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手足心發熱可能由陰虛內熱、血虛、積食、火熱內郁、濕熱等原因引起。長期手足心發熱可能影響睡眠、情緒,降低生活質量。治療需根據具體病因進行。 1.陰虛內熱:體內陰液不足,陽氣相對偏亢,可出現手足心發熱,常伴有口干咽燥、盜汗等。治療可用知柏地黃丸、大補陰丸等。 2.血虛:血液虧虛,不能濡養四肢,導致手足心發熱,多伴有面色蒼白、頭暈等。可服用歸脾丸、四物合劑等。 3.積食:飲食不節,積滯于內,化熱可致手足心發熱,常有口臭、腹脹等。保和丸、枳實導滯丸有一定幫助。 4.火熱內郁:情志不暢,氣郁化火,或外感熱邪,郁于體內,表現為手足心熱,可能伴有心煩易怒。可用丹梔逍遙丸。 5.濕熱:濕邪與熱邪相互蘊結,也會出現手足心發熱,常伴身體困重、舌苔黃膩。龍膽瀉肝丸可改善。 總之,手足心發熱的原因多樣,治療方法也各不相同。若癥狀持續不緩解或加重,應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明確病因,在醫生指導下合理用藥。
2024-12-11 21:22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強 醫師
濰坊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普內科
-
根據你的描述中醫認為可能是陰虛和氣虛引起的。治療當以滋陰降火或者補氣為主,可用知柏地黃丸或者補中益氣丸口服。建議咨詢一下中醫。
2015-12-04 03:48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華卿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您好:對這個問題西醫尚未有很好的解釋,所以有的醫生可能說這不算什么病,但中醫對此有詳細的解釋。 1、疳積脾虛,手足心發熱 其原因一是飲食不節,食不定時,常吃零食,長期下去可損傷脾胃功能,引起運化失常,形成積滯,積滯日久,水谷精微無能吸收,形成疳積而發熱。 二是患其它疾病后,如吐瀉,痢疾、寄生蟲病等治療不當,遷延日久,損傷氣血,導致營養不良而形成疳積發熱。常見為面黃肌瘦,毛發干枯,腹部脹大,食欲不佳,常食異物,夜睡不寧,大便較稀,有不消化食物,小便黃濁如米泔。 2、血虛陰虧,手足發熱 其原因多由于平素體質虛弱,或大病、熱病后,失于調理,陰血耗傷,正氣尚未恢復而致。形體消瘦,精神萎靡,咳嗽少痰,目眩耳鳴,口干舌燥,午后潮熱,顴紅盜汗,小便頻數,大便秘結。在藥物治療的同時,還要注意補充一定數量的富有營養的食品多曬太陽,呼吸新鮮空氣,以促進體質的恢復。
2015-12-04 01:27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黃飛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婦產科
-
按照你所描述的癥狀,中醫上一般常見于腎陰虛的癥狀,脾胃內傷也可引起。建議患者平時飲食宜清淡,減少油膩、燥烈性等食物的攝入;可多吃些芝麻、糯米、蜂蜜、乳品、甘蔗、魚類等清淡食物,對于蔥、姜等辛辣類的食物則應少吃。
2015-12-03 20:02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師
淮北口腔醫院
其他
內科
-
您好;考慮是陰虛火旺所致,建議口服知柏地黃丸治療
2015-12-03 17:44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