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歲男學生患血清陰性關節病的用藥咨詢
醫生您好!我是一名今年19歲的男學生,去年8月份因腰背部不舒服被廣東省人民醫院檢查出為“血清陰性關節病”,現正在服用風痛靈緩釋片,柳氮磺砒啶腸溶片和萘丁美酮片(瑞力芬).我在有關營養學的醫書上看到硫酸葡萄糖胺對關節內軟骨組織的消炎和修復有幫助,請問我可不可以在吃上述藥的同時補充硫酸葡萄糖胺?另外我這種病會不會發展成為強直型脊柱炎?謝謝!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起濤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血清陰性關節病是一類較為復雜的疾病,治療需綜合考慮。對于能否在服用現有藥物時補充硫酸葡萄糖胺以及疾病是否會發展為強直型脊柱炎,需要從多方面分析,包括疾病特點、藥物作用、個體差異、治療原則和預后情況等。 1. 疾病特點:血清陰性關節病常表現為關節疼痛、腫脹、活動受限等,病因多樣,可能與遺傳、免疫、感染等因素有關。 2. 藥物作用:風痛靈緩釋片、柳氮磺砒啶腸溶片和萘丁美酮片(瑞力芬)分別具有抗炎、免疫調節和止痛的作用。硫酸葡萄糖胺有一定的營養軟骨作用,但與上述藥物聯合使用的效果需評估個體情況。 3. 個體差異:每個人對藥物的反應不同,身體狀況也有差異。在考慮添加新的藥物時,要綜合評估肝腎功能、過敏史等。 4. 治療原則:治療應以控制癥狀、延緩病情進展為目標。遵循規范的治療方案,定期復查,根據病情調整用藥。 5. 預后情況:部分血清陰性關節病患者可能病情穩定,部分可能進展為強直型脊柱炎,但通過積極治療和良好的生活管理,可改善預后。 總之,對于是否補充硫酸葡萄糖胺,建議在醫生評估后決定。同時要密切關注病情變化,積極配合治療,以獲得較好的治療效果。
2024-12-12 22:10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江豐 主治醫師
太原市第二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腫瘤血管外科
-
你好,很高興為你解答。可用點活血的藥物舒筋活血片和芬必得進行對癥的治療看看的。注意飲食上不用辛辣刺激的食物,不懂的可以問問我的,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
2015-12-05 03:14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魁廣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這位朋友你好,像你這樣的情況,推薦中醫治療.辯證論治.有很好的療效.
2015-12-05 00:05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關節軟骨變性,并在軟骨下和關節周圍有新骨形成,以疼痛在承重時加重,關節軟骨磨損和消失,骨質增生而致關節畸形,活動時關節有摩擦音,局部壓痛及關節輕度腫脹為主要表現的疾病。骨關節患者可以采取熱療、水療、紅外線、超短波、電刺激等均可增強局部血液循環、緩解肌肉緊張,減輕疼痛等癥狀。牽引療法對頸椎病神經根型患者效果較好,可以松弛肌肉,緩解疼痛,并能防止神經根相鄰的組織形成粘連,但須在專科醫生指導下進行。
2015-12-04 23:40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強 醫師
濰坊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普內科
-
你好,考慮是關節炎,有癥狀就要及時的治療,初始患病關節亦表現出紅、腫、痛及活動不便等,久則關節畸形或強直。外傷性關節炎多因外傷或持續慢性勞損引起關節軟骨發生退行性變或形成骨刺,表現為患病關節腫、痛及運動障礙,易發生在持重關節、如肩、膝、踝等關節,運動員及青壯年中多見骨關節炎的治療包括藥物治療、輔助治療和手術治療。手術治療,對于疾病已經發展到晚期的病人,不失為一種好的治療手段;對于早中期的病人,一般采取藥物治療并配合其他方法輔助治療。要積極采取正確、有效的手段,盡早治療疾病,盡早控制病情。
2015-12-04 20:45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
Q: 強直性脊柱炎可以手術治療嗎? -
Q: 強直性脊椎炎有哪些典型癥狀? -
Q: 如何有效治療強直性脊柱炎 -
Q: 如何有效治療強直性脊柱炎 -
Q: 反應性關節炎與強直性脊柱炎有何區別? -
Q: 強直性脊柱炎是怎樣一種疾病? -
Q: 強直性脊柱炎的病理表現有哪些? -
Q: 強直性脊柱炎的患病原因有哪些? -
Q: 強直性脊柱炎能否不進行藥物治療? -
Q: 強直性脊柱炎的致病因素有哪些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強直性脊柱炎? 強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ridylitis,AS)是一種主要侵犯脊柱,并可不同程度的累及骶髂關節和周圍關節的慢性進行性炎性疾病。AS的特點為腰、頸、胸段脊柱關節和韌帶以及骶髂關節的炎癥和骨化,髖關節常常受累,其它周圍關節也可出現炎癥。強直性脊柱炎是一種血清反應陰性、病因不明的常見關節疾病,可造成人體畸形及殘疾。本病多見于15~40歲青壯年,發病高峰年齡為20歲左右,45歲以上發病少見。男性比女性多見,男女比約為5:1。本病一般類風濕因子呈陰性,故與Reiter綜合征、牛皮癬關節炎、腸病性關節炎等統屬血清陰性脊柱病。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