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增沛 主治醫師
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五官科
-
寶寶出生 18 天左右胳膊打針處起疙瘩,可能是藥物吸收不良、局部感染、過敏反應、注射操作不當、疫苗正常反應等原因所致。 1. 藥物吸收不良:某些藥物注射后,由于寶寶的身體吸收能力較弱,可能會在注射部位形成硬結。比如常見的卡介苗、乙肝疫苗等。 2. 局部感染:如果注射部位沒有保持清潔,細菌可能侵入引發感染,出現紅腫、疙瘩等。常見的致病菌有金黃色葡萄球菌、鏈球菌等。 3. 過敏反應:寶寶可能對注射的藥物成分過敏,導致局部出現皮疹、疙瘩。 4. 注射操作不當:醫護人員在注射時,如果進針角度、深度不合適,也可能引起局部組織損傷,形成疙瘩。 5. 疫苗正常反應:部分疫苗接種后會有一過性的局部反應,如卡介苗接種后會出現紅腫、化膿、形成疙瘩,這是正常的免疫反應過程。 總之,寶寶胳膊打針處起疙瘩的原因較多。家長應密切觀察寶寶的情況,如疙瘩持續不消退、寶寶出現發熱、哭鬧不安等異常,應及時帶寶寶到正規醫院兒科或皮膚科就診,明確原因,以便采取相應的處理措施。
2024-12-12 04:50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海龍 醫師
邢臺市威縣第二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你好,從你的資料分析孩子多是接種的卡介苗。接種的局部在3周左右會出現紅腫硬結,中間逐漸軟化形成白色小膿疤,膿皰自行穿破結痂,痂落后留下一小疤痕,局部反應一般持續約2個月左右。這是正常的反應,不用擔心。
2015-11-27 10:50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