多.貧血可由多種原因引起.要了解貧血的原因,必須先了解紅細胞在體內不斷更新的過程.紅細胞在循環血液中的壽命大約為120天,衰老的紅細胞主要在脾臟內被清除.骨髓是成人制造紅細胞的工廠.幼稚紅細胞在骨髓內發育成長,成熟后不斷被輸送到血循環里,保持循環血液中紅細胞和血紅蛋白量的恒定.因而紅細胞生成減少或紅細胞損失過多則是產生貧血的兩大原因.1.紅細胞生成減少骨髓造血功能減退,可引起再生障礙性貧血或單純紅細胞性再生障礙性貧血;骨髓被異常組織侵害,引起骨髓病性貧血;造血原料缺乏,如缺鐵性貧血,營養性大細胞性貧血.2.紅細胞損失過多各種原因引起的紅細胞壽命縮短,過多,過速地破壞,即產生溶血性貧血;失血過多引起失血性貧血.此外,慢性感染,腫瘤,腎炎,尿毒癥,肝病,內分泌功能減退等均可伴有貧血癥狀,這類貧血稱繼發性貧血.正因為貧血可由多種原因引起,因此必須查明每個病人發生貧血的確切原因,才能得到合理的治療.萬能的補血藥物是不存在的.
2015-12-04 21:39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