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手無力等癥狀會是運動神經元病嗎
您好!我今年2月6日起床以后,突然雙手無力,完全不能提重物,連頭發都不能梳了,左手尤其嚴重。第3天起,肩膀開始疼痛,前肘肌肉酸痛,左腿酸痛。上肢完全無力。一直以為是頸椎病引起的。差不多一個月左右,發現左手前肘附近肌肉變瘦。做了肌電圖顯示神經源性損害,累及運動纖維,而且出現纖顫,打了2個禮拜鼠性因子,沒有好轉。而且從做了肌電圖第二天開始,肌肉有跳動,越來越明顯,在上海同濟醫院看,醫生說是周圍神經病變。差不多兩個禮拜后去上海華山醫院看,又做了肌電圖,顯示周圍神經病損,累及運動神經,軸索損害。醫生診斷為格林巴利綜合癥,已吃兩個禮拜激素藥,手上無力改善一點,但是疼痛仍在,肌肉跳動改善一點,但是晚上睡覺的時候大腿,臀部,和手臂的肌肉還是會偶爾跳動,手臂上肌肉只要繃緊再放松后就會跳動幾次。請問我會不會是運動神經元病呢!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郭立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雙手無力、肌肉變瘦、肌肉跳動等癥狀,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如周圍神經病變、格林巴利綜合癥、運動神經元病等。需要綜合多種因素進行判斷,包括癥狀表現、檢查結果、病程進展、治療反應等。 1. 癥狀表現:周圍神經病變多為對稱性肢體無力、感覺障礙;格林巴利綜合癥常有急性或亞急性起病,四肢對稱性弛緩性癱瘓;運動神經元病則主要表現為進行性加重的肌肉無力、萎縮和肌束顫動。 2. 檢查結果:肌電圖對鑒別診斷有重要意義。周圍神經病變可見神經傳導速度減慢;格林巴利綜合癥多有運動神經傳導速度減慢、波幅降低;運動神經元病可見廣泛的神經源性損害。 3. 病程進展:周圍神經病變和格林巴利綜合癥經治療可能改善;運動神經元病通常呈進行性發展。 4. 治療反應:周圍神經病變和格林巴利綜合癥對相應治療有一定效果;運動神經元病治療效果相對較差。 5. 其他因素:還需考慮家族病史、合并的其他疾病等。 僅憑目前的癥狀和檢查結果,不能明確診斷為運動神經元病。需要繼續觀察癥狀變化,完善相關檢查,并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治療和隨訪。
2024-12-27 09:17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賀濤 主治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你好,分析可能是久坐,所引起的頸椎所引起的神經壓迫所引起的臉部發麻。建議您最好到醫院對頸椎做下檢查,再對癥治療,平時注意保養,不要外坐,常坐頸部運動。祝早日康復
2015-11-21 17:22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你好,很高興為您回復。分析很可能是頸椎病。到醫院排下片。平時做做按麻,運動也可緩解的。祝早日康復
2015-11-21 12:48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運動神經元病? 運動神經元病(motor neuron disease,MND)是一組病因未明的選擇性侵犯上下兩級運動神經元的慢性進行性變性疾病。病變范圍包括脊髓前角細胞、腦干后組運動神經元、皮質錐體細胞及錐體。臨床特點為下運動神經元損害引起的肌萎縮、肌無力和上運動神經元(錐體束)損害的體征并存臨床上分為肌萎縮側索硬化癥、進行性脊肌萎縮癥、進行性延髓麻痹及原發性側索硬化。感覺系統和括約肌功能一般不受影響。最常見的MND類型肌萎縮性側索硬化(amyotrophic lateralsclerosis,ALS)呈全球性分布,年發病率約2/10萬,人群患病率(4~6)/10萬同90%以上為散發病例。成人MND通常在30~60歲起病,男性多見。 查看全文»